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医院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吴秋萍

关键词:医院档案, 工作者, 职业道德, 档案工作, 道德的好, 实践
摘要:医院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好坏,对医院档案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职业道德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研讨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科整体护理的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精神科整体护理的质量控制,为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方法 在精神科病房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质量控制.结果 实施整体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病人及医生的满意度,密切了医护及护患关系,加强了各方面协调,提高了护理质量,满意度经X2检验,X2=12.07,P<0.01.结论 开展整体护理质量控制,是以病人为中心的需要,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的需要.证明质量是护理工作的生命,管理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作者:甘桂荣;郭晓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尿道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前后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英国Gyrus全套双极等离子体气化与影像系统治疗前列腺增生68例,通过术前后心理护理、膀胱冲洗护理,加强并发症观察护理、饮食护理、自我护理等措施.结果 患者术前后经过系统护理措施后,恢复顺利,拔管后排尿通畅,无继发性出血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等优点.完善的护理措施及护士高度的责任感,是使病人恢复健康的前提,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超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的麻醉用药分析

    目的 比较维库溴铵和琥珀胆碱应用在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调查了127份病例,其中29例肌松药是用维库溴铵,98例肌松药是用琥珀胆碱.结果 使用维库溴铵组病人术后无肌痛等肌松药引起的不适,每个病人平均用药150.15元.使用琥珀胆碱组病人术后有肌痛等典型肌松药引起的不适,并且是病人的第一主诉,每个病人平均用药109.91元.结论 琥珀胆碱和维库溴铵相比,价格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临床应用上,维库溴铵作为肌松药,更适合于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

    作者:武晓红;陈传炳;张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龄胆囊炎、胆石症272例治疗体会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在治疗及诊断上有其特殊性.笔者自1978年8月~2004年8月26年间,共收治60岁以上胆囊炎、胆石症272例,就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庆福;任海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儿肠套叠手术的麻醉处理

    1临床资料我院从1989年以来共施行急性肠套叠手术145例,男92例,女53例,年龄3个月至6岁,其中2岁以下129例,占88.8%.14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性休克(40%),休克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88例肠套叠单纯复位,57例因伴肠坏死而行肠切除术.

    作者:卢案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梯形角度在腰椎侧后斜投照中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显示投照位置.方法 经透视下定位,找出显示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位置,并测量其腰椎后斜角.结果 ①不同椎体的腰椎后斜角不同,下一个椎体较上一个椎体约大5度.各椎体之间所应用的角度形成梯形角度.②L5椎体后斜位角度的标准差变化较大,说明L5椎体先天发育变异程度大.结论 采用梯形角度进行腰椎斜位摄影是显示多个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方法.

    作者:牟健民;张玉民;孟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式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点.方法 选择子宫附件良性疾病而需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0例行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结果 术中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平均出血量100ml,术后2日内体温>38℃6例,术后肠排气时间平均36小时.结论 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具有术式简单,创面小,术后病率低,恢复快之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唐秀萍;郭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26例临床观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以40~50岁多见,主要临床症状因肌瘤的部位、大小、多少而不同,常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尿频、腰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不孕、盆血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1]:子宫肌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组织中雌二醇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细胞高.因此,我院将甲基睾丸素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能有效减少血量,控制肌瘤生长,降低手术率,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明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发现与临床应用开创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胰岛素挽救和延缓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它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地位无法取代.

    作者:朱向阳;方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取出留置宫腔44年,绝经21年宫内节育器1例

    1临床资料患者,68岁,因绝经21年,少量阴道流血1周就诊.妇科检查:外阴潮湿,阴道壁充血,阴道内少量淡红血性分泌物.宫颈萎缩,光滑.子宫后位,小,活动,无压痛,质软.双侧附件未扪及包块.B超提示:子宫小,内膜厚3mm,宫内节育器(IUD)存在嵌顿.X线腹部透视提示:宫腔内偏左有一金属IUD.患者44年前置IUD,10多年前因停经1年多时到某医院取IUD,但检查宫腔内无IUD,认为IUD已自行脱落,故未行取IUD术.初诊:①老年性阴道炎;②宫内节育器留置;③阴道流血原因待诊.

    作者:吕春艳;胡爱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中的作用.方法 采患者就诊后20分钟内静脉血2ml,室温下分离血清置-20℃保存至同批放免测定.结果 实验组(50例)IL-6明显升高与对照组(30例)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IL-6参与了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发病机制,且随病情的发展而变化,因此,IL-6水平对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永旺;张治安;郭文峰;武志忠;朱永光;赵桂华;李晓军;张润娥;王美英;寇美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艾灸治疗颈性眩晕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艾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艾灸治疗50例颈性眩晕患者,并对比治疗前后颈椎X线检查结果.结果 治愈25例,占50%;显效14例,占28%;好转7例,占14%;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结论 艾灸治疗颈性眩晕有确定疗效.

    作者:王少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吉林长春两市大型托幼机构卫生消毒状况调查

    托幼机构是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场所,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制度的落实与否和消毒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为了解我省各级各类托儿所、幼儿园的消毒情况,我们在2002年对我省吉、长两市的大型托幼机构进行了抽样监测,2003年按着地方标准<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规范>(地标号DB22/T313-2002)的要求进行监测,各托幼机构的消毒状况2003年比2002年有所改善.

    作者:王艳秋;姜晓春;李静;刘晓杰;孙利群;黄新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理气燥湿清热通腑法治疗慢性胆囊炎32例临床观察

    慢性胆囊炎是中医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运用理气燥湿、清热通腑法治疗32例,并与西药治疗组29例对照,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鼻腔冲洗液的改进效果观察

    随着鼻内窥镜手术在我科的开展,其优越性日趋明显,以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为主要对象的鼻内镜手术给鼻科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鼻部手术后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传统鼻部手术还是创伤较小的鼻内镜手术都需要进行鼻腔冲洗,现将鼻腔冲洗液改良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秀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是建立护理中的良性人际关系的基础,使工作协调一致.护士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发展和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彭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起校园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调查分析

    2005年3月26日~27日,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在对国家疾病报告管理系统监测中,发现某区人民医院近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显著增多,且病例以某中学较为集中.其疫点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红;曹子晶;李岩;徐虹;李玺琨;梁士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从住院结核病人死亡看结核病人管理

    为了解住院结核病人死亡状况,加强对结核病人管理,笔者对1988~2004年住院结核病人死亡病例进行了调查统计,16年中共收治住院结核病人21263人,死亡1255人,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彩燕;任慧玲;杨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医疗服务的经济过程决定了卫生体制改革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鉴于医疗机构改革的复杂性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对它的研究只能算是一个开始.

    作者:王大忠;阎培德;吴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原发性肋骨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患者,女,36岁,左后胸壁肿物伴左胸背疼痛4个月,疼痛呈间歇性,先放射痛,无咳嗽、发热及盗汗症状.体检:左肩胛下区隆起,无触痛及红肿.约于第8肋骨后段可触及一约7cm×4cm大小肿物,活动度差,质硬.全身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及白细胞分类正常.

    作者:丑凯平;赵铁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