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梯形角度在腰椎侧后斜投照中应用研究

牟健民;张玉民;孟桂兰

关键词:腰椎, 斜位摄影, 梯形角度
摘要:目的 研究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显示投照位置.方法 经透视下定位,找出显示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位置,并测量其腰椎后斜角.结果 ①不同椎体的腰椎后斜角不同,下一个椎体较上一个椎体约大5度.各椎体之间所应用的角度形成梯形角度.②L5椎体后斜位角度的标准差变化较大,说明L5椎体先天发育变异程度大.结论 采用梯形角度进行腰椎斜位摄影是显示多个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方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介绍一种新型粪便标本容器

    目的 研究开发一种使用便捷、安全的粪便标本容器.方法 对研制的新型粪便标本容器进行了取样,标本混匀,加样涂片,细胞、寄生虫卵形态学镜检,潜血试验,标本中细菌杀灭情况的实验,同时与常规标本盒放置的标本进行对照试验.结果 对粪便标本取样方便;对细胞及寄生虫卵的检出无影响,标本放置48小时后镜检,标本中细胞成份保持良好,无破坏现象;对化学法、单克隆金标法潜血试验无影响;标本在容器中放置30分钟后,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培养6天无细菌生长.结论 该新型粪便标本容器使用方便,对标本保存期长,对细胞形态学镜检及潜血试验结果无影响,能有效地杀灭标本中的致病菌,防止实验室感染及环境污染的发生.

    作者:贾璋林;唐新春;陈汉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运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降血糖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一种较好的糖尿病运动知识教育形式,检测运动与血糖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晨间与傍晚各一小时的运动,运动一周后,测血糖比较;另一种是将120例患者同时进行不同程度的早晚各一小时,分别一周的运动,进行血糖测定比较.结果 运动强度及时间与血糖下降程度成正比.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应重视有规律的运动锻炼,运动锻炼也是控制糖尿病的一种方式.

    作者:俞瑞芝;熊晓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妇科高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目的 总结分析妇科高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制定一系列护理程序的可行性.方法 64例妇科高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按护理操作程序进行,从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等方面严格按规程操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结果 术前护理准备充分,术后观察细致,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避免护理工作的失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妇科高龄患者的护理操作程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术后的康复.

    作者:黄志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种新的街头献血者筛选方式的探讨

    全国各地是根据自己的采血模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街头选血者筛选方式.黑龙江省血液中心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一套新的街头选血者筛选方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伟;周莉;赵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谈怎样做好病案的社会利用工作

    1 病案的概念在<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中,病案的定义规定为: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病历经整理加工后形成病案.

    作者:滑高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龄胆囊炎、胆石症272例治疗体会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在治疗及诊断上有其特殊性.笔者自1978年8月~2004年8月26年间,共收治60岁以上胆囊炎、胆石症272例,就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庆福;任海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从痰湿论治脂肪肝

    近几年来,脂肪肝发生率有明显增长趋势.虽然脂肪肝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但有资料表明,35%的肝功能异常由脂肪肝引起,约5%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故预防与治疗脂肪肝工作已成当务之急.脂肪肝是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当肝脏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湿重的5%即是脂肪肝.

    作者:崔璐璐;曹汉明;吴早生;陈庆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单病种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方法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住院病人分成两组.选择集中住院的同种病人106例为集体组(实验组),在病人刚入院进行完入院宣教后1~2天,把同种病人8~12人分为一期,召集到示教室进行集体教育;选择不集中住院的病人170例为个体组(对照组),在病房进行随机的个体教育.为了排除非作用因素影响,对两组采取了五统一原则:固定教师和同种疾病的教育内容,采用统一的口头授课方式,在病人出院前一天,对病人掌握教育内容的结果采用统一的效果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集体组和个体组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两种教育方法对病人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体教育优于个体教育.结论 单病种病人多而集中时应采取集体授课式健康教育,既省人省时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周旖;邢淑会;许敏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基因变异与哈萨克族人群代谢综合征及腹型肥胖的关系

    目的 检测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2)Pro12Ala多态与单纯腹型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BS)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9例MBS、78例单纯腹型肥胖和106例正常人的基因型,同时测定相关的生化指标,并进行病例-对照统计学分析.结果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PARγ2Pro12Ala多态与哈萨克族人群腹型肥胖及MBS的发生无明显关联.

