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彭虹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 护理工作, 早日康复, 身心需要, 人际关系, 患者, 护患关系, 工作协调, 基础, 护士
摘要: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是建立护理中的良性人际关系的基础,使工作协调一致.护士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发展和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早日康复.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脾破裂6例诊治分析

    脾是腹部内脏中易受损伤的器官,其发病率在外伤性损伤中较高.脾破裂一经诊断,大部分应紧急手术处理,至于手术方式,因脾组织脆弱,破裂后不易止血、缝合或修补,故通常采用脾切除术.但近年来由于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日益深入,有人主张以裂口修补术或脾部分切除术替代脾切除术,以免日后招致严重的全身感染.笔者回顾分析2004年2月~2006年2月收治的6例脾破裂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大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温度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结果的影响及质量控制对策

    目的 探讨温度对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的影响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对本县的580例18~20岁的应征男青年进行血清ALT测定分析,采取空腹12小时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测定,先测定第一次排除了42例ALT40U/L以上的标本,再将余下的538重复测定,同时使用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统一发下的定值质量控制血清分别在25℃、30℃、37℃插入进行测定,在不同的温度下记录观察结果.测定方法采用酶速率法,在美国雅培ALCYON 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 质控血清在25℃测定结果是23U/L、30℃测定结果是30U/L、37℃测定结果是41U/L,体检的标本在25℃、30℃测定的结果分别有15例大于或等于26U/L、12例大于或等于34U/L,已超出了允许误差的正2SD,应列为结果超出正常值的标本,共27例.结论 由于冬天温度低,在低温时检测的结果就会偏低,在测定的过程中由于仪器运行产生热能使温度逐渐升高,测定的结果就会相应升高,所以必须在不同的温度插入质控血清测定进行校正结果.

    作者:赵杰才;严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68例临床分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病情多急重且复杂.我院近15年共收治16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孟成男;祝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苯巴比妥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低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小剂量苯巴比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低胆红素血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自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低胆红素血症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苯巴比妥(鲁米那钠)30mg tid;对照组给予易善复456mg tid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6.7%比39.2%,86.3%比30.2%,P<0.1.结论 小剂量苯巴比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低胆红素血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骆训武;陈韬;吴浪廷;蔡跃芳;黄润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治经验.方法 1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部采用综合性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腰穿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后阵发性剧痛立即缓解,但仍有可忍受之持续性钝痛.部分病例在治疗后12h后需使用止痛药方能入睡.3~5天后阵发性剧痛逐渐减弱,一般需作腰穿脑脊液置换5~7次后阵发性剧痛逐渐消失,而持续性钝痛则在3~4周后方可基本完全消除.结论 对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尤其是对其阵发性剧痛的缓解应以综合治疗为主.

    作者:蒋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介绍一种新型粪便标本容器

    目的 研究开发一种使用便捷、安全的粪便标本容器.方法 对研制的新型粪便标本容器进行了取样,标本混匀,加样涂片,细胞、寄生虫卵形态学镜检,潜血试验,标本中细菌杀灭情况的实验,同时与常规标本盒放置的标本进行对照试验.结果 对粪便标本取样方便;对细胞及寄生虫卵的检出无影响,标本放置48小时后镜检,标本中细胞成份保持良好,无破坏现象;对化学法、单克隆金标法潜血试验无影响;标本在容器中放置30分钟后,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培养6天无细菌生长.结论 该新型粪便标本容器使用方便,对标本保存期长,对细胞形态学镜检及潜血试验结果无影响,能有效地杀灭标本中的致病菌,防止实验室感染及环境污染的发生.

    作者:贾璋林;唐新春;陈汉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室引流管在治疗新生儿医源性气胸中的应用(附17例报告)

    目的 探讨脑室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医源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17例新生儿经皮囊加压给氧与机械通气引起的医源性气胸均采用12#脑室引流管作胸引管,末端连接输血器作导气管(去除中间的莫菲氏滴管),500ml输液瓶作水封瓶,治疗新生儿医源性气胸.结果 17例新生儿医源性气胸治愈15例,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总有效率为88.24%.结论 对于由皮囊加压给氧与机械通气引起的新生儿医源性气胸,宜早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应放略大口径的引流管,12#脑室引流管能够满足此要求.

