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关于精神科医疗意外的医疗纠纷

韩建生;文素荣

关键词:精神科, 医疗意外, 抗精神病药物, 增强, 维权意识, 医疗纠纷, 生命价值, 精神医学, 经济观念, 健康权力, 副作用, 维护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观念及维权意识的增强,追求高生命价值和维护健康权力的意识不断增强.发展中的精神医学还有许多未知数,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这就使医疗纠纷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理气燥湿清热通腑法治疗慢性胆囊炎32例临床观察

    慢性胆囊炎是中医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运用理气燥湿、清热通腑法治疗32例,并与西药治疗组29例对照,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领导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效能的提高

    影响力是一个人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导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作者:董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以学会为依托,推动科教工作全面发展

    青岛市市立医院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集医疗、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学会工作坚持常规工作做精做细、创新工作不断突破,在增强学会活力、提高学会实力上不断下功夫,学会工作又有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张七一;马海燕;代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股骨骨折伴动脉损伤12例分析

    股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有时可伴有血管的损伤,如不正确或及时处理,往往导致严重的后果.我科从2000~2005年间,共收治股骨骨折伴血管损伤患者12例,其中6例作了不同平面的截肢,现报导如下:

    作者:邱开贵;杨革军;鲁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出院指导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2型糖尿病已成为我国近年来发病率高、危害健康大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的防治重在预防,保持血糖在安全范围内尤为重要,可避免或推迟心、脑、肾、眼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发现很多的病人因不严格遵守医嘱和自停药或不进行饮食控制而引发上述并发症.因此,病人出院后的血糖控制应受到高度重视.对2型糖尿病出院后的护理指导,对控制病人血糖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方玉银;张玉华;吴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治疗干槽症

    干槽症为拔牙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阐明,一般认为可能与损伤、感染、牙槽窝过大、血供应不足和患者抵抗力低下等因素有关,干槽症在任何拔牙创伤后均可发生,但大多发生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其治疗方法有刮治、烧灼、放置各种安抚止痛药和消炎药等.笔者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治疗干槽症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手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自2001年6月~2005年4月,我院用摆动锯及1毫米椎板钳切断病变节段两侧椎板并原位回植的方法,切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4例,取得良好效果.具有手术损伤小、恢复脊柱原有解剖结构、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的优点.适用于除恶性及浸润性肿瘤并有可能全部切除的大多数良性占位性病变.尤其适用于青少年患者,以不影响其日后脊柱的生长和发育.

    作者:马辉;赵斌;张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白木耳栽培技术小结

    白木耳,异名叫白耳子,为银耳科植物银耳的子实体.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江苏、浙江、广西、福建、湖北、陕西等地.在我国广泛药用和食用,具有悠久的历史.

    作者:马道明;马洪;洪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孕妇分娩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心理措施.方法 选择5例糖尿病产妇,在分娩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5例糖尿病产妇均能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以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顺利渡过分娩期.结论 通过与糖尿病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定并实施专业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疏导糖尿病产妇的心理障,协助其顺利渡过分娩期.

    作者:何丽铿;陈晓丽;蔡妹;陈霞陈;伟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黄芪的临床应用分析

    黄芪含有多种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促进机体代谢及利尿、强心、降压等作用.能够鼓舞肾阳,温煦三焦、激发气机、调理血脉,它激发与调节了各脏腑的功能与其配伍药物饮食吸纳有补气养血而使精血得以补充,从而使精气得以培养之故.

    作者:鞠萍;鞠华;逯长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婴幼儿胸片质量与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摄影探讨

    目的 探讨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摄影对婴幼儿胸片质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受检患儿100例,利用10×12吋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后分别曝光两次摄影,选取质量较好的分割片进行诊断并评定其胸片质量.结果 该100例受检患儿的胸片质量达到满意效果,与整张X光胶片一次曝光摄影比较,胸片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摄影技术应用于婴幼儿胸部摄片,则明显提高了婴幼儿的胸片质量,大大调整了在X片质量监控中形成不利的主要因素,降低了废片率,提高了X片等级,同时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了良好客观的科学依据.

