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林;郭随章
1临床资料脑出血是指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脑出血虽然可来源于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坏死、破裂,但是以脑内动脉出血多见而且也重要.脑出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10%~20%.脑出血病人中大约有80%发生于大脑半球及其深部的基底节处,其余的20%左右则发生于脑干及小脑.而大脑半球及脑干同时大量出血的患者实数罕见,现报告2例:
作者:马桂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1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12例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一期吻合治疗经验,12例均采用胸膜外入路,5例需作近端食管肌层切开延长,施行瘘管结扎、切除端侧吻合2例.结果 存活9例,出现吻合口漏1例,死亡2例.结论 早期诊治,重视围手术期呼吸管理及营养支持,选择恰当术式和精细操作仍然是目前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徐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肿瘤科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病种、特殊治疗决定护理工作的性质、过程和效果的特殊性,护理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也因此不同,主要是加强沟通与协调;对病人、家属及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护理员、护工的管理;为护士争取权益、提供支持;完善、健全制度和应急预案.运用更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策略,提供支持措施,使肿瘤科护理稳定、持续发展.
作者:李少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科发生2例因膀胱穿刺造瘘手术后期更换造瘘管时出现造瘘管异位腹腔的病例,现简要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患者,80岁,因前列腺增生症入院,入院前已反复导尿多次.由于病人心肺功能障碍,无法行TURP或开放手术,只能行膀胱永久造瘘手术.采用局麻下膀胱穿刺造瘘,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造瘘管引流通畅,病人无任何不适,顺利出院.
作者:李鹏君;刘江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而需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以及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术.对比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较传统方法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中出血较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结论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安全、实用,可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于子宫良性病变的手术治疗.
作者:肖豪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患者,39岁G5P1,子宫肌瘤病史三年,末次月经2005年11月17日.停经后23天出现头晕,恶心,偶有进食后呕吐,孕4个月时初感胎动;因子宫增大大于孕周,做B超示双胎妊娠未发现异常,半个月前突然食欲增强,一周前开始食量减少,且腹部增大明显,皮肤呈针刺样疼痛,5天前体重增加3000g,急查B超示羊水平段19.3cm,子宫左前壁下段肌瘤,约5.6cm ×5.6cm × 3.7cm,血运不丰富,为明确羊水过多原因于4月16日去北京某医院就诊,当日17:00突然阴道流水,北京未做处理.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定义的盆腔炎为一组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该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我院对前来就诊的妇科慢性盆腔炎者,运用中药外敷:活血化瘀、清热化湿、理气止痛法.配合中药和成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杨龙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CT引导经皮胸内肿物穿刺活检术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8例活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全部确诊,并发症5例,发生率17.8%,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CT引导经皮胸内肿物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
作者:张敬强;范卡;韩红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在输液过程中发生外渗,不仅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伤痛,严重者将引发护患纠纷.因此,预防和护理输液外渗非常重要.笔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艳霞;刘秀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笔者将80例患有牙髓坏死和慢性根尖周炎者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预备、消毒、充填对两组患牙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实验组口腔地塞米松每次1.5mg,每日3次,共3天,对照组未服药,结果表明,口服地塞米松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作例数明显少于未服药组(P<0.05).
作者:曹云飞;张大林;刘兴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通过总结历代经验,探讨肾虚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补肾药物在其治疗中的应用,并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有效方剂、药物及配伍特点.
作者:刘光西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资料结合文献总结CT的影像表现.结果 本组5例有7个病灶,4个位于颞叶,1个顶叶,2个额叶.CT表现:7个病灶均位于皮层内,呈均匀低密度影,边缘清晰,无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2例行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结论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症状及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任法云;付克广;王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维持性血透是通过重复地进行血液透析以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使之尽可能健康生活的主要手段.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除了要忍受疾病的折磨,还要忍受强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痛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生理机能,而且影响到个体心理体征.在保证透析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知识宣教,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病人的心理问题,对提高血透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和生命质量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粒吉;施素华;许树根;梁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肺不张在小儿时期比较常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肺组织萎缩或无气.若不及时诊治,日久可发生支气管扩张及肺脓肿.笔者讨论8例肺不张患儿均系由肺部感染后产生.
作者:王淑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婴儿肠套叠的病因和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80年2月~2005年11月间治疗的638例婴儿肠套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5月至1岁婴儿高发、回盲型多见,多数有回盲部游动性过大的解剖因素.阵发性哭闹、腹部肿块、血便、呕吐是主要症状.空气灌肠或钡灌肠是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和非手术复位的手段;回盲部固定和区域性肠排列是手术治疗的要点.非手术治疗542例,手术治疗96例,死亡3例.结论 重视病史的伞面采集,坚持正规的体查程序,恰当的辅助检查,把握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指征和要点,是成功诊治该病的关键.
作者:刘菊炎;黎友典;刘清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通过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对每位职工进行培训,更新观念,强化知识,增强意识,加大管理、监督、检查力度,防止医院感染.
作者:冯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采用切开挂线截源改道术治疗57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5例,女22例.年龄16~65岁,病程2个月至15年.瘘道呈全马蹄型15例,半马蹄型18例,多发3例,属前位者3例,后位者54例,内口分布在截石位6点47例,5点4例,7点3例,1点1例,11点2例.
作者:韩宇科;王凭;胡敏;荆大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细胞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6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红细胞、血小板参数,按失代偿期、代偿期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RBC、HBG、HCT、PLT明显下降,MCV、MCH、RDW-CV、MPV、PDW明显增加.结论 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可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判断指标.
作者:黄玉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十余年来,术者采用一期手术根治方法,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国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弋阳县计划免疫工作的现实状况,为今后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2004年11月,弋阳县作为江西省接受全国计划免疫审评的9个县市之一如期接受了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借此次调查结果作为弋阳县计免工作的现实状况.结果 弋阳县计划免疫工作总体基础是好的,建卡、建证率高,四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超过85%目标,但同时也暴露出计免工作出现滑坡趋势,存在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结论 弋阳县卓有成效的计划免疫工作与政府的重视与政策支持、领导重视和长期不懈努力有关;某些针次接种率低与接种机制和政府对计划免疫投入较少有关;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建设的投入,包括人员培训、素质提高和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熊晓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