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及研究现状

宋伟静;赵克华;姜琪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作物, 西红柿, 转基因技术, 中间实验, 植物, 玉米, 水稻, 基因研究, 环境释放, 国家, 马玲薯, 广藿香, 应用, 小麦, 甜椒, 甜瓜, 木瓜, 花生, 大豆
摘要:近几年,转基因技术已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我国是早开展基因研究的国家之一.至1999年,我国共有4种转基因作物进行中间实验,涉及作物11种.其中水稻、小麦、玉米、西红柿、白菜、甜瓜、香木瓜、花生和广藿香为转其因食品植物.49种进行环境释放,涉及10种作物,其中水稻、玉米、大豆、马玲薯、西红柿、甜椒和为转基因食品植物.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外用接骨膏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外用接骨膏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1例骨折延迟愈合,7例不愈合进行临床应用.结果 31例骨折延迟愈合,3个月内达到临床愈合或骨性愈合;7例不愈合,5例3个月至5个月内达到临床愈合或骨性愈合,1例少量骨痂形成,1例无效.结论 外用接骨膏对骨折延迟愈合的治疗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骨折不愈合有一定效果.

    作者:孙勇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多器官复合伤的手术室急救护理

    多器官复合伤伤势重、伤情变化快,休克发生率高,易发生低氧血症,易漏诊误诊,病死率高,抢救措施要争分夺秒.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手术室护士所实施的一系列急救护理措施配合,开放静脉通道,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活动性出血防止病人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滋阴益气祛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合并症之一,往往顽固难愈.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感觉障碍、疼痛、麻木、以及运动障碍和神经病变性溃疡,甚至因感染和坏疽导致截肢.笔者审证求因、潜心探求,采用滋阴益气祛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许吉梅;李冬梅;赵素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浅议柔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柔性管理认为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强调依据人们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在满足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实现管理者的目的,从而达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效益双赢.

    作者:马晨霞;王亚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甲亢性心脏病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36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怕热、多汗36例,食欲亢进28例,消瘦30例,甲状腺弥漫性肿大29例,结节性肿大7例.心悸48例,气短23例,心绞痛5例,心电图异常42例,心脏增大者24例,心力衰竭者11例.误诊12例,占24.0%(12/50).结论 充分认识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对甲亢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付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从舌论治的临床意义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疾患,患者舌象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对7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男性562例,女性154例)的舌象进行观察[1],发现舌质异常以舌体胖嫩(594例,占83%)、舌质偏淡(395例,占55.2%)、边有齿印(363例,占50.7%)为主.认为脾气虚弱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根本内因;舌苔以白苔(白腻苔316例,占44.1%、薄白苔306例,占42.7%)为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寒.

    作者:赵立宇;戴豪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32例糖尿病胃轻瘫痪者的饮食护理观察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的并发症,胃轻瘫又可影响血糖控制,临床上十分常见,而且胃轻瘫患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治疗,饮食护理是综合性治疗中基本的措施,可减轻或避免血糖波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总结了对32例糖尿病胃轻瘫痪者的饮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平;张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脑出血病人鼻饲营养的支持疗法

    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脑出血病人的营养支持疗法也逐渐得到了重视,高营养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禁食和应激状态下,机体为满足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动员体内所储备的能源,导致分解代谢增强、体重减轻,从而引起机体丧失免疫功能.由于机体自身储备的可用能源有限使脑出血病人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下长时间的自身消耗将会加重病情和造成感染的扩散,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应及早给予营养支持,以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减少自身消耗;加强机体内在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才能改善脑出血病人的存活率.营养支持疗法,包括全静脉营养及胃肠道营养,全静脉营养就是完全胃肠道外静脉营养治疗.我院对于脑出血病人开展了营养支持疗法,尤其是鼻饲营养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达到了临床治疗的预期效果.

