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觉识别器械包灭菌有效期标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金春玉;吴月溪;付晓欣

关键词:无菌器械包, 有效期, 手术室
摘要:我院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手术量大,手术室的无菌小件器械包及无菌基础器械包非常多,因此,无论在哪方面都会给无菌器械储藏室负责人的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为了减轻不必要的工作量,节省操作者的时间,避免出现小件器械未使用就过期需反复消毒的现象,我科研制了视觉识别小件器械包近期灭菌有效期的醒目标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脏压塞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PCI术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措施,心脏压塞是PCI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奇脉、动脉压下降等[1],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有资料统计有创心脏诊断操作心脏压塞发生率为7.5%[2],临床病例不多见.本科2例患者PCI术后出现了心脏压塞,医护人员积极抢救,挽救了患者生命,经验教训值得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莉;邢攸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电话随访应用探讨

    对瓣膜置换术后患者50例实施电话随访,分析患者电话随访后医嘱的依从情况,结果表明:接受电话随访的患者随时得到医疗、护理指导,对疾病相关知识能熟练掌握,并发症减少,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感受到医院人性化的跟踪服务,为医院赢得了声誉和病源.

    作者:林世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移植受体直接照顾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肝移植受体直接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肝移植受体直接照顾者46例进行一般情况和SF-36量表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1)与正常人群相比,在小于40岁的照顾者中,男性情感职能得分高于正常人群(P<0.05),其余纬度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情感职能得分高于正常人群(P<0.05),生理职能与精神状态得分低于正常人群(P<0.05),其余纬度无统计学意义;在大于40岁的照顾者中,男性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健康总评价得分均低于正常人群(P<0.05);女性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活力的分值均低于正常人群(P<0.01),其余纬度无统计学意义.(2)影响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受体有无并发症、受体术后时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结论 肝移植受体直接照顾者当中,大年龄组较正常人群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小年龄组较正常人群虽有所下降,但却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不良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影响这些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示在临床工作当中,关注这部分特殊人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敏;崔焱;李相成;许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门诊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护理

    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冠心病的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活动不受限等优点.为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节约医疗资源,我院开展了门诊冠状动脉造影术.

    作者:孟荣英;荆丽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胃肠耐受性监测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胃肠耐受性监测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1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及对照组(80例),两组均常规予控制颅内压、营养神经、调整血糖血压、改善脑循环、防治并发症治疗,按急性脑血管病常规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观察组增加胃肠耐受性监测.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显著低于对照组42%(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3.99±&15)d比对照组(27.25±6.54)d明显缩短(t=3.35,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还应进行胃肠耐受性监测,及早改善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转归,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徐巧玉;温丽萍;邱喜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静脉滴注致静脉炎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12例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患者的护理.认为肾移植患者血管条件差,加上ATG在血中药物浓度高,对血管刺激性大,容易引起静脉炎.应加强心理护理,增加患者对使用ATG及引起静脉炎的认知,减轻其焦虑情绪;应用ATG前做好准备,减少静脉炎发生;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静脉炎;在发生静脉炎以后及时采取消肿、止痛、冰敷处理,有效改善症状,保护血管.12例患者经过处理血管情况明显改善,72 h后可以再行静脉穿刺.

    作者:游丽娟;叶桂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盐酸川芎嗪与阿洛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川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此外尚有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增加脑血流量,从而产生抗血栓和溶血栓的作用.阿洛西林为半合成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笔者在临床输液时发现,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阿洛西林钠注射液接续静脉输注时,输液管内出现乳白色浑浊.故对此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素琼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双侧肺大疱经胸腔镜同期手术患者的护理

    报道了53例双侧肺大疱患者经电视胸腔镜(VATS)行双侧肺大疱同期手术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注重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有效咳嗽,知识宣教;术后重点要做好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及协助患者有效排痰.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

    作者:丁洁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总结利用810 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各种并发症及其护理经验.对48例(48眼)难治性青光眼施行半导体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全面观察和护理.本组患者术中出现眼心反射1例;术后发生前房出血3例,前房闪辉及角膜后沉着物6例,结膜水肿12例,术后高眼压14例,眼球萎缩1例.认为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注意患者主诉,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及时处理,能有效预防或及时处理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贾沁;郗文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产程中应用斯帕丰和安定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 探讨斯帕丰与安定对产妇产程中松弛官颈平滑肌,解除宫颈痉挛,促进产程进展的效果,以及对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03年1-12月50例、2005年1-12月50例初产妇,在第1产程活跃早期宫口开至2~4 cm时分别静脉注射安定10 mg和斯帕丰80 mg,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第1产程活跃期时间、第2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和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第1产程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2产程时间和产后2 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斯帕丰能促进宫口扩张,加速第1产程进展,对母婴的安全性优于安定.

