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体会

浦湧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体会, 快速心律失常, 电生理检查, 分型诊断, 分析报告, 心电图, 临床, 患者
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不可能都待做电生理检查,明确分型诊断后再进行治疗,一般多根据心电图做出判断,并分析可能发生的机制,较有针对性地予以正确有效的治疗.笔者就我院2004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疗的12例PSVT患者的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酮ⅡA对有心肌缺血改变的冠心病患者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有心肌缺血改变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有心肌缺血改变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治疗组32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照组除不用丹参酮ⅡA外,其他常规治疗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变均有较好的效果(P<0.05);全血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善也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而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两组无明显变化.丹参酮ⅡA治疗组硝酸酯类停减率为25%.除2例用药期间出现头晕、恶心外,无不良反应,两组疗程结束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丹参酮ⅡA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并可减少或替代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

    作者:粟爽;李万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发现与临床应用开创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胰岛素挽救和延缓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它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地位无法取代.

    作者:朱向阳;方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老年患者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要点.方法 对65例老年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65例患者消除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护理人员应有责任做好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使他们安全度过手术难关,对确保手术效果有重要作用.

    作者:苏淑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1例高度近视眼临床分析

    我国近视发病率为31%,其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为1%~2%,有的地区可高达6.98%.高度近视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功能的进行性退行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笔者通过对31例高度近视相关因素的观察和分析,为预防和治疗近视眼提供可靠的研究资料.

    作者:程莉丽;王彦彦;任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式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点.方法 选择子宫附件良性疾病而需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0例行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结果 术中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平均出血量100ml,术后2日内体温>38℃6例,术后肠排气时间平均36小时.结论 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具有术式简单,创面小,术后病率低,恢复快之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唐秀萍;郭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谈怎样做好病案的社会利用工作

    1 病案的概念在<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中,病案的定义规定为: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病历经整理加工后形成病案.

    作者:滑高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68例临床分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病情多急重且复杂.我院近15年共收治16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孟成男;祝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而位居第二位,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生理、心理上造成巨大影响,由此产生忧虑、悲观、失望等心理障碍[1].据上海市统计,乳腺癌发病率由1972年的17/10万上升至1993年的37/10万.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要求根治乳腺癌的同时,还要求生存质量,美观要求.由于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人们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进一步认识,使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不再成为标准术式,各种保乳手术相继兴起.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Beachy-Newman认为此举是乳腺癌外科治疗史上的一次革命,从而避免一部分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早期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笔者重点介绍前哨淋巴结的研究进展.

    作者:钱春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为林克霉素类抗生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对各种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厌氧菌均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克林霉素主要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伸,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而起抗菌作用,用于治疗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以及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奴卡菌属等革兰阳性杆菌等敏感细菌所致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骨关节感染.克林霉素自1970年在我国上市以来,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推广,其不良反应亦常见,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局部刺激和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是伪膜性肠炎[1],现将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作进一步阐述.

    作者:王九林;杨明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室引流管在治疗新生儿医源性气胸中的应用(附17例报告)

    目的 探讨脑室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医源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17例新生儿经皮囊加压给氧与机械通气引起的医源性气胸均采用12#脑室引流管作胸引管,末端连接输血器作导气管(去除中间的莫菲氏滴管),500ml输液瓶作水封瓶,治疗新生儿医源性气胸.结果 17例新生儿医源性气胸治愈15例,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总有效率为88.24%.结论 对于由皮囊加压给氧与机械通气引起的新生儿医源性气胸,宜早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应放略大口径的引流管,12#脑室引流管能够满足此要求.

    作者:丁凯;周晓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梯形角度在腰椎侧后斜投照中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显示投照位置.方法 经透视下定位,找出显示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位置,并测量其腰椎后斜角.结果 ①不同椎体的腰椎后斜角不同,下一个椎体较上一个椎体约大5度.各椎体之间所应用的角度形成梯形角度.②L5椎体后斜位角度的标准差变化较大,说明L5椎体先天发育变异程度大.结论 采用梯形角度进行腰椎斜位摄影是显示多个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方法.

