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手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马辉;赵斌;张红梅

关键词:摆动锯, 1毫米椎板钳, 椎弓回植成形术
摘要:自2001年6月~2005年4月,我院用摆动锯及1毫米椎板钳切断病变节段两侧椎板并原位回植的方法,切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4例,取得良好效果.具有手术损伤小、恢复脊柱原有解剖结构、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的优点.适用于除恶性及浸润性肿瘤并有可能全部切除的大多数良性占位性病变.尤其适用于青少年患者,以不影响其日后脊柱的生长和发育.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初期伤寒患儿免疫球蛋白、补体、CRP的观察

    目的 观察1~8岁初期伤寒患儿免疫球蛋白、补体及CRP的含量,为患儿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日本原装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芬兰Orinr原装进口试剂.结果 初期伤寒患儿CRP、C4、IgA,P<0.01有着显著性意义,C3、IgG、IgM P>0.1,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CRP、C4可做为1~8岁伤寒患儿初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邹建话;祝爱霞;江凡;张修发;麦光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留置尿管致前尿道狭窄的防治

    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留置尿管所引起的前尿道狭窄9例,经早期确诊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王传忠;高吉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的感觉和心情是需要通过语言的信号传递给他人的.护士的服务对象是病人,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更是离不开语言.可以说,一个护士如果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语言,必将在工作中寸步难行.

    作者:羊云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静脉滴注海舒必引起过敏反应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6月.因发烧、咳嗽1天来我院就诊.查体:T 38.5℃,P 120次/分钟,R 22次/分钟,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有少许干罗音,拍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作者:姚平波;陈丽;马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腕部头静脉采血的护理体会

    静脉采血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在操作中以选择肘部的浅静脉多见,由于此处神经血管分布密集,在采血时衣袖的上卷及止血带的应用都会使患者感到肢体麻木不适.为此,笔者于2006年1~3月对80例需静脉采血的患者采用经腕部头静脉采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

    手术治疗是外科系统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病人在手术前大都对麻醉和手术感到紧张和恐惧,对自己所患疾病的预后感到焦虑或忧伤,甚至悲观、绝望,这种情绪上的剧烈波动必然引起其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可严重影响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增加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为了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并使病人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我院对择期手术病人进行了手术室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强化门诊病历书写规范,杜绝门诊医疗纠纷发生

    门诊医疗纠纷发生率呈日渐上升趋势,与门诊病历的书写不规范有很大关系.门诊病历可以因为患者对病情的陈述和临诊医生对病历记录的迥然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门诊病历本可以通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而存在着较强的流动性,患者不能妥善保管和使用而造成废弃、丢失等现象也是很严重.

    作者:高学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论工具与中医学

    笔者认为,人类生来就有认识大自然的本能欲望.同时,大自然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广博性、变化性,能使人类的认识欲望得以实现.把人类与大自然联系起来的是工具.人类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去开发大自然,就能开发到一定的相应层面.中医学中,古人使用了自身器官为工具,去认识大自然,认识疾病,在达到一定层次后,就只能维持那个现状.今天中医学接触到了新工具,就决定了现代中医学古今并用的局面,将来的中医学必由将来所使用的工具所决定.

    作者:王良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微型腹腔镜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微型腹腔镜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选择3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选择同期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总结、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颈部自由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结果 试验组切口长度、颈部自由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率均为0.结论 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的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比较,具有良好美容效果,切口长度、颈部自由活动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是一项优越性明显,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的新型术式.

