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105例临床分析

刘艳;宋建华

关键词:产后出血, 严重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胎盘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105例产后出血病例.结果 同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3.47%,出血原因主要系宫缩乏力(占48.57%)、胎盘因素(占33.33%).90.48%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严重产后出血占29.52%.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产程延长,有多胎、多产、多次人流史等.结论 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不容忽视的阶段,严重产后出血应引起产科医生高度重视.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重视射线对人体的损伤与防护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建议提出的非随机效应和随机效应进行分析,着重指出射线对血液和造成血功能的改变、皮肤损伤、致癌作用、遗传效应和胎内照射等.其中致癌作用的特点是发病率低潜伏期长,从开始受照到恶性肿瘤死亡平均25年,诱发肿瘤危险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0年,其中皮肤癌25年,乳腺癌23年,甲状腺癌20年,肺癌17年,白血病12年.

    作者:卢伟月;王彦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精神科整体护理的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精神科整体护理的质量控制,为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方法 在精神科病房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质量控制.结果 实施整体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病人及医生的满意度,密切了医护及护患关系,加强了各方面协调,提高了护理质量,满意度经X2检验,X2=12.07,P<0.01.结论 开展整体护理质量控制,是以病人为中心的需要,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的需要.证明质量是护理工作的生命,管理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作者:甘桂荣;郭晓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手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自2001年6月~2005年4月,我院用摆动锯及1毫米椎板钳切断病变节段两侧椎板并原位回植的方法,切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4例,取得良好效果.具有手术损伤小、恢复脊柱原有解剖结构、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的优点.适用于除恶性及浸润性肿瘤并有可能全部切除的大多数良性占位性病变.尤其适用于青少年患者,以不影响其日后脊柱的生长和发育.

    作者:马辉;赵斌;张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度颅脑伤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MSOF)系指在严重创伤、感染失血及大手术等应激状态时,机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以至衰竭的综合征.颅脑损伤时除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外,肺、胃肠、心、肾等多器官功能合并受损以至衰竭者并不少见.现将我院5年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MSOF 15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国林;王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为林克霉素类抗生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对各种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厌氧菌均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克林霉素主要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伸,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而起抗菌作用,用于治疗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以及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奴卡菌属等革兰阳性杆菌等敏感细菌所致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骨关节感染.克林霉素自1970年在我国上市以来,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推广,其不良反应亦常见,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局部刺激和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是伪膜性肠炎[1],现将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作进一步阐述.

    作者:王九林;杨明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55例肺结核及肺部疾病的CT诊断与普通平片的比较分析

    目的 了解CT与普通平片在诊断肺结核及肺部其它疾病的差异,以探讨CT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为明确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5例肺部疾病同时通过普通平片、CT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19例普通平片未发现肺部病灶,经CT检查发现并明确诊断为肺结核;17例普通平片误诊为肺部其它疾病,后经CT确诊为肺结核;5例普通平片误诊为肺结核,后经CT证实为肺其它疾病;其它病例14例.结论 CT在肺部疾病,包括肺结核的诊断、鉴别、早期发现及指导临床用药、决定手术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有条件好做CT检查.

    作者:孙建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1例高度近视眼临床分析

    我国近视发病率为31%,其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为1%~2%,有的地区可高达6.98%.高度近视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功能的进行性退行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笔者通过对31例高度近视相关因素的观察和分析,为预防和治疗近视眼提供可靠的研究资料.

    作者:程莉丽;王彦彦;任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浓度吸氧致死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儿,男,6d,G1P1,孕43W,家庭接生,窒息史(+),经拍打足底5~6分钟后出现哭声.羊水Ⅲ°污染,APgar评分(未评).

    作者:赵菊英;李苏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左侧腹股沟斜疝合并精索肿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左下腹包块伴阴囊肿胀3年入院.查体:患者直立位用力咳嗽时左侧腹股沟可见5cm ×6cm × 8cm大小的包块,阴囊肿大,平卧时包块不能完全消失.包块实性、质韧,睾丸及附睾正常,牵拉睾丸,变小的包块可上下活动.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透光试验阴性.术前考虑:左侧难复性斜疝.遂行左侧斜疝修补术.术中见:左侧精索位于疝囊内后方,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肿块为脂肪组织,质地软,源于左侧精索,包膜不完整,边界较清,与周围粘连.术中行左侧疝囊高位结扎,肿物连同左侧睾丸、精索高位切除后作疝修补术.术后肿块送病检提示:精索良性脂肪瘤.术后患者恢复可,术后半月出院.随访2年未复发.

