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红;黄红友;何朝生;刘双信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0例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进行12~14周的认知功能训练.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结果 训练4~6周后本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的进步,但MMSE分数与ADL分数改善不明显;训练12~14周后认知功能明显进步,2个量表分数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 早期、有计划、持续地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和生活自理干预,能延缓老年痴呆患者各器官功能的衰退,改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月冰;黎雪松;邓瑞娟;陈志锐;伍丽华;容倩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在临床静脉输液时,有时可能因生产厂家质量问题或调速器使用不当而导致输液器调速器滑轮滑出的情况.常规的处理是更换一条新输液器,这种方法不仅要求严格无菌操作,而且浪费药液,也增加了科室成本.留置针小夹子的巧用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方法如下.
作者:彭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知情状况.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80例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及60例非肿瘤患者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1)肿瘤组有9例(12%)不愿意知道病情;(2)在得知病情方式上,肿瘤患者与非肿瘤患者有显著性差异,29%肿瘤患者由家属转告知情,明显多于非肿瘤患者;(3)肿瘤患者知情滞后明显,确诊当时就知情的占56%,半月内知情占81%,而非肿瘤患者当时知情75%,半月内100%知情;(4)知情后,肿瘤患者与非肿瘤患者情绪波动相类似;(5)情绪波动时,肿瘤患者由医务人员说服疏导而缓解者占25%、家属占5%,而非肿瘤患者由医务人员疏导占45%、家属占38%.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知情滞后,建议尽早告知肿瘤患者病情,且医护人员应加强肿瘤患者的心理疏导.
作者:丁红琴;丁晋予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口服盐酸利多卡因溶液治疗化疗引起呃逆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化疗后发生呃逆的70例次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口服利多卡因溶液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利多卡因溶液治疗化疗引起的呃逆安全有效,未见不良反应,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简便易行,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娅利;韩克强;王东;伍津津;鲁元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献血服务中不仅要在献血现场与献血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还应及时做好献血后续服务,这对保留并召回献血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采用多渠道沟通,其形式如下.
作者:庄培芬;金志鑫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促进整体护理的深化发展和护理管理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方法 确定参加竞聘的岗位,制定竞聘的资格条件和竞聘考核内容,规范组织实施程序,对效果进行评价实施等.结果 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培养了临床护理骨干和护理管理的后备人才,在近3年新任病区护士长中,有90%从护士组长中产生,占全部病区护士长总数的58%.结论 组长竞争上岗为优秀护理人才展示才华搭建舞台,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培养和储备护理人才和提高护理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作者:方海云;吴彧;栾小燕;熊洁;岑美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分析当前健康教育存在的难点,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 200名护理人员及400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患双方在对教育者角色选择上存在偏差,48.9%护士认为应设专职护士进行健康教育,62.8%患者首选医生作为健康教育者;67.0%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的能力;83.7%护士认为缺乏发挥教育职责的支持条件.结论 为推动健康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应加强临床护理队伍建设,完善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大对护理人员资源及健康教育资金的投入等,不断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作者:孙玉红;宋新然;张珂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提高实习护生医嘱处理能力,提高其对独立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方法 自设问卷于实习结束前1周调查护生在实习期间医嘱处理知识的学习情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自身医嘱处理能力的认知评价.结果 基础理论测试平均成绩为83.47分.99%的护生认为医嘱处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仅有4%的护生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独立处理医嘱的能力.94%的护生认为自己需要加强医嘱处理能力的继续培养.结论 学校、医院、护生均应增强对医嘱处理能力培养的重视;医院应建立科学的医嘱处理能力培养考核计划;临床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为护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切实提高护生医嘱处理能力.
作者:王平;肖继荣;余红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物流系统作为医院的支持配套系统,已广泛服务于医院,在使用过程中,物流传输系统常见故障分为两类:因卷帘门无法开启,通路入口、出口无法有效复位等造成的故障为机械系统类故障,此故障出现概率较低,但一旦出现会使整个系统的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因操作不当,通路无法畅通等人为因素引起故障,主要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未加强,未遵守操作流程,使物品到达非目的地,造成工作忙乱,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指导等处理措施后,故障出现率从10.5%降至1.4%:可见提高物流传输系统有效运行率,保证其高效、畅通的运行才能达到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医疗物质迅捷安全到达的目的.
作者:宋黎;王华;陈丽;朱春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力扬)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常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器官的感染.凯西莱可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并可预防放化疗所致的外周白细胞减少和二次肿瘤的发生.血液科经常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防治化疗后的感染,但在治疗中发现,为患者输第1组药液(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注射用美洛西林钠2 g)后更换第2组药液(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凯西莱0.3 g)时,发现两种药液在输液管内混合后立即形成乳白色浑浊,为预防输液反应,立即关闭输液通路,及时更换输液管,病人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 2005年6-12月在全院17个病区针对31个责任护士共发放住院病人满意度测评表870份,每次测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析影响测评结果真实性的因素有:护士方面的有责任护士诱导病人填表,其他护士工作失误导致负面影响;病人方面的有心存顾虑、认为是形式主义、对护士的误解及迁怒;测评组方面的有解释不清楚及透露测评消息.采取了相应措施:建立护患谈话制度,加强学习、培训与考核,提高全院护士的整体素质,对责任护士进行人性化管理;完善测评方法,争取辅助科室的支持,杜绝弄虚作假;了解病人的需求,重视反馈意见,消除病人误解.病人对我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2005年12月的93.7%提高到2006年6月的99.5%以上.结论 满意度测评为护理质量可持续改进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针对病人满意度测评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改进,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李红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对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心理测量学的信效度检验.方法 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287名孕期妇女进行施测,对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用于孕期妇女时,有令人满意的结构效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2,各维度的α系数在0.797~0.800之间,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结论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经过分析具有比较令人满意的信度、效度,可以用于产妇产前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测定.
