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腕部头静脉采血的护理体会

刘波

关键词:腕部, 静脉采血, 护理操作技术, 现报告如下, 血管分布, 麻木不适, 患者, 止血带, 浅静脉, 肘部, 肢体, 应用, 衣袖, 选择, 神经, 临床
摘要:静脉采血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在操作中以选择肘部的浅静脉多见,由于此处神经血管分布密集,在采血时衣袖的上卷及止血带的应用都会使患者感到肢体麻木不适.为此,笔者于2006年1~3月对80例需静脉采血的患者采用经腕部头静脉采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微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新生儿硬肿症早期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新生儿硬肿症(轻、中度)随机分成微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绍及综合疗法组(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硬肿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患儿硬肿消退时间及病程较对照组缩短(P<0.01),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微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早期,能改变血液的早期高凝状态,对于逆转病情,防治合并症,提高治愈率,有很好疗效.

    作者:樊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强化门诊病历书写规范,杜绝门诊医疗纠纷发生

    门诊医疗纠纷发生率呈日渐上升趋势,与门诊病历的书写不规范有很大关系.门诊病历可以因为患者对病情的陈述和临诊医生对病历记录的迥然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门诊病历本可以通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而存在着较强的流动性,患者不能妥善保管和使用而造成废弃、丢失等现象也是很严重.

    作者:高学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基因变异与哈萨克族人群代谢综合征及腹型肥胖的关系

    目的 检测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2)Pro12Ala多态与单纯腹型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BS)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9例MBS、78例单纯腹型肥胖和106例正常人的基因型,同时测定相关的生化指标,并进行病例-对照统计学分析.结果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PARγ2Pro12Ala多态与哈萨克族人群腹型肥胖及MBS的发生无明显关联.

    作者:郭艳英;徐翀;敖由特;赵蕾;王坤;何秉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关于精神科医疗意外的医疗纠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观念及维权意识的增强,追求高生命价值和维护健康权力的意识不断增强.发展中的精神医学还有许多未知数,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这就使医疗纠纷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者:韩建生;文素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出血性卒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类型,其主要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了蛛网膜下腔,占脑血管病的第三位,常反复发作,死亡率为25%[1].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残与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复杂.我们对1998年7月~2005年7月,70例SAH住院患者临床、CT、脑水化验、脑循环分析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杰;李丽茹;刘德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的感觉和心情是需要通过语言的信号传递给他人的.护士的服务对象是病人,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更是离不开语言.可以说,一个护士如果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语言,必将在工作中寸步难行.

    作者:羊云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普通X线与CT征象诊断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普通X线及CT征象.方法 通过76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常规摄取X线片正侧位及双斜位片,CT常规扫描加向头侧,足侧扫描层面.结果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X线及CT共同征象为小关节突肥大、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而关节面下囊性变,关节内真空征,关节囊钙化,侧隐窝、椎管狭窄X线片难以显示,而CT却能显示清楚.结论 X线片及CT综合对照研究不仅提高了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准确率,而且为早期诊断、临床有效治疗及观察术后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郭依廷;姚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例足外伤久治不愈病人的护理

    足部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严重者会影响足的功能和日常生活,因足是通过足部肌肉及26个骨骼之间的协同和调节,使人的身体保持动态平衡,完成行进、迅跑、跳跃等各种动作.为此,足部结构的破坏,必然会给负重行进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足部功能的重要性并未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在治疗上,要求不严,标准不高,甚至在治疗下肢其他部位损伤过程中,经常忽视防止和避免发生足部的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1].2005年,我院门诊外科处理的手足外伤385例,其中2例从他院门诊转治的久治不愈病人,经过1~2月精心治疗护理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丽萍;申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面肌痉挛的治疗现状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为阵发性、不自主、半侧面肌的抽搐,通常抽搐仅限于一侧面部,偶见两侧,因而又称半侧面肌痉挛.面肌痉挛病人多在中年起病,初仅为阵发性眼肌痉挛,之后逐渐缓慢地发展到同侧面部肌肉痉挛.严重者甚至同侧颈阔肌亦被累及,晚期导致同侧面部肌肉麻痹.临床特点多因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改变时诱发而加重,睡眠时消失.面肌痉挛虽无疼痛,但可引起心理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社交、工作、生活.随着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治疗上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就当前面肌痉挛的治疗现状做一简述.

    作者:张丽英;黄洪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1例高度近视眼临床分析

    我国近视发病率为31%,其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为1%~2%,有的地区可高达6.98%.高度近视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功能的进行性退行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笔者通过对31例高度近视相关因素的观察和分析,为预防和治疗近视眼提供可靠的研究资料.

