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妇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王琴;何国平

关键词:孕妇,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 探讨孕妇的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28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孕妇的积极应对水平与消极应对水平均比常模低;(2)孕妇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经比较,除人际关系外,其余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均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4)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以下4种应对方式对孕妇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分别是通过抽烟、喝酒、服药、吃东西来解除烦恼,依靠别人解决问题,认为时间会改变现状,唯一要做的便是等待,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结论 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一般人群,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她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根治支气管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预防护理

    分析了肺癌根治支气管成形术术式的特点,预见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肺栓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即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心肺等各项功能,正确指导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做好患者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必要时及早行环甲膜置管排痰;术后对心肺功能进行严密的监测.本组2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其余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18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

    作者:王明珠;陆优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献血服务中的多渠道沟通

    献血服务中不仅要在献血现场与献血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还应及时做好献血后续服务,这对保留并召回献血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采用多渠道沟通,其形式如下.

    作者:庄培芬;金志鑫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知情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知情状况.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80例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及60例非肿瘤患者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1)肿瘤组有9例(12%)不愿意知道病情;(2)在得知病情方式上,肿瘤患者与非肿瘤患者有显著性差异,29%肿瘤患者由家属转告知情,明显多于非肿瘤患者;(3)肿瘤患者知情滞后明显,确诊当时就知情的占56%,半月内知情占81%,而非肿瘤患者当时知情75%,半月内100%知情;(4)知情后,肿瘤患者与非肿瘤患者情绪波动相类似;(5)情绪波动时,肿瘤患者由医务人员说服疏导而缓解者占25%、家属占5%,而非肿瘤患者由医务人员疏导占45%、家属占38%.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知情滞后,建议尽早告知肿瘤患者病情,且医护人员应加强肿瘤患者的心理疏导.

    作者:丁红琴;丁晋予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应用六西格玛方法减少瓶装药物配制后残留量

    目的 减少瓶装药物配制后残留量,大限度降低药物浪费.方法 应用六西格玛方法,分析可能影响瓶装药物配制后残留量的各种因素,然后对几个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测量分析,找出影响药物残留量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改进.结果 发现影响药物残留量的主要因素是瓶塞有无内缺口和是否大瓶(可加入溶剂>10 ml的药瓶),其次是护士的工作态度.通过采用针头斜面贴近瓶中上壁的抽液方法和抽查监控措施,使药物残留量从平均0.357 ml降到0.112 ml.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方法为减少药物残留量提供了帮助.学习六西格玛方法,有利于护士工作思路的转变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者:周世娟;郎云琴;叶美花;李香琴;唐慧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实习末期护生医嘱处理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 提高实习护生医嘱处理能力,提高其对独立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方法 自设问卷于实习结束前1周调查护生在实习期间医嘱处理知识的学习情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自身医嘱处理能力的认知评价.结果 基础理论测试平均成绩为83.47分.99%的护生认为医嘱处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仅有4%的护生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独立处理医嘱的能力.94%的护生认为自己需要加强医嘱处理能力的继续培养.结论 学校、医院、护生均应增强对医嘱处理能力培养的重视;医院应建立科学的医嘱处理能力培养考核计划;临床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为护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切实提高护生医嘱处理能力.

    作者:王平;肖继荣;余红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广播法在眼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针对眼科住院患者视力障碍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探讨符合眼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提高患者手术前、手术中、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方法 采用广播法录音制成CD,每天早、中、晚播放,调查289例接受广播法健康教育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眼科住院患者对广播法健康教育很欢迎,满意率高.289例患者中满意275例,占95.2%.结论 广播法健康教育不仅能解决眼科患者视力障碍的阅读问题,还能解决护士人力紧张问题,提高眼科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刘玉琦;邓宏伟;肖思瑜;吴雪云;黄丽娜;成洪波;周晓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例膈肌膨出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膈肌膨出是指膈肌因麻痹、发育不全或萎缩所造成膈肌位置异常升高.从病因上可以分为2类:先天性或非麻痹性;后天性或麻痹性.此类疾病比较少见,根据国外报道在常规X线检查中每1 400~13 000人次中可发现1例,国内文献报告不过数十例.膈肌膨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左侧.成人单侧膈肌膨出,其肺活量和肺总量减少20%~30%,因此常有胸闷、气短等症状,这类患者易发生慢性呼吸衰竭[1].我科于2005年4月26日收入1例先天性左膈膨升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磊;王秋俐;曹文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深圳市民营医院护士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深圳市民营医院护士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状况,探讨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71名深圳市民营医院护士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AS、SDS和SSR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但社会支持状况处于一般水平;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相关.结论 深圳市民营医院护士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提供切实可行的物质或精神等社会支持,以促进及维持护士的心理健康.

    作者:杨筱多;姜亚芳;常京平;董亚秀;李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冷盐水灌注大头电极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术中监护

    总结冷盐水灌注大头电极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术中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灌注监护、消融放电监护和并发症监护.认为术中护理重点是灌注监护和消融放电监护.灌注监护中,低流速灌注保证灌注管道的通畅,高流速灌注则保证达到理想的电极冷却效果;消融放电监护时,准确的参数设置、及时的参数汇报等,是确保消融手术顺利完成不可或缺的步骤.

