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初探

张利军;戚华丽

关键词:代谢, 中医, 心脑血管疾病, 严重危害, 生活节奏, 人民群众, 结构改变, 高脂血症, 糖尿病, 高血压, 饮食, 学界, 课题, 健康, 肥胖, 病人
摘要:随着当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紧张,饮食结构改变,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病人逐年增多,伴随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代谢综合征近来已成为医学界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一种一次性的学校教育,由于现代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使护理学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一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涌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传统教育在观念、形式、结构、内容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冲击,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护理工作者需要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来进一步掌握新的理论和技术,才能适应社会需要,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贾月芹;杨会玲;蔡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22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3月期间我科施行小切口切除胆囊治疗的223例胆结石病人进行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止痛剂和医疗费用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3例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3~4天,住院费用平均节约600元,术后不用止痛剂占90.3%,223例小切口胆囊切除病人中有2例皮下脂肪液化,未发现任何其它并发症发生,经平均18个月的随访无手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病人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只要技术熟练不会有术后并发症出现.

    作者:李桂春;陈发清;王松柏;刘勤武;岳云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医德医风建设是医疗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

    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好与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近些年来,卫生事业面临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挑战,医务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医德医风经受严峻的考验,出现了一些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问题.

    作者:郭青青;田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司帕沙星合并化疗治疗肺结核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司帕沙星合并常规化疗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给予司帕沙星合并常规化疗方案,用至临床症状消失、痰菌两次转阴,胸片病灶稳定吸收时停用司帕沙星.结果治疗两个月后观察,显效49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的率91.3%,随访一年无复发患者.结论司帕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杜江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二周CT诊断分析

    目的提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及分度正确率.方法收集分析75例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及颅内出血的一周内、二周后CT诊断结果,分别与6个月后的CT诊断结果及临床结论比较.结果一周内的CT诊断58例与临床相符,第二周以后的CT诊断71例与临床相符.结论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CT诊断有重要意义,尤其以二周后第14天的CT诊断结果,对判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和颅内出血的分度、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苏彪;吴海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所以叫消化性溃疡.它是由于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当损害因素增加和/或保护因素减弱时,就可出现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是25%~30%,在内科疾病中居首位,它的死亡率虽不高,但因其病程迁延,病人住院时间长,经常复发,所以做好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我科根据其特点,在健康教育指导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控制诱发因素,防止复发,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江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7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结果发病后72小时内手术者29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胆汁瘘1例;发病后三天至一周手术12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发病一周后手术者6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应尽早行急诊或早期手术.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杂性肾结石术式选择(附196例报告)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分析复杂性肾结石的解剖因素.方法对肾结石手术取石根据结石形态、大小和数量采取不同途径,强调肾切除要慎重.重点讨论对于肾实质切开,只要手术途径选择恰当,均可不阻断肾血流取出结石.结果在保留肾脏取石172例中,术后经B超及腹平片复查,残余结石16例,占9.3%,均为肾窦内途径.IVU检查肾功能显示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出血少、并发症少、残余结石率低、效果满意,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

    作者:邱显玉;邓先榜;雷晋平;禹乐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掌、指骨骨折多种固定方法的选用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应用微型钢板、螺丝钉、交叉克式针及张力带钢丝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类型及技术特点等有选择的应用上述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40例47处.结果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复位,愈合顺利,不伴肌腱损伤的23例;手功能均恢复正常,伴肌腱损伤17例,手工能恢复按tam标准评分优10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4%.结论上述四种方法适应症不同,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的类型部位及技术条件等不同,合理选择才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建华;王继往;刘清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讨

    根据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生理、社会要求、疾病等特点,对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一对一式和小组方式,运用语言指导、书面教育、经验式指导等具体方法,结果80%以上能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80%以上掌握心绞痛发作时的自救方法;90%以上能掌握发病的诱发因素;93.3%出院后能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及饮食调节,取得良好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范宝华;殷忠俊;韩业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住院精神病人拒服药物的护理干预

    在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精神病有多种治疗方法和途经,其中口服药物治疗仍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操作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安全.因此,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由于患者受疾病的影响,拒服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就住院精神病人拒服药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游莹洁;崔中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肺癌伴脑结核误诊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后背疼痛7月,右肺癌治疗后头晕,答非所问2月入院.患者2005年2月出现后背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无咳嗽、憋气.2005年4年3日CT发现:右肺中间段支气管及下叶支气管变窄,于中间段及基底处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灶,约2.5cm×5.3cm×7.0cm,增强后见明显强化,右肺门处见肿大的淋巴结.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肺中低分化腺癌.

    作者:徐晓东;燕丽萍;尚鲁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次性注射器减压法在巨大液性包块切除中的应用

    在腹腔、盆腔巨大液性包块切除过程中,常采用两种手术方式:①延长手术切口.②在包块上切一小切口,用吸引抽吸囊腔积液,待包块缩小后行包块切除,两种方法均有不足之处.我院自2004年5月采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在腹腔、盆腔巨大液性包块中应用5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易红艳;钟笑萍;彭丹;林泗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梗死的早期针刺治疗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临床分析

    神经康复生物学认为:神经具有可塑性和再生性.脑梗死病人发病后应尽早综合治疗,好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积极治疗.从临床资料来看,脑梗死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神经系统不在恶化,48小时后即可进行早期针刺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从而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在大限度上得到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寿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运用自理模式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将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1].目前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病人症状,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2].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病人能够自我认识,自我护理.

    作者:崔福秀;逄金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磷酸液治疗颌骨囊肿135例

    目的用腔内注药法治疗颌骨囊肿代替手术摘除法,不破坏周围正常组织结构,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遗留疤痕畸形,不影响美容.即使巨大骨囊肿也无须植骨,不遗留骨质缺陷畸形.方法囊腔穿刺冲洗,注入复方磷酸液(Composite Phosphoric,CP液),5~10分钟后冲洗.结果注药后功能及生活无影响;囊腔愈合、骨化;松动牙固定;无感觉运动异常、功能障碍、残留疤痕及缺陷畸形.结论 CP液能使上皮细胞层凝固坏死,使之失去分泌与隔离功能,肉芽组织增生充满囊腔,骨腔骨化,恢复功能.

    作者:郑继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晚期血吸虫病并发症发生与自我防护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近期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自我防护用于预防晚血并发症发生的价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结合有关临床资料对2004年4月~2006年3月来我院诊治的195例晚血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95例晚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39例(20%)、原发性腹膜炎17例(8.72%)、肝昏迷7例(3.59%),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并发症发生的诱因为劳累、饮食原因及未遵医嘱用药治疗.防护组139例(占71.28%),缺防组56例(占28.72%),两组预防晚血并发症发生的有效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同时采用注意饮食及休息、遵医嘱用药治疗,佐以其他有针对性的自我防护措施,是预防晚血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宏云;高世成;张淑梅;袁儒荣;柳斌;谢万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跟骨骨折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损伤,多因从高处坠落所致,其骨折分类、治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近几年来,在此类骨折治疗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笔者对跟骨骨折损伤机制、分类、治疗、评分标准及其并发症等做一综述.

    作者:尤少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佝偻病患儿52例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由于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我院儿科自1999年5月~2006年2月对52例佝偻病患儿进行了心电图(ECG)检查,异常者2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马生录;马燕琳;姜维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治体会(附14例报告)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总结分析2002~2006年我院直肠肛管损伤14例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病人全部治愈.结论直肠肛管损伤病情复杂,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是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疗效的关键.

    作者:黄春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