    作者:程莉丽;王彦彦;任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二孔法阑尾切除60例报告

    2005年6月~2006年3月,我科腹腔镜下阑尾切除96例,其中60例采用二孔法,即从脐部作观察孔,注CO2气,调查体位,置观察镜观察腹腔及阑尾情况,如腹腔无脓液,阑尾周围无粘连,阑尾直径在10mm以内,则可采取二孔法.具体方法:于右下腹麦氏点置10mm穿刺器作操作孔,用抓钳将大网膜推开,抓住阑尾末端,将CO2气放出,将阑尾沿穿刺器提出腹腔外,于腹壁外分离阑尾系膜,上钳切断,近端双重结扎,于阑尾根部4号线结扎,线暂不剪断,残端用电凝烧灼粘膜,将系膜近端覆盖阑尾残端,用结扎残端的线结扎,送入腹腔.

    作者:杨飞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单病种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方法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住院病人分成两组.选择集中住院的同种病人106例为集体组(实验组),在病人刚入院进行完入院宣教后1~2天,把同种病人8~12人分为一期,召集到示教室进行集体教育;选择不集中住院的病人170例为个体组(对照组),在病房进行随机的个体教育.为了排除非作用因素影响,对两组采取了五统一原则:固定教师和同种疾病的教育内容,采用统一的口头授课方式,在病人出院前一天,对病人掌握教育内容的结果采用统一的效果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集体组和个体组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两种教育方法对病人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体教育优于个体教育.结论 单病种病人多而集中时应采取集体授课式健康教育,既省人省时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周旖;邢淑会;许敏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析我院医疗纠纷的成因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卫生部门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质量有了一定提高,服务态度、医德医风也有了明显改善,但医疗纠纷却呈上升趋势.我院2004年发生医疗纠纷21起,2005年发生26起.按科室分类:外科31例,占总数的65.9%;内科8例,占总数的17%;门诊5例,占总数的10.6%;医技科室3例,占总数的6.5%.总结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分为两方面原因:

    作者:曹双清;郑运田;王欣锁;王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孕足月疤痕子宫原切口自发性破裂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9岁,主因第二胎孕足月有产兆于2005-01-27入院待产.末次月经2004-04-30,预产期2005-01-07.孕期平顺.入院前一周患上呼吸道感染,近2天咳嗽,且呕吐数次.

    作者:杨瑞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碘仿氧化锌丁香油合剂治疗干槽症

    干槽症为拔牙窝内骨质表面感染,是牙拔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治疗的主要目的为迅速止痛、减轻病员痛苦.为达此目的,关键在于彻底清创及隔离外界对牙槽骨的刺激,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本文应用碘仿氧化锌丁香油合剂治疗干槽症.

    作者:周江保;周益成;郑汉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应用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又称腰椎横突间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腰痛病之一,其发生率较高.办公人员由于长期处于久坐状态、缺乏必要的活动或者运动员运动姿势不对或运动过度,致使附着在第三腰椎横突尖端的软组织呈现紧张与痉挛状态,极易损伤,形成无菌性炎症.继发骨膜纤维组织增生,刺激和压迫邻近的脊神经引起局部疼痛或并发肢体放射性传导性疼痛.笔者6年来应用小针刀治疗办公人员久坐和运动员运动所导致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征50例体会

    新生儿硬肿征是指患儿由于早产、受寒、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变硬与水肿的一种病症,多发生在出生后一周内,尤以早产儿为多见,且多伴体温不升、不哭、拒乳或呼吸微弱,反应低下.硬肿先发生在小腿、大腿外侧,渐至全身,预后多较差.我科自1998~1999年之间共收治本病患儿50例,在应用保暖、补液、控制感染的同时,配合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玉辉;张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不同时间使用双氯酚酸钠栓对手术后止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使用双氯酚酸钠栓的止痛效果.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双氯酚酸钠栓塞肛止痛.治疗组237例提前使用,对照组237例在感觉疼痛时使用.结果 治疗组有94%的病人无疼痛反应.对照组所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提前使用双氯酚酸钠栓塞肛,可使手术后的病人24小时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

    作者:黄翠菊;姜广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我们为医院工作,也是在为自己工作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速、多变、危机四伏的信息化时代,医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主要表现在人才和知识上的竞争.在我们中医院这个大家庭中,很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涌现出了王法德、王景彦、张卫华、谭磊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由于他们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成绩卓著为医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于他们一贯地努力工作,也把自己打造成了社会和医院的知名品牌.王法德主任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后,我们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巨大的触动,对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井秀玲;郭文英;杜培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学校疫病情监测系统分析评价

    由于学校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地区,在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流行期间,为了防止SARS在人员集中的学校中传播,为了及时发现和隔离可疑发热病患,哈尔滨市教委组织全市各级大、中、小学校建立了学校疫病情监测系统.要求学校对在校师生员工每日进行晨检,巡视健康状况和进行体温筛查,该系统自2003年4月22日疫情公布后开始实行,到2003年6月疫情结束后终止.

    作者:段玉玲;颜洪海;杨迪;郑芬红;梁士国;李玺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