    作者:何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梯形角度在腰椎侧后斜投照中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显示投照位置.方法 经透视下定位,找出显示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位置,并测量其腰椎后斜角.结果 ①不同椎体的腰椎后斜角不同,下一个椎体较上一个椎体约大5度.各椎体之间所应用的角度形成梯形角度.②L5椎体后斜位角度的标准差变化较大,说明L5椎体先天发育变异程度大.结论 采用梯形角度进行腰椎斜位摄影是显示多个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方法.

    作者:牟健民;张玉民;孟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常用中药的火试鉴别

    本文介绍了常用中药的火试鉴别,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钟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式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点.方法 选择子宫附件良性疾病而需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0例行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结果 术中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平均出血量100ml,术后2日内体温>38℃6例,术后肠排气时间平均36小时.结论 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具有术式简单,创面小,术后病率低,恢复快之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唐秀萍;郭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初期伤寒患儿免疫球蛋白、补体、CRP的观察

    目的 观察1~8岁初期伤寒患儿免疫球蛋白、补体及CRP的含量,为患儿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日本原装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芬兰Orinr原装进口试剂.结果 初期伤寒患儿CRP、C4、IgA,P<0.01有着显著性意义,C3、IgG、IgM P>0.1,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CRP、C4可做为1~8岁伤寒患儿初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邹建话;祝爱霞;江凡;张修发;麦光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温馨护理在儿童采血中的应用

    动静脉采血是对每一位疾病儿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常用手段,也是儿童较难适应、家长不愿接受的一个比较痛苦的操作过程,甚至引起许多儿童的恐惧和家长的担心.顺利完成采血过程不仅需要护士熟练的采血技巧,还需要家长和儿童的密切配合.我院采用了温馨护理的有效护理模式,使儿童在接受采血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以达到佳采血效果,保证采血过程的顺利实施.

    作者:曲立军;徐云霞;王立颖;孙长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例断指移位桥接再植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1例断指行移位桥接再植术患者的护理,深深体会到再植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三方面的配合:高超的显微外科手术,护理人员细致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及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的配合.

    作者:李惠兰;于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部孤立性癌性病变CT诊断

    目的 在螺旋CT机扫描图像中分析肺部孤立性癌性病变的CT征象.方法 采用肺部常规螺旋扫描后对病灶行局部薄层加扫,部份行高分辨率扫描(HRCT)对4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孤立性癌性病变进行CT征象分析.结果 肺部孤立性癌性病变的CT征象:分叶征(40/45,88.8%);边缘毛刺征(36/45,80%);支气管气相、空泡征(26/45,57.7%);血管集束征(27/45,60%);胸膜凹陷征(26/45,57.7%);空洞(3/45,6.6%);蜂窝征(5/45,11.1%);钙化征(3/45,6.6%).结论 肺部孤立性癌性病变具有主要及次要CT征象,准确判断这些征象能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李长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鼻腔冲洗液的改进效果观察

    随着鼻内窥镜手术在我科的开展,其优越性日趋明显,以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为主要对象的鼻内镜手术给鼻科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鼻部手术后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传统鼻部手术还是创伤较小的鼻内镜手术都需要进行鼻腔冲洗,现将鼻腔冲洗液改良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秀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68例临床分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病情多急重且复杂.我院近15年共收治16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孟成男;祝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综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58例

    目的 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158例粘连性肠梗阻先采用综合治疗法,其中有37例经综合治疗后,中转手术,中转手术率为23.7%.结果 158例粘连性肠梗阻采用综合治疗,治愈率为67.3%;总有效率为96.1%,死亡率0%,中转手术37,死亡率为16.6%.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应先采用综合疗法为主.

    作者:曾贱庚;刘荣;刘玉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3年至今,采用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取得一定疗效,并对150例病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尹瑛;郭惠娟;徐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