    作者:牟健民;张玉民;孟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面肌痉挛的治疗现状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为阵发性、不自主、半侧面肌的抽搐,通常抽搐仅限于一侧面部,偶见两侧,因而又称半侧面肌痉挛.面肌痉挛病人多在中年起病,初仅为阵发性眼肌痉挛,之后逐渐缓慢地发展到同侧面部肌肉痉挛.严重者甚至同侧颈阔肌亦被累及,晚期导致同侧面部肌肉麻痹.临床特点多因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改变时诱发而加重,睡眠时消失.面肌痉挛虽无疼痛,但可引起心理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社交、工作、生活.随着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治疗上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就当前面肌痉挛的治疗现状做一简述.

    作者:张丽英;黄洪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鼻腔冲洗液的改进效果观察

    随着鼻内窥镜手术在我科的开展,其优越性日趋明显,以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为主要对象的鼻内镜手术给鼻科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鼻部手术后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传统鼻部手术还是创伤较小的鼻内镜手术都需要进行鼻腔冲洗,现将鼻腔冲洗液改良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秀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应用高压氧治疗婴幼儿疾病1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某些婴幼儿疾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婴儿氧舱对某些适应症患儿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 186例适应症患儿中缺氧性疾病95例,脑部疾患及神经病变86例,感染性疾病5例,高压氧治疗后,第一类疾病有效率98.95%,第二类疾病有效率86.05%,第三类疾病有效率100%.结论 高压氧治疗婴幼儿相关性疾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陈绪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视射线对人体的损伤与防护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建议提出的非随机效应和随机效应进行分析,着重指出射线对血液和造成血功能的改变、皮肤损伤、致癌作用、遗传效应和胎内照射等.其中致癌作用的特点是发病率低潜伏期长,从开始受照到恶性肿瘤死亡平均25年,诱发肿瘤危险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0年,其中皮肤癌25年,乳腺癌23年,甲状腺癌20年,肺癌17年,白血病12年.

    作者:卢伟月;王彦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妇科高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目的 总结分析妇科高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制定一系列护理程序的可行性.方法 64例妇科高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按护理操作程序进行,从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等方面严格按规程操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结果 术前护理准备充分,术后观察细致,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避免护理工作的失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妇科高龄患者的护理操作程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术后的康复.

    作者:黄志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婴幼儿阴沟杆菌感染药敏分析

    目的 从婴幼儿不同标本分理出阴沟杆菌37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为婴幼儿科学治疗、合理保健及流传病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德灵公司生产的NC21阴性药敏复合板,相关配套试剂及Microscan autoscn4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分析.结果 判断按美国NCCLS标准进行.结果 ①从痰液标本分离出阴沟杆菌24株,构成比达64.9%,应引起妇幼保健院及流传病学密切关注.②1岁以内的婴幼儿感染占75.7%(28/37),这与诸多因素相关,不容忽视.③阴沟杆菌对丁胺卡那抗生素敏感率达100%(37/37),亚胺硫霉素敏感率达97.3%(36/37).其它抗生素耐药率在10.8%~100%之间.提示婴幼患儿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结论 阴沟杆菌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应引起各级妇幼保健院及流传病学的高度关注.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改善诸多因素,为婴幼儿提供科学、合理的生长环境.临床医生为婴幼儿选用有效合理的抗菌素,防止耐药的发生尤为重要.

    作者:祝爱霞;江凡;邹建话;梅慧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儿肠套叠手术的麻醉处理

    1临床资料我院从1989年以来共施行急性肠套叠手术145例,男92例,女53例,年龄3个月至6岁,其中2岁以下129例,占88.8%.14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性休克(40%),休克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88例肠套叠单纯复位,57例因伴肠坏死而行肠切除术.

    作者:卢案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方法 对收治的42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24例(57.1%),漏诊18例(42.9%),治愈37例(88.1%),死亡5例(11.9%).结论 早期诊断、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潘福斌;周安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龄胆囊炎、胆石症272例治疗体会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在治疗及诊断上有其特殊性.笔者自1978年8月~2004年8月26年间,共收治60岁以上胆囊炎、胆石症272例,就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庆福;任海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