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在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

张厚柱

关键词:螺旋, 面中部骨折, 下颌骨骨折, 治疗效果, 整复方法, 临床诊断, 眼眶, 颅底骨折, 上颌骨, 合并伤, 并发症, 鼻副窦, 应用, 外伤, 外科, 颧骨, 区域, 技术, 多层, 鼻骨
摘要:面中部骨折(Fractures of midfacial region)是指发生在上颌骨、颧骨(弓)、眼眶和鼻骨等区域的骨折,可伴发颅底骨折,有时合并下颌骨骨折.因和眼眶、颅底等关系密切,而容易出现严重的合并伤和并发症,探讨和研究严重鼻副窦骨折准确的诊断和整复方法非常必要.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多层CT的应用,为面中部外伤临床诊断和制订外科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我科自2002年收治53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尿素注射治疗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

    目的 探讨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73例眶内毛细血管瘤行尿素注射治疗,平均随访1年6个月.结果 73例毛细血管瘤中61例治愈,12例有效.结论 本疗法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疗效肯定,易于推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的方法.

    作者:马玉春;董长宪;张连仲;孙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应用尼莫通及缓慢放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77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在应用尼莫通及缓慢放脑脊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高血压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77例(原发性46例,继发性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高血压应用尼莫通及缓慢放脑脊液,对照组单纯应用脱水降颅压、止血剂、管理血压治疗相比较.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明显减少了脑血管痉挛和梗阻性脑积水发生率、可显著降低脑积疝的形成,减少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和后遗症的发生,也明显降低了死亡率.结论 应用尼莫通及缓慢放脑脊液合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高血压者疗效显著,可以采用.

    作者:赵传奎;王心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地塞米松抑制舒芬太尼鞘内注射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预先注射地塞米松对腰硬联合分娩镇痛(CSEA)舒芬太尼鞘内注射皮肤瘙痒的影响,评价地塞米松的合理用药剂量.方法 ASA Ⅰ~Ⅱ级,无麻醉和产科禁忌的实施CSEA分娩镇痛足月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n=50).三组分别于实施分娩镇痛前10分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地塞米松5mg、地塞米松10mg.全部病例镇痛模式为舒芬太尼5ug单次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40ug+1%罗派卡因10ml用生理盐水混合液100ml按5ml·h-1硬膜外连续用药,PCA量2ml·次-1,锁定时间为15分钟.观察记录所有产妇瘙痒发生率及瘙痒程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组Ⅱ、组Ⅲ瘙痒发生率为(8%、6%),程度以轻、中度为主(6%、6%);对照组瘙痒发生率为32%,以重度为主(2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Ⅲ恶心呕吐、会阴部瘙痒发生率稍高.结论 预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能有效抑制舒芬太尼鞘内注射引起的皮肤瘙痒,且并发症少,更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程翔;徐公元;王志强;陈勤广;莫小善;房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谈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体会

    多发性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单克隆浆细胞缓慢增长的恶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之间,40岁以下者较少见,男女之比为6∶4,黑人比白人高发,约2∶1.本病病因不清楚.白介素-6是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因子.主要病理改变是骨髓细胞浸润骨骼,尤其易侵犯造血活跃的红髓骨骼.本病临床复杂、多样,病人病情危重,病情变化较快,护理上相对有一定的难度.针对此病的临床表现,对本病的护理笔者有如下体会:

    作者:贺连第;董世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立普妥在血脂治疗中的应用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血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现已明确血浆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和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之间可预测的相关性已被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证实,合理使用降脂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华川;王月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腹部多脏器损伤病人的急诊护理

    腹部多脏器损伤是急诊外科常见重症,出血量大,死亡率高.来诊后如能迅速及时有效地抢救与护理,可减少死亡率,并为手术争取时间.

    作者:林金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静脉全麻并发误吸致肺不张1例

    1临床资料患儿,女,3岁,17kg,术前一个月曾有呼吸道感染,经治疗基本全愈.既往无手术麻醉史,无心肺肝肾疾患;术前禁食7小时,禁饮5小时,拟行右食指离断再植术.术前阿托品0.2mg、鲁米钠0.4g肌注.入室前肌注氯胺酮80mg,待小儿安静入睡后,抱入室内,测脉搏125 次/分,呼吸22次/分,血氧饱和度97%,开放静脉通道,患儿仰卧,头偏向对侧,患肢紧贴体旁,摸到前、中斜角肌后,在肌间沟的三角底部向下、后、内进针约0.5cm时有明显突破感,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注入0.2%的布比卡因14ml,压迫片刻,利于局麻药扩散.准备吸引器及气管插管用具并置旁边.

    作者:林小玲;刘安林;姚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和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联合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方法 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分别采用氧化酶法和一步法.结果 hs-CRP、TC/HDL-C在高血压组、冠心病组(CAD)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而且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1),冠心病组又高于高血压组(P<0.05).结论 hs-CRP浓度和心血管疾病及其病变程度明显相关,且联合检测hs-CRP和TC/HDL-C可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及危险程度的评估.

