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OIP的抢救及护理

张有英;苏希风;安丽莎;牛新丽

关键词:院前急救, 危重病症, 强化治疗, 急诊处理, 急救医学, 医院内, 专业
摘要:急救医学是一门跨科的专业,从广义上讲,它包括院前急救、医院内急诊处理、危重病症的强化治疗三个部分,它们各具特点又紧密联系.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8例一次性气管切开套管堵管失败后用银质气管套管堵管成功探索

    目的探索一次性气管切开套管堵管问题.方法一次性气管切开套管堵管易引起失败,换用银质气管切开套管后堵管,均能堵48h,顺利拔除气管套管,再经过治疗后都达到临床痊愈出院.结果改用银质气管套管,表面光滑、阻力小,避免换套管导致粘膜气道损伤,减轻病人痛苦,降低费用.

    作者:梁爱军;周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密切领导、科室医务人员、患者的关系

    1密切领导与科室的关系作为医院的领导部门,院领导要强化服务意识,把科室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树立科室至上,医务人员至上的观念,把为科室和医务人员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检查指导工作要了解情况到一线,要听真话,办实事,切实为科室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科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科室对医院建设的建议权、对医院工作的自主权得到较好的发挥.

    作者:解春政;张秀婵;刘翠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吸毒引起性病及肝炎的分析

    对某戒毒所795例吸毒人员引起性病(HIV、梅毒)及肝炎(HBV、HCV、HGV)进行检查分析.静脉吸毒占65.66%(522/795),非静脉吸毒占34.44%(273/795).由于吸毒方式不同,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进行比较引起的HIV、HBV、HCV、HGV呈非常显著意义(P<0.01);梅毒无显著性意义(P>0.05).

    作者:刘景龙;谢先明;雷树勇;钟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儿咳嗽支气管异物10例诊疗体会

    1临床资料 我院儿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肺部感染患儿,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支气管异物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6月~1岁3例,1~3岁6例,5岁1例;城市患儿3例,农村患儿7例.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疗效仍不令人满意,我院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观察该药对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量的影响,以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CHF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根成;袁建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白细胞血症采用白细胞单采术的护理

    高白细胞血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至100 × 109/L的急慢性白血病,此类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过多,可造成小血管血流淤滞及血管壁侵润,易发生局部血栓形成及出血,尤其损害肺、脑,致急性呼吸衰竭或脑出血,常迅速致死[1].

    作者:朱艳萍;杨静丽;杨向亚;冯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尿液分析中亚硝酸盐检出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尿液亚硝酸盐检出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CLINTEK-50型尿十项分析仪检测.结果400份标本中有30例NO2-阳性,其中泌尿系统病8例占26%,感冒7例占25%,消化道疾病5例占16%,心血管病3例占7%.结论泌尿系统所占NO2-阳性率略高于其他疾病,但不能作为泌尿系统有无细菌感染的指标.

    作者:徐春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儿肺包虫囊肿X线诊断分析

    我院近十年收集了8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包虫病例,其中14岁以下22例,占26.02%.现将其X线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蒲志贤;高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15例临床体会

    我院自1994~2003年间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15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后行人流术40例体会

    我院对40例要求终止早孕的妇女采用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后行人流手术的方法收到满意的效果,现述如下.

    作者:史书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应用东菱克栓酶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小剂量5Bul次,隔日1次,共用4次,大剂量20Bu以后10Bu/次,连用7天.并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滴14天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残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绞窄性闭孔疝7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7例绞窄性闭孔疝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经腹入路或经耻骨后腹膜外入路或经腹股沟韧带下大腿根部切口和腹股沟切口四种方法.结果痊愈5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术后心肺功能衰竭.结论对于年老体弱多胎生育的女性出现Howship -Romberg征伴有急性肠梗阻症状者应考虑闭孔疝的可能.

    作者:孙庆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4例上气道梗阻(UAO)的肺功能分析

    上气道梗阻(UAO)是指气管隆突以上气道的阻塞性病变,临床上对上气道梗阻的认识往往不足,由于其病因和病变部位的特殊性,诊断比较困难.临床误诊及漏诊率较高.

    作者:刘志军;王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强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本文阐述了高频电刀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安全使用应确保的注意事项.

    作者:徐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述静脉穿刺的几种方法

    静脉穿刺是临床患者给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穿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笔者现将在护理实践工作中的点滴经验简述如下:

    作者:左丰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人情绪变化与心肌梗死、脑出血的关系

    目的弄清老年人的情绪对心肌梗塞、脑出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老年心肌梗塞和脑出血患者的情绪变化对疾病的影响,揭示心理护理在老年心梗患者和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证明情绪剧烈波动是影响病人康复乃至危机生命的重要因子.结论提示对老年心梗和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必须首先作好稳定情绪、消除顾虑的工作.

    作者:阎建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病人的褥疮预防

    在神经外科病房常能遇到运动障碍不能翻身的病人,褥疮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褥疮的形成由于神经营养障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循环不良,使皮肤抵抗力降低而形成的皮肤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于长期受压的部位,预防褥疮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褥疮一旦形成就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影响整个治疗计划.

    作者:王红;王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诊治的40例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本组36例治愈,4例中转手术治愈,保守治愈率9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早期康复组在术后当日开始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患者清醒后开始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后7~8周进行测评,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定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闩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7~8周治疗后,两组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分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左梅;王旭红;常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8例急诊PTCA+支架术的护理体会

    近十几年来,冠心病研究迅速,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尤其引人注目,它对限制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减少并发症,减轻残余狭窄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得到一致的肯定[1].我科自2003年4月~2005年9月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PTCA+支架术,效果显著,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其俊;张继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