毛开奇;陈素贤
面中部骨折(Fractures of midfacial region)是指发生在上颌骨、颧骨(弓)、眼眶和鼻骨等区域的骨折,可伴发颅底骨折,有时合并下颌骨骨折.因和眼眶、颅底等关系密切,而容易出现严重的合并伤和并发症,探讨和研究严重鼻副窦骨折准确的诊断和整复方法非常必要.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多层CT的应用,为面中部外伤临床诊断和制订外科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我科自2002年收治53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厚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开始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溶栓治疗确实有较好疗效,恢复好,住院时间短,明显降低了致残率,是有前途的治疗方法[1,2].
作者:杜清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镇痛宁冲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医院自制制剂镇痛宁冲剂治疗,对照组采用镇脑宁胶囊治疗,两组用药一个月后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84.9%,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镇痛宁冲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薛庆林;刘冀清;余明;张玉珍;路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已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护理学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是护理心理学领域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南丁格尔曾提出: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不同,所得的疾病与病情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的佳状态,本身就是一项精细的艺术.
作者:李金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吗啡超前镇痛对氯诺昔康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术后静脉持续氯诺昔康32mg+芬太尼0.4~0.5mg+生理盐水至100ml/2ml/h.实验组20例,手术开始前预先硬膜外吗啡2mg,手术后静脉持续氯诺昔康40mg+生理盐水至100ml/2ml/h.术后VAS、VRS评分对比两组镇痛效应.结果 实验组VAS、VRS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吗啡超前镇痛能明显影响氯诺昔康镇痛效应,而单纯氯诺昔康术后镇痛在时机上仍显滞后,不能达到满意的临床镇痛效果.
作者:王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对34例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停机时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提出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需要一个逐步撤机的过程,把握停机原则,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撤机的成功率.
作者:冷亮;李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15%[1].因钙化组织属硬性压迫,易造成马尾和神经根的不可逆的病理变化,如治疗不当,常使临床症状加重.自1995年以来,我院采用手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养学;赵江;张君曼;李德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院自2004年1月至今,应用上海淞沪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ZRL-Ⅱ型肿瘤热疗仪行射频热疗的方法治疗慢性腹泻50例,经肠镜、X线造影、CT排除肠癌、溃疡等器质性病变.其中35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15~60岁,病程2~20年,均间断或长期服用止泻药、微生物制剂、中医药、抗生素,腹泻时好时坏,给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经过射频治疗,每周2次,共4~6次,每次热疗温度41℃,时间45~60分钟,大部分病人2次治疗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4次以上大便基本正常,每天1~2次,成形便,重者需6次,治疗期间服用微生物制剂乳酸菌素,少量或停用止泻剂.
作者:李双乐;何黛丽;李泽;张俊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方法 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分别采用氧化酶法和一步法.结果 hs-CRP、TC/HDL-C在高血压组、冠心病组(CAD)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而且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1),冠心病组又高于高血压组(P<0.05).结论 hs-CRP浓度和心血管疾病及其病变程度明显相关,且联合检测hs-CRP和TC/HDL-C可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及危险程度的评估.
作者:张昌莲;邹洪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全麻插管物品(以咽喉镜为例)的带菌情况,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随机抽取麻醉咽喉镜36个,于使用前、使用后,常规消毒后采样并送细菌室做培养鉴定.结果 使用后和使用前的细菌阳性率较高(100%、80.6%),消毒后相对较低,但仍有47.2%的阳性率.结论 麻醉插管物品碘酒、酒精消毒效果不理想,不能达到消毒规范所要求的无菌效果,必须制定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杜绝医源性感染.
作者:李育红;樊红;范珂;刘胜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糖尿病性高血压是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多见于2型糖尿病中老年人群,祖国医学称之为肝阳,属头病、眩晕范畴.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繁多,笔者1995年到今运用缓肝脾法,自拟缓肝流脾饮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2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维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组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对母婴有极大危害的并发症,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寻找一种能早期预测妊高征的监测指标,可及早发现有可能出现妊高征的孕妇,并早期治疗,减轻其对孕妇及围产儿结局造成的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血清中尿酸(UA)、一氧化氮(NO)与妊娠的预后关系密切[1].为探讨孕期血清中NO、UA能否作为妊高征的预测指标,对到我院定期产检的90例孕妇进行血清UA、N0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文秀;利育兰;黄良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对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56例患儿的血清总胆汁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进行动态的观察和比较.结果 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在病程的第5天明显升高,且升至高,第15天回降,第20天接近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在病程的第5天升高,第10天升至高,第15天回降,第20天接近正常.结论 在病情的早期血清总胆汁酸(TAB)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升高幅度有显著的差异,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更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严志;潘敏仪;陆海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在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40例快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毫克或至300毫克,观察心率、血压、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为90%,无心动过缓,低血压、心功能加重表现.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可作为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黄晓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中草药银杏叶提取物,并加入西药双嘧达莫的复合制剂.随着其药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有效成分不断的发现,其作用原理亦不断阐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现将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进展阐述如下:
作者:茹铁周;钱剑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前,国内外新报道提出对休克、心跳骤停的复苏,均采取直接静脉给药,以避免和减少心肌的损伤,经临床使用,效果令人满意,静脉给药的方法已成为治疗、抢救老年患者的重要途径.
作者:黄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急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很高,严重者可使患者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近一年,我院对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急性脑积水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同时,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均取得了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志慧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之一,有机磷农药毒性大,作用快,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较高.血液净化有效清除中毒患者血液中的有机磷,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而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是血液净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应用血浆置换串联血液灌流治疗一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邹琼芳;施素华;许树根;梁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科发生2例因膀胱穿刺造瘘手术后期更换造瘘管时出现造瘘管异位腹腔的病例,现简要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患者,80岁,因前列腺增生症入院,入院前已反复导尿多次.由于病人心肺功能障碍,无法行TURP或开放手术,只能行膀胱永久造瘘手术.采用局麻下膀胱穿刺造瘘,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造瘘管引流通畅,病人无任何不适,顺利出院.
作者:李鹏君;刘江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的发生于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常对称分布,严重影响美貌.多发生于女性,病程长,皮损日晒后加重.其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清楚,部分病人可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甚理想,笔者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星;王毅侠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