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清
腹腔镜下子宫次切是腹腔镜手术中常规的手术,具有安全快速并发症少特点,现将我院及兄弟医院开展LSH手术中并发出血的4例,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曹俊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及时、准确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是老年肺部感染治疗的重要环节.现对我院治疗的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116例首程抗生素应用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靳秀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女性生育期向老年期变化的生理阶段称为更年期.在此阶段,各器官功能组建衰退,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心脏可因冠状动脉血管弹性减弱而出现心肌供血不足,严重者将影响生存质量.现将63例更年期妇女4年心电图随访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蒋晓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男性乳腺发育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临床以双侧或单侧乳房呈女性化肥大,有结节为特征,目前未见特效治疗方法,严重的多采用手术切除.本院自1999年2月~2004年12月采用局部封闭与中药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6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升良;张春和;黄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早期康复组在术后当日开始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患者清醒后开始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后7~8周进行测评,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定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闩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7~8周治疗后,两组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分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左梅;王旭红;常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
作者:杨秀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鹅口疮的防治、消毒隔离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2004年10月共收治1456例新生儿患者,分析在院期间的口腔感染的防治及护理.结果1456例患儿中有45例在院期间感染有鹅口疮.结论针对新生儿鹅口疮在院内发病的各个环节,我们重点注意预防感染,严格加强对病人用物的消毒隔离措施,认真做好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及效果监测,在收治大量新生儿病人中,住院天数长达150多天,在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感染率仅在3%.以确保患儿住院安全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莲玉;许开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脑卒中是内科急危症之一,发病率、致残率高,预后差,治疗是否及时、合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对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为有效、有前途的是溶栓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越早,临床效果越好.
作者:张丽华;赵华;刘红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经椎板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System,MED),是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也是近年来微创外科在骨科领域内的新进展和前沿技术.
作者:朱崇桃;张湘云;胡卫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鼻咽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鼻咽部恶性肿瘤的90%,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措施,而CT检查能做到早期诊断,特别是螺旋CT机的应用,目前是检查鼻咽癌的首选取方法.
作者:唐建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是否具有特异性,这对单纯性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睡眠障碍的鉴别,抑郁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都有明显的意义.笔者着重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行为与单纯性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行为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对26例抑郁症患者,和20例单纯性睡眠障碍的睡眠行为进