作者:夏艳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恶性肿瘤患儿行放化疗所致白质脑病,对儿童的预后、生长发育及智力会造成严重伤害.白质脑病临床症状表现复杂,本组9例患儿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减少肿瘤化疗毒素聚集,促进脑白质髓鞘再生,降低颅内压,加强呼吸道管理,增强肢体功能锻炼等护理,除1例因病情恶化死亡,1例反应稍迟钝、智力仍有部分障碍,其余7例目前病情稳定,神经精神症状基本消退,回答问题基本切题,定期随访中.
作者:金茹;周成;张愫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进一步加强住院病人收费的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医疗收费行为,防止出现多收、错收或漏收、少收病人费用现象.方法 2005年8月科室选出2名责任心较强、乐于参加科室管理的护理人员兼职物价管理员,负责本科室收费标准的执行、住院病人费用的检查核对、医疗保险制度执行情况以及科室医疗经济收支预算等工作.结果 抽查2005年6月-2006年3月期间住院病历450份,发现有收费缺点错误的285份,占63.3%,发现并纠正收费问题共1 277处,共计发生费用绝对值总和(有多收、有少收或漏收)为25 000多元;医保病人费用每季度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减少了由收费引起的投诉纠纷,病人出院满意度由2005年6-8月的92.12%上升为2005年9月-2006年3月的100%,有效地融洽了医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结论 科室设置兼职物价管理员,对医疗收费起到有效的监控作用,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医疗收费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遏制医疗收费中的各种不正之风,规范医疗收费行为.
作者:王增英;焦月新;彭佩玲;李锦铃;邱爱玲;朱若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总结11例造影剂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造影后给予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尤其是造影前已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肾功能不全,及早给予连续血液滤过治疗;给予肾病饮食疗法;加强血液滤过的护理,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本组11例患者,9位肾功能恢复至造影前的水平,1例患者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患者因合并心衰、肺水肿死亡.
作者:陈新红;黄红友;何朝生;刘双信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病人吸氧过程的护理管理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人吸氧护理过程管理调查表>随机抽查全院住院吸氧的病人121例,了解病人吸氧过程的管理状况.结果 121例病人氧气管道管理情况:管道通畅121例;固定妥当116例,不妥当5例;固定美观114例,不美观7例;氧气管道清洁119例,不清洁2例;氧气管未更换79例,每日更换6例,每周更换1次24例,每周更换2次8例,每月更换2次4例.氧气湿化液/湿化瓶管理:湿化液每日更换121例;湿化瓶每日更换90例,隔日更换1例,每周更换2次25例,未更换5例.医生开医嘱与护士记录时间一致的80例,不一致41例.总体评价优57例,良59例,中5例,差0例.结论 病人吸氧护理过程管理总体是符合要求的,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护理部制定了<病人吸氧的管理规范>,使管理更加有章可循、更加制度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病人吸氧护理过程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向代群;袁岚;许辉琼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社区脑梗死患者对于脑梗死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相关信念和相关行为,为制定切实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3个社康中心服务辖区的5个居委会30岁以上人群中曾被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脑梗死患者知-信-行调查表,用于测量脑梗死患者有关脑梗死知、信、行的情况,由培训通过的课题组专业护士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54例患者中有43%对脑梗死的基本知识不了解,38%的患者对饮食知识不了解.大部分患者对相关信念比较认同.有33%的患者仍在吸烟;51%的患者从来不监测血压、血糖、血脂,41%的患者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有41%患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饮食行为方面大部分患者喜吃咸、甜、含胆固醇高的食物.结论 社区脑梗死患者对脑梗死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水平较低,健康行为的形成率较低,社区脑梗死患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形成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钟小珍;江祥生;付春兰;刘玲燕;杨润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预防针道感染和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日护理组27例和周护理组23例,每周观察并记录各组针道感染临床症状,疼痛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术后第1、第6、第10周及固定针拔除后针道口细菌培养结果.采用Checketts-Ottberburns感染程度和Visual Analogue Seale疼痛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针道感染和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针道感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出现重度感染;周护理组针道疼痛程度比日护理组低;除第6周(P=0.01)外,两组针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固定术后针道每日护理和每周2次护理在针道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程度及抗生素的使用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每周2次的针道护理能减轻患者针道护理时的疼痛程度,具有可行性,可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宁荣香;胡章颜;马乐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对86例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析发现其睡眠障碍的原因主要有:生理、病理、环境、情绪、药物、心理等因素.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失眠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干预,如给予心理护理,创造合适的睡眠环境,配合药物治疗等.结果 睡眠明显改善58例,基本改善19例,无改善9例.
作者:柳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五常法审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使用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 建立五常法审核的评价体系:护理部成立五常法管理委员会和审核评定小组;制定审核评价标准、扣分细则.于每季度对全院病区进行检查评比,综合分析评分、缺陷发生条目、频次及其分布特点.结果 第2季度与第4季度比较,五常法审核评分从(91.08±6.57)分增高到(97.64±4.10)分;≥90分的比例从64%提高到97%(P<0.05);满分100分的从7%提高到27%;五常法审核中各项缺陷扣分频次均下降(P<0.05),常组织和常清洁缺陷率均从79%下降到5%,常规范中标签不整齐、不统一、张贴不规范等项从37%下降到17%(P<0.05).结论 建立并实施五常法审核评价体系能客观评价五常法实施效果,规范病区管理,持续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黄惠根;戴红霞;李艳敏;丁泽林;杨海轶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