    作者:刘华芬;王晓红;刘秀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结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对34例行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患者随访,详细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1个月~9.5年,32例术后白天能自控排尿,畅通,每次尿量约200~600 ml,1例女性患者术后患有压力性尿失禁,1例合并日夜尿失禁于出院后第4周日间尿失禁消失;拔尿管1月内11例患者夜间熟睡时出现遗尿,出院6个月10例患者夜间熟睡遗尿已消失.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排尿困难,1例予永久膀胱造瘘,3例加强膀胱黏液处理及腹压排尿后改善.本组无出现电解质紊乱.1例双侧输尿管结石经ESWL术后痊愈.本组23例男性患者出现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虽为一成熟术式,但仍需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郭肖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胫腓骨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预防针道感染和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日护理组27例和周护理组23例,每周观察并记录各组针道感染临床症状,疼痛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术后第1、第6、第10周及固定针拔除后针道口细菌培养结果.采用Checketts-Ottberburns感染程度和Visual Analogue Seale疼痛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针道感染和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针道感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出现重度感染;周护理组针道疼痛程度比日护理组低;除第6周(P=0.01)外,两组针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固定术后针道每日护理和每周2次护理在针道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程度及抗生素的使用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每周2次的针道护理能减轻患者针道护理时的疼痛程度,具有可行性,可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宁荣香;胡章颜;马乐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

    对86例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析发现其睡眠障碍的原因主要有:生理、病理、环境、情绪、药物、心理等因素.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失眠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干预,如给予心理护理,创造合适的睡眠环境,配合药物治疗等.结果 睡眠明显改善58例,基本改善19例,无改善9例.

    作者:柳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士履行健康教育的难点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分析当前健康教育存在的难点,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 200名护理人员及400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患双方在对教育者角色选择上存在偏差,48.9%护士认为应设专职护士进行健康教育,62.8%患者首选医生作为健康教育者;67.0%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的能力;83.7%护士认为缺乏发挥教育职责的支持条件.结论 为推动健康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应加强临床护理队伍建设,完善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大对护理人员资源及健康教育资金的投入等,不断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作者:孙玉红;宋新然;张珂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1例造影剂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结11例造影剂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造影后给予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尤其是造影前已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肾功能不全,及早给予连续血液滤过治疗;给予肾病饮食疗法;加强血液滤过的护理,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本组11例患者,9位肾功能恢复至造影前的水平,1例患者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患者因合并心衰、肺水肿死亡.

    作者:陈新红;黄红友;何朝生;刘双信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留置针小夹子在输液器中妙用

    在临床静脉输液时,有时可能因生产厂家质量问题或调速器使用不当而导致输液器调速器滑轮滑出的情况.常规的处理是更换一条新输液器,这种方法不仅要求严格无菌操作,而且浪费药液,也增加了科室成本.留置针小夹子的巧用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方法如下.

    作者:彭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五常法审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与使用效果评价研究

    目的 探讨五常法审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使用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 建立五常法审核的评价体系:护理部成立五常法管理委员会和审核评定小组;制定审核评价标准、扣分细则.于每季度对全院病区进行检查评比,综合分析评分、缺陷发生条目、频次及其分布特点.结果 第2季度与第4季度比较,五常法审核评分从(91.08±6.57)分增高到(97.64±4.10)分;≥90分的比例从64%提高到97%(P<0.05);满分100分的从7%提高到27%;五常法审核中各项缺陷扣分频次均下降(P<0.05),常组织和常清洁缺陷率均从79%下降到5%,常规范中标签不整齐、不统一、张贴不规范等项从37%下降到17%(P<0.05).结论 建立并实施五常法审核评价体系能客观评价五常法实施效果,规范病区管理,持续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黄惠根;戴红霞;李艳敏;丁泽林;杨海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病人吸氧护理过程管理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病人吸氧过程的护理管理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人吸氧护理过程管理调查表>随机抽查全院住院吸氧的病人121例,了解病人吸氧过程的管理状况.结果 121例病人氧气管道管理情况:管道通畅121例;固定妥当116例,不妥当5例;固定美观114例,不美观7例;氧气管道清洁119例,不清洁2例;氧气管未更换79例,每日更换6例,每周更换1次24例,每周更换2次8例,每月更换2次4例.氧气湿化液/湿化瓶管理:湿化液每日更换121例;湿化瓶每日更换90例,隔日更换1例,每周更换2次25例,未更换5例.医生开医嘱与护士记录时间一致的80例,不一致41例.总体评价优57例,良59例,中5例,差0例.结论 病人吸氧护理过程管理总体是符合要求的,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护理部制定了<病人吸氧的管理规范>,使管理更加有章可循、更加制度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病人吸氧护理过程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向代群;袁岚;许辉琼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骨科病人术后留置镇痛泵拔除尿管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留置镇痛泵病人拔除尿管不同时机对排尿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骨科手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各50例,甲组病人于术后48 h停留置镇痛泵,镇痛泵拔除后24 h拔除尿管;乙组病人于术后48 h停留置镇痛泵后即拔除尿管;丙组病人于留置镇痛泵期间即拔除尿管.观察3组病人拔除尿管后排尿成功率.结果 甲组拔除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49例,诱导排尿成功1例;乙组自然排尿成功38例,诱导成功8例,需再次导尿4例;丙组自然排尿成功28例,诱导成功2例,再次导尿20例.3组自然排尿成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认为骨科手术后留置镇痛泵病人在拔除镇痛泵后24 h拔除尿管,优于留置镇痛泵期间或与镇痛泵同时拔除.

    作者:王群;张建勋;向慧;王芳;张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总结应用胰岛素泵24 h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Aspart)对2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认为根据医嘱及时安装胰岛素泵和完成首次负荷量的追加,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输入速度,防止出现低血糖反应,及时处理胰岛素泵的故障,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指导,帮助患者克服紧张焦虑情绪,才能保证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黄冬荷;钟书凌;练桂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4例鼻腔蝇蛆病患者的护理

    报道4例罕见鼻腔蝇蛆病患者的护理.主要措施:针对性做好心理护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加强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彻底清除蝇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经治疗护理后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作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