    作者:郭艳英;徐翀;敖由特;赵蕾;王坤;何秉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肺炎系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之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其共同临床表现.本病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儿童死亡的第1位原因.据国内1991年调查资料表明,肺炎占婴儿死亡率的23.9%,故加强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我院用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西医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施懿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胫腓骨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

    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上海六院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改良Bastiani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有随访意义的共217例(截止2005年),取的良好的效果,结合本组病例,作一初步讨论.

    作者:白铁军;刘俊才;张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中的作用.方法 采患者就诊后20分钟内静脉血2ml,室温下分离血清置-20℃保存至同批放免测定.结果 实验组(50例)IL-6明显升高与对照组(30例)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IL-6参与了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发病机制,且随病情的发展而变化,因此,IL-6水平对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永旺;张治安;郭文峰;武志忠;朱永光;赵桂华;李晓军;张润娥;王美英;寇美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两种方法行股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股静脉穿刺的新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方法 将儿科2003年住院病人采血516人次有机的分成两组,甲组采用传统的摸股动脉搏动的方法采血,乙组采用划线定点法采血.结果 甲、乙两组穿刺成功率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划线法采血的成功率高,受影响的因素少.

    作者:谢华英;李兰兰;凌永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体外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运用HA型血液灌流器及单泵对于18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血糖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判定疗效.结果 血液灌流后重型肝炎患者症状及肝功能明显改善,血糖(BS)、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比值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常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应用单泵行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可清除患者体内引起肝细胞损害的有毒代谢物质,从而改善肝功能,特别是提高肝性脑病的清醒率,为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效果好.

    作者:翁雪梅;郭建波;张志和;付小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

    手术治疗是外科系统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病人在手术前大都对麻醉和手术感到紧张和恐惧,对自己所患疾病的预后感到焦虑或忧伤,甚至悲观、绝望,这种情绪上的剧烈波动必然引起其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可严重影响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增加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为了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并使病人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我院对择期手术病人进行了手术室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全血细胞分析中标本放置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全血细胞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运用全血细胞分析仪对放置不同时间的静脉血标本进行测试.结果 标本放置2小时结果差异不大,放置4小时对结果存在影响.结论 对静脉血抗凝标本应及时测定,如放置4小时,为避免误差应在混匀后30分钟进行测定.

    作者:赵阳春;梅楠楠;吴琳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二孔法阑尾切除60例报告

    2005年6月~2006年3月,我科腹腔镜下阑尾切除96例,其中60例采用二孔法,即从脐部作观察孔,注CO2气,调查体位,置观察镜观察腹腔及阑尾情况,如腹腔无脓液,阑尾周围无粘连,阑尾直径在10mm以内,则可采取二孔法.具体方法:于右下腹麦氏点置10mm穿刺器作操作孔,用抓钳将大网膜推开,抓住阑尾末端,将CO2气放出,将阑尾沿穿刺器提出腹腔外,于腹壁外分离阑尾系膜,上钳切断,近端双重结扎,于阑尾根部4号线结扎,线暂不剪断,残端用电凝烧灼粘膜,将系膜近端覆盖阑尾残端,用结扎残端的线结扎,送入腹腔.

    作者:杨飞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肾移植患者的护理

    肾移植术是尿毒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同种异体的肾移植术的护理过程中,术前完善的准备工作是手术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恰当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病人术后康复的至关重要的工作.

    作者:李育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体会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不可能都待做电生理检查,明确分型诊断后再进行治疗,一般多根据心电图做出判断,并分析可能发生的机制,较有针对性地予以正确有效的治疗.笔者就我院2004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疗的12例PSVT患者的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浦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苯巴比妥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低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小剂量苯巴比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低胆红素血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自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低胆红素血症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苯巴比妥(鲁米那钠)30mg tid;对照组给予易善复456mg tid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6.7%比39.2%,86.3%比30.2%,P<0.1.结论 小剂量苯巴比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低胆红素血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骆训武;陈韬;吴浪廷;蔡跃芳;黄润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