    作者:王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精神科整体护理的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精神科整体护理的质量控制,为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方法 在精神科病房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质量控制.结果 实施整体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病人及医生的满意度,密切了医护及护患关系,加强了各方面协调,提高了护理质量,满意度经X2检验,X2=12.07,P<0.01.结论 开展整体护理质量控制,是以病人为中心的需要,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的需要.证明质量是护理工作的生命,管理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作者:甘桂荣;郭晓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医疗服务的经济过程决定了卫生体制改革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鉴于医疗机构改革的复杂性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对它的研究只能算是一个开始.

    作者:王大忠;阎培德;吴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黎明现象高血糖38例体会

    1 一般资料确诊黎明现象高血糖38人,其中男27人,女11人,年龄大64岁,小28岁,平均44.6岁.3AM测血糖高23.2mmol/L,低8.9mmol/L,平均14.23mmol/L,7AM测血糖,高值26.7mmol/L,低11.9mmol/L,平均16.84mmol/L.

    作者:张守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介绍一种新型粪便标本容器

    目的 研究开发一种使用便捷、安全的粪便标本容器.方法 对研制的新型粪便标本容器进行了取样,标本混匀,加样涂片,细胞、寄生虫卵形态学镜检,潜血试验,标本中细菌杀灭情况的实验,同时与常规标本盒放置的标本进行对照试验.结果 对粪便标本取样方便;对细胞及寄生虫卵的检出无影响,标本放置48小时后镜检,标本中细胞成份保持良好,无破坏现象;对化学法、单克隆金标法潜血试验无影响;标本在容器中放置30分钟后,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培养6天无细菌生长.结论 该新型粪便标本容器使用方便,对标本保存期长,对细胞形态学镜检及潜血试验结果无影响,能有效地杀灭标本中的致病菌,防止实验室感染及环境污染的发生.

    作者:贾璋林;唐新春;陈汉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静脉推药过程中防止空气进入人体的技巧

    临床上,在输液过程中,常常需静脉推药,一般是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通过头皮针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血管内,以快的速度发挥药物作用.但推药时往往有少量的空气(约0.1~0.5的空气)进入血管内,对组织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

    作者:张志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单病种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方法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住院病人分成两组.选择集中住院的同种病人106例为集体组(实验组),在病人刚入院进行完入院宣教后1~2天,把同种病人8~12人分为一期,召集到示教室进行集体教育;选择不集中住院的病人170例为个体组(对照组),在病房进行随机的个体教育.为了排除非作用因素影响,对两组采取了五统一原则:固定教师和同种疾病的教育内容,采用统一的口头授课方式,在病人出院前一天,对病人掌握教育内容的结果采用统一的效果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集体组和个体组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两种教育方法对病人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体教育优于个体教育.结论 单病种病人多而集中时应采取集体授课式健康教育,既省人省时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周旖;邢淑会;许敏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105例产后出血病例.结果 同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3.47%,出血原因主要系宫缩乏力(占48.57%)、胎盘因素(占33.33%).90.48%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严重产后出血占29.52%.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产程延长,有多胎、多产、多次人流史等.结论 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不容忽视的阶段,严重产后出血应引起产科医生高度重视.

    作者:刘艳;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行气管插管复苏的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建立呼吸的缺氧状态,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高危妊娠行剖腹产下的新生儿更易发生窒息.我院自1990年至2000年十年间行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共96例,复苏成功95例,笔者体会如下:

    作者:张国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以单侧头痛为突出表现的小脑出血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88岁,因突起左侧头痛3天,于2006年1月14日入院.患者自2006年1月11日出现左侧头痛,经中医治疗未见好转,2006年1月14日下午6时头痛加重,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亦无偏瘫失语,既往无偏听偏头痛及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T 36.9度,P 77/分,BP 147/88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向左水平眼颤,活动自如.心肺未见明显异常体征.腹部未见异常体征.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指鼻试验(+),轮替试验(+).生理反射存,巴彬斯基征(-),克氏征(-).头颅CT示双侧小脑半球出血,ECG示正常,B超示肝胆脾双肾未见异常.

    作者:段召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