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辉;张青
组织样麻风瘤往往发生于经砜类药物治疗麻风病后病情恶化或复发的病例,也可发生于未经抗麻风治疗的瘤型麻风(LL)或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患者中.笔者报道的是一例未经过化学治疗的组织样麻风瘤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何光慧;李久春;江永圣;潘华喜;赵世昌;但任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出血性卒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类型,其主要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了蛛网膜下腔,占脑血管病的第三位,常反复发作,死亡率为25%[1].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残与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复杂.我们对1998年7月~2005年7月,70例SAH住院患者临床、CT、脑水化验、脑循环分析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杰;李丽茹;刘德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糖尿病患者施行耳鼻咽喉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对18例患有糖尿病的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延迟愈合3例,无1例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水电解质紊乱和低血糖昏迷.结论 建立完善的血糖监测制度,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作者:陈慧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鼻内窥镜手术在我科的开展,其优越性日趋明显,以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为主要对象的鼻内镜手术给鼻科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鼻部手术后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传统鼻部手术还是创伤较小的鼻内镜手术都需要进行鼻腔冲洗,现将鼻腔冲洗液改良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秀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对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和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作用以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笔者选择2005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进行胎心监护的4013例产妇(监测组)与2004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单纯胎心听诊的3476例产妇(对照组),对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监测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是9.79%、6.79%;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是1.99%、4.57%;剖宫产率分别是11.06%、9.75%;阴道手术产率分别是0.97%、1.18%.结论 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明显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提高了产科质量,但并未增加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产率.
作者:劳海陶;龙伟英;陈燕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膜对结核菌高度变态反应时产生的胸膜炎症,为常见的一种胸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1]超声波探测胸腔积液是比较灵敏的,一般认为对诊断胸腔积液的准确性(93%)优于X线检查(83%).结核性胸膜炎规范的超声检查及超声描述对临床诊断及随访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准确的胸水定位成为胸腔穿刺成败的关键.
作者:罗春英;马燕;林淑芝;关红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继发红细胞增多,使血液处于高粘、高凝、高聚状态,促进肺血栓形成,导致慢性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甚至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我科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恒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在2004年1月~2005年6月收治30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主要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克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心理措施.方法 选择5例糖尿病产妇,在分娩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5例糖尿病产妇均能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以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顺利渡过分娩期.结论 通过与糖尿病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定并实施专业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疏导糖尿病产妇的心理障,协助其顺利渡过分娩期.
作者:何丽铿;陈晓丽;蔡妹;陈霞陈;伟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妇科高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制定一系列护理程序的可行性.方法 64例妇科高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按护理操作程序进行,从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等方面严格按规程操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结果 术前护理准备充分,术后观察细致,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避免护理工作的失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妇科高龄患者的护理操作程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术后的康复.
作者:黄志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4年9月2005年9月,笔者使用中药治疗点滴型银屑病,同时以迪银片作对比,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旭阳;王炎阳;韩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全国各地是根据自己的采血模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街头选血者筛选方式.黑龙江省血液中心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一套新的街头选血者筛选方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伟;周莉;赵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股静脉穿刺的新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方法 将儿科2003年住院病人采血516人次有机的分成两组,甲组采用传统的摸股动脉搏动的方法采血,乙组采用划线定点法采血.结果 甲、乙两组穿刺成功率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划线法采血的成功率高,受影响的因素少.
作者:谢华英;李兰兰;凌永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ACS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A).其共同特点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的结果.
作者:姚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列缺、太阳、率谷等穴位配合风池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患者43例,并以39例服用阿斯匹林片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9.49%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作者:吴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苦参碱联合前腺素E1对慢性肝炎患者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使用苦参碱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34例慢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应用苦参碱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2~4月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HA P<0.01;LN、PCⅢP<0.05).结论 苦参碱联合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肝炎患者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陈厚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摘除手术以往一直沿用表面麻醉,其诊治过程中给患儿带来心理上的紧张,恐惧及肉体上的痛苦令许多患儿难以忍受,甚至不配合手术.静吸复合全麻可以使患儿在安全、无痛、低应激的状态下进行手术,并且苏醒快,无不良记忆.
作者:杨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加开塞露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治疗的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1mg加开塞露、心理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1mg.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注射加开塞露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更佳.
作者:栗滨;范宜文;沈玉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住院病人分成两组.选择集中住院的同种病人106例为集体组(实验组),在病人刚入院进行完入院宣教后1~2天,把同种病人8~12人分为一期,召集到示教室进行集体教育;选择不集中住院的病人170例为个体组(对照组),在病房进行随机的个体教育.为了排除非作用因素影响,对两组采取了五统一原则:固定教师和同种疾病的教育内容,采用统一的口头授课方式,在病人出院前一天,对病人掌握教育内容的结果采用统一的效果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集体组和个体组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两种教育方法对病人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体教育优于个体教育.结论 单病种病人多而集中时应采取集体授课式健康教育,既省人省时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周旖;邢淑会;许敏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股骨远端骨折因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既往治疗多采用钢板内固定,要达到坚强固定非常困难,易造成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及关节僵硬[1].我院于2002年3月~2005年12月,应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有权;张鹏程;刘耀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