    作者:丁凯;周晓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梯形角度在腰椎侧后斜投照中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显示投照位置.方法 经透视下定位,找出显示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位置,并测量其腰椎后斜角.结果 ①不同椎体的腰椎后斜角不同,下一个椎体较上一个椎体约大5度.各椎体之间所应用的角度形成梯形角度.②L5椎体后斜位角度的标准差变化较大,说明L5椎体先天发育变异程度大.结论 采用梯形角度进行腰椎斜位摄影是显示多个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方法.

    作者:牟健民;张玉民;孟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1月年至2005年12月,对145例体检正常人,141例住院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24小时SDNN、rMSSD、PNN50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LF、HFTP等频域指标也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

    作者:周正安;张伟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对比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规术式与改良术式的差异

    目的 对比分析采用常规术式与改良术式行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差异.方法 ①采用常规术式行DHS内固定手术;②采用改良术式行DHS内固定手术.结果 常规术式组的满意率为86.1%,改良术式组的满意率为97.2%.在手术时间、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住院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术式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改良术式明显优于常规术式.

    作者:黄贤政;梁力;王新平;李亚勇;李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置胎盘60例临床分析

    妇女、儿童占人口的三分之二,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安全,其发病率国内报道为0.24%~1.57%.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前置胎盘患者60例,孕产妇无死亡,新生儿死亡1例,胎儿宫内死亡1例,现就诊断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专;李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丹参酮ⅡA对有心肌缺血改变的冠心病患者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有心肌缺血改变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有心肌缺血改变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治疗组32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照组除不用丹参酮ⅡA外,其他常规治疗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变均有较好的效果(P<0.05);全血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善也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而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两组无明显变化.丹参酮ⅡA治疗组硝酸酯类停减率为25%.除2例用药期间出现头晕、恶心外,无不良反应,两组疗程结束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丹参酮ⅡA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并可减少或替代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

    作者:粟爽;李万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是建立护理中的良性人际关系的基础,使工作协调一致.护士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发展和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彭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肾移植患者的护理

    肾移植术是尿毒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同种异体的肾移植术的护理过程中,术前完善的准备工作是手术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恰当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病人术后康复的至关重要的工作.

    作者:李育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吉林长春两市大型托幼机构卫生消毒状况调查

    托幼机构是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场所,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制度的落实与否和消毒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为了解我省各级各类托儿所、幼儿园的消毒情况,我们在2002年对我省吉、长两市的大型托幼机构进行了抽样监测,2003年按着地方标准<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规范>(地标号DB22/T313-2002)的要求进行监测,各托幼机构的消毒状况2003年比2002年有所改善.

    作者:王艳秋;姜晓春;李静;刘晓杰;孙利群;黄新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结核性胸膜炎超声描述及定位方法的研讨

    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膜对结核菌高度变态反应时产生的胸膜炎症,为常见的一种胸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1]超声波探测胸腔积液是比较灵敏的,一般认为对诊断胸腔积液的准确性(93%)优于X线检查(83%).结核性胸膜炎规范的超声检查及超声描述对临床诊断及随访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准确的胸水定位成为胸腔穿刺成败的关键.

    作者:罗春英;马燕;林淑芝;关红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腺纤维腺瘤肉瘤变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6年前发现右乳外上象限肿物2cm×2cm,位于皮下质硬,活动度好.肿物细针穿刺病理诊断:右乳腺纤维腺瘤.建议手术治疗拒绝,嘱在婚育前手术除肿物为好.五年前结婚怀孕,右乳肿物进行性增大,分娩四个月后右乳肿物增大至18cm×18cm,充满右乳房.停止哺乳行右乳单纯切除术,病理报告:右乳腺纤维腺瘤肉瘤变.行根治术、内分泌治疗三个月后右胸壁右腋下肿物再生长行扩大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后半年再发右胸壁右腋下肿物破溃,三个月后死亡.

    作者:赖庆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龄胆囊炎、胆石症272例治疗体会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在治疗及诊断上有其特殊性.笔者自1978年8月~2004年8月26年间,共收治60岁以上胆囊炎、胆石症272例,就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庆福;任海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常用中药的火试鉴别

    本文介绍了常用中药的火试鉴别,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钟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3例妊高征性心脏病心衰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心衰的诊断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5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23例妊高征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积极治疗除一例死胎外,无一例产妇死亡,母婴均获良好结局.结论 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本身或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的水肿和不恰当的扩容治疗,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②治疗应在扩血管的基础上强心、利尿,慎用硫酸镁,早期诊断心衰及严格掌握扩容指征.③控制心衰6~8小时应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