    作者:张昌莲;邹洪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职业健康监护中肺功能检查的体会

    在汽车产业中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主要有铸工、焊工、磨工等等,以铸工为例,包括配砂、混砂、清砂、喷砂等等,均是产生粉尘的主要工艺过程.因为粉尘漂浮于空气中,呼吸道是粉尘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呼吸性粉尘作为一种异物随呼吸进入肺泡,引起肺组织纤维化,影响肺功能.由于粉尘作业劳动强度大,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又薄弱,工作时不正确佩戴口罩,因而随着工龄的增长肺功能受到损害的可能性增大.为了能及时发现病情,保障员工健康,我们对粉尘作业人员必须定期作肺功能检测.

    作者:董淑杰;宋春宵;杨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螺旋CT在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

    面中部骨折(Fractures of midfacial region)是指发生在上颌骨、颧骨(弓)、眼眶和鼻骨等区域的骨折,可伴发颅底骨折,有时合并下颌骨骨折.因和眼眶、颅底等关系密切,而容易出现严重的合并伤和并发症,探讨和研究严重鼻副窦骨折准确的诊断和整复方法非常必要.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多层CT的应用,为面中部外伤临床诊断和制订外科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我科自2002年收治53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厚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急性低位肠梗阻的手术治疗

    目的 提高老年低位肠梗阻的诊治水平.方法 本组37例患者均急诊入院,癌性梗阻35例,其中12例为右半结肠病变,行I期右半结肠病变切除吻合术,23例为左半结肠病变,其中11例行I其右半结肠病变切除吻合术及近端肠管双管造瘘术,术后3月左右行II期造瘘口还纳术,3例结肠病变腹腔广泛转移患者行结肠双管造瘘术,2例乙状结肠巨大粪石梗阻,行I状结肠切开取石,阑尾切除、回盲部置管减压灌注造瘘术.结果 术后2例死亡.1例腹腔广泛转移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其余3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吻合瘘.结论 急性低位肠梗阻多为癌性梗阻,病变位于右半结肠行I期切除吻合,病变位于右半结肠,若能保证术中彻底地结肠减压及灌注,术后引流通畅及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I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田火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光电血细胞分析仪常见问题及质量管理

    当今循证医学要求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为了确保准确性,要求检俭工作者熟悉所用仪器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我院去年引进一台日本光电血细胞分析仪,型号MEK-6318K,现将一年的使用过程中出观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常喜冬;田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谈医院药库规范化管理

    目的 探讨医院药库规范化管理.方法 介绍我院根据<医院药学部门建设管理规范>,创建规范化药库的具体做法.结果 与讨论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加强药库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可以实现医院药库规范化管理.

    作者:张锦林;郭随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佤药治疗泌尿系结石56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佤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的功效.方法 应用佤药排石汤煎服治疗泌尿系结石,包括肾、膀胱和尿道的结石.结果 治愈212例,占37.72%,有效259例,占46.08%,无效91例,占16.19%,总有效率83.81%.其中,服药1剂,12小时排净结石37例,服药2~3剂排净结石79例,服药4~5剂排净结石96例.结论 佤药排石汤毒副作用小,疗效佳,具有服用方法简便、疗程短、见效快、排石率高、药物资源丰富、经济实惠等特点,很适合在基层医院或农村推广应用.

    作者:高红旺;冯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218例临床分析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十余年来,术者采用一期手术根治方法,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国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吻合器粘膜环切术的护理

    痔手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1998年Lango首先采用经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roceduare fro prolapse and hemorrihoids,PPH)治疗严重脱垂性痔,取得较好疗效,随后这一方法迅速在国外推广.我科自2002年3月起应用这一技术治疗严重脱垂性痔,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向双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和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血氧饱和度监测是反映缺氧程度的重要指标,尤其是有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用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是一种简单、无创、迅速,并且能连续动态观察机体氧合及循环变化的一种监护手段,为患者病情变化提供可靠的动态信息.

    作者:葛梅;李冬梅;戴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15%[1].因钙化组织属硬性压迫,易造成马尾和神经根的不可逆的病理变化,如治疗不当,常使临床症状加重.自1995年以来,我院采用手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养学;赵江;张君曼;李德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议微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的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法 在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中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 改变教育观,在微生物学理论、实验、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结论 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指血管神经皮岛修复7例8指手指缺损

    目的 寻找对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可靠新方法.方法 1999年9月~2002年12月,采用手指血管神经皮岛修复指端及指腹软组织缺损7例8指.结果 7例8指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大面积2.8cm×2.5cm,小2.0cm×1.5cm,皮瓣感觉恢复佳,外形良好,无一例发生坏死.结论 手指血管神经皮岛是采用中指或环指尺侧血管神经岛状皮瓣转移,尽可能保留手指的长度及外形,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重建伤指的感觉功能.

    作者:钱春华;张玮;姜笃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