    作者:吴海云;郑建华;王晓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论健康教育中的美学要求

    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出健康教育中的美学要求体现在护理健康教育者和健康教育方式等方面.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异形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自2000年2月~2005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林华;李群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对公立医院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在科学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谁能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人才,谁就能保持和发挥在竞争中的优势.在卫生改革全面启动和不断深入的今天,如何大限度地发挥高水平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是当前各医疗机构为关注的问题.因而,公立医院分配制度改革与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是相辅相成、同步并进的.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对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具有实际意义.长期以来,人们的普遍心理趋向是收入平等,导致了分配观念和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现象,造成人们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低下,导致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公立医院应认真分析其分配制度的现状及原因,充分认识分配实现形式的工资及其工资差别,详尽拟定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不断创新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公立医院的事业生机勃勃,在改革的潮流中与时俱进、傲立潮头.

    作者:叶水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癫痫平片合并丁二酸洛沙平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 了解癫痫平片合并丁二酸洛沙平对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处于疾病稳定期的病人,使用癫痫平片合并丁二酸洛沙平与单用丁二酸洛沙平维持治疗,随防一年,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和疗效评定.结果 试验组中痰火上扰证及痰气郁结证患者复发为0例,优于对照组的3例;试验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改善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好于对照组,且副作用亦少.结论 癫痫平片合并丁二酸洛沙平维持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有效预防痰火上扰证及痰气郁结证患者复发,值得推荐.

    作者:李长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43例新生儿惊厥临床分析及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惊厥病因中以缺氧缺血性脑病(15/43)和颅内出血(11/43)多见,发病时间多在产后3天内;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发作为主,占42.6%;43例中有26例惊厥与围产因素有关.结论 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治疗目的不仅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更重要的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唐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妇科净栓配合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我院采用高频电刀治疗仪.BC-50A医用多功能高频电刀联合聚维酮碘治疗宫颈糜烂,可明显减少术后阴道排液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邵静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凝视麻痹的临床意义(附124例分析)

    目的 提高凝视麻痹在急性脑血管中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 对124例伴有凝视麻痹的急性脑血管进行分析.结果 在124例患者中,男74例,女50例,脑出血的凝血麻痹的患者,意识障碍和死亡发生率增高.结论 伴有凝视麻痹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不好.

    作者:付金霞;周洁信;陈辉;方玉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急诊手术中护患纠纷的防范

    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方法 通过近几年我院手术室在急诊手术中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护理纠纷的产生,主要存在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和缺乏护患沟通等因素.结论 根据引发护理纠纷的不同原因,可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彭丹;盘容兰;郭庆军;林泗添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介入治疗中X射线的防护

    介入治疗是在X射线等影像导向监视下进行的导管操作或穿刺技术.由于该治疗方法创伤小、效果确切、病人痛苦少、费用相对低廉而受到患者的欢迎.因此,临床应用日益扩大.但在介入放射操作中,由于工作人员在X射线照射下,距射线装置近、暴露时间长、防护设施简陋,致使操作人员各部位长时间受到X射线照射,如何在合理应用X射线的同时做好X射线的防护,减少不必要的照射非常重要.

    作者:贾宇;苗金萍;武恒;李风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穴位注射配合小儿按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配合小儿按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均给予补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改善微生态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注射与小儿按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脱水纠正时间和治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穴位注射配合小儿按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有较佳的疗效.

    作者:刘国清;范宜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莘县2005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方法 用微量ELIS间接法检测莘县200名健康人群的脊灰抗体.结果 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00%、98.50%、99.0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CMT)Ⅰ型1∶2358.85、Ⅱ型1∶649.83、Ⅲ型1∶2067.76.结论 莘县健康人群脊灰抗体阳性率和CMT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作者:王善成;夏厚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性糖尿病患者不良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1临床资料从我科2004~2005年收治糖尿病患者中选择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0~78岁,平均61.32岁.空腹血糖12.7~22.3mmol/L,病史2.5~9.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心理反应.

    作者:刘凤芹;高靳珩;赵继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