    作者:罗冬萍;朱小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危重患者动态血糖监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应激性高血糖在创伤、感染等危重患者中普遍存在,是衡量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之一,血糖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近年来研究表明[1],对危重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实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减少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尤其可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及降低感染率.随着这一措施的实施,如何严密准确地进行血糖监测及动态观察已成为ICU护理工作的新挑战.

    作者:尹利华;王颖;杨晓静;杨立娥;王建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例L(o)ffler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

    L(o)ffler心内膜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又称弹力纤维壁性心内膜炎或吕弗硫氏病,病因未明,它的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伴有局部或广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心内膜受累,心肌内膜和心内膜下纤维化,引起心脏充盈受阻的舒张功能障碍,心脏扩大与心衰程度不成比例,顽固性进行慢性心衰,体温不高或增高[1].此病例临床少见,我科2006年3月收治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琼;黄淑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单向折盖柜式送药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送药车是病房医疗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配备,以将药物由药房经核对无误后领回病区整理并送到各患者床边,实施按时、准确、合理用药等处理.而现有的送药车虽能基本满足病房使用要求,但存在储物空间少以致药物较多时需另车运送,增加人力物力消耗;药杯定位架开放放置,无防盗、防干扰设施,安全性差等问题.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自行研制了一种配圆形及矩形药杯定位架的单向折盖柜式送药车,经临床使用功能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东容;张卫红;吴惠平;曾洪;沈艳;蔡艳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出院手续流程的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质量改进的实施与效果评价,可以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妇产科现有的办理出院手续繁琐、病人(家属)满意率低的问题,遵循PDCA(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循环,对原有出院手续流程进行改进,既缩短了办理出院手续时间,又提高了病人(家属)的满意率,取得了预定的效果.

    作者:童盛华;王青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心脏穿透伤手术患者的监护

    通过对8例心脏穿透伤患者手术前后的回顾性分析,认为伤员往往在极短时间内死于心包填塞或失血性休克,早期诊断并行手术治疗是救治的关键.术后监护的重点包括:充分镇静;及时纠正心律失常;维持血压稳定;加强呼吸道管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本组除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均痊愈,无并发症.

    作者:杨惠芳;伊丽莎;孔海燕;林碎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注射用穿琥宁与果糖二磷酸钠存在配伍禁忌

    穿琥宁,化学名称为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连内脂-3,19-二琥珀酸半脂单钾盐,为白色至微黄色的冻干块状物或粉末,对流感病毒甲Ⅰ型、甲Ⅲ型、肺炎腺病毒Ⅲ型、Ⅳ型、肠合胞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均有灭活作用.

    作者:刘粤梅;朱国香;邱雪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肾移植术后患者精神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精神异常的诱发因素,认为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精神异常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提出了防治精神异常发生的措施,包括: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后认真的病情观察;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等.旨在提高护理工作者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精神异常的认识,采取系列防范措施,做到早期识别,及时处理,维护患者心身健康,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玲;王金侠;赵军;任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少见的系统性疾病,表现为耳痛、鼻、咽、喉、气管、关节、心脏、内耳、角膜和巩膜等多器官系统的反复发作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软骨和富含氨基聚糖的组织[1].

    作者:王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坏死溃疡期褥疮患者的护理

    褥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我科于2006年3月收治了1例脑出血后遗症、双臀坏死溃疡期褥疮患者,在多次换药效果欠佳的情况下采取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平;廖建鄂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电子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患者的健康教育

    通过对145例电子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患者嗓音康复过程观察,认为健康教育重点是术前术后的发声指导和发声训练.内容有:1个月内避免过度用声,放松训练、呼吸训练、发音器官放松训练、姿势和运动,发声器官的平衡,嗓音声学训练,避免嗓音的滥用和误用;使患者真正了解声带良性病变与嗓音障碍及发声训练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遵医行为,达到巩固手术疗效和继续改善嗓音的目的,使嗓音恢复正常.

    作者:曾琳;刘慧莲;刘海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