    作者:李锋;张福维;陈凤坤;黄华;张兴;黄林;杨立健;谢新美;刘良;赖开旭;宁冬兰;黄国雄;黄丽;黄业娟;陈建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酒精性肝病病人98例,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采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qd×4wk.对照组40例,仅采用基础治疗(腺苷,维生素B1,维生素C),观察患者症状,ALT、AST、GGT、TBIL等项目,判断药物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72.5%,均未见不良反应,治疗前后ALT,AST,GGT,TBIL的差值治疗组分别为:(-130±28)U.L-1、(-142±38)U.L-1、(-117±51)U.L-1、(-73±14)umol.L-1,对照组分别为:(-60±32)U.L-1、(-80±47)U.L-1、(-61±54)U.L-1、(-34±21)umol.L-1.结论 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杨方;樊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应注重弘扬医院文化

    新形势下,面对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医疗管理水平的提高、医院文化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医院文化建设应注意结合民族文化,医院特色,从而通过准确定位、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优化服务等环节加以实现.

    作者:王红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二孔法阑尾切除60例报告

    2005年6月~2006年3月,我科腹腔镜下阑尾切除96例,其中60例采用二孔法,即从脐部作观察孔,注CO2气,调查体位,置观察镜观察腹腔及阑尾情况,如腹腔无脓液,阑尾周围无粘连,阑尾直径在10mm以内,则可采取二孔法.具体方法:于右下腹麦氏点置10mm穿刺器作操作孔,用抓钳将大网膜推开,抓住阑尾末端,将CO2气放出,将阑尾沿穿刺器提出腹腔外,于腹壁外分离阑尾系膜,上钳切断,近端双重结扎,于阑尾根部4号线结扎,线暂不剪断,残端用电凝烧灼粘膜,将系膜近端覆盖阑尾残端,用结扎残端的线结扎,送入腹腔.

    作者:杨飞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片在过期妊娠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米索前列醇片在过期妊娠中的疗效.方法 将141例过期妊娠孕妇采用随机分组(A组阴道塞米索前列醇61例,B组静滴催产素80例),两组分娩方式及产程、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催产效果有差异(P<0.05),且米索前列醇片副作用少.结论 米索前列醇序贯给药,阴道10μg/次,大不超过400μg,催产是十分有效、安全的.

    作者:林青;吴秋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鼻塞

    在儿科实验工作中,经常遇到由于鼻腔分泌物、吸入性肺炎、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新生儿鼻塞,影响患儿进奶、睡眠,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令家长束手无策,而临床上又无好的治疗方法.我院儿科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3年间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鼻塞20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谢淑霞;孙霞;袭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糜蛋白酶)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盐酸氨溴索),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75例,显效5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对照组60例,显效33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u=3.92,P<0.005).结论 早期应用盐酸氨溴索,同时应用解痉药物治疗,利于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股骨骨折伴动脉损伤12例分析

    股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有时可伴有血管的损伤,如不正确或及时处理,往往导致严重的后果.我科从2000~2005年间,共收治股骨骨折伴血管损伤患者12例,其中6例作了不同平面的截肢,现报导如下:

    作者:邱开贵;杨革军;鲁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3年至今,采用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取得一定疗效,并对150例病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尹瑛;郭惠娟;徐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疗效的追踪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同时进行精神运动发育商(DQ)测定方法对比.结果 发现两组患儿DQ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其脑受损细胞修复早,脑病变及后遗症发生率明显减低.

    作者:吴曲虹;刘国沛;李庆文;周文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硝酸甘油骤然停药诱发急性心梗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以胸骨后闷痛2小时来诊.既往确诊冠心病心绞痛多年.本次入院后即查ECG,排除了AMI,入院后给予硝酸甘油1mg/100ml静点,效果仍不明显,后改为2mg/100ml,效果不明显.考虑患者平时因心绞痛频繁发作而长期口服消心痛,含服硝酸甘油,存在药物耐受,于是加量为3mg/100ml,30mg/d静脉滴入,有效地控制了心绞痛的发作,连续用药5天后,患者因家中有事,突然自动离院.1小时后,因持续性剧烈胸痛被家人送回本院.ECG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给予AMI常规治疗,4周后病情稳定出院.

    作者:张彩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1例

    股骨远端骨折因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既往治疗多采用钢板内固定,要达到坚强固定非常困难,易造成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及关节僵硬[1].我院于2002年3月~2005年12月,应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有权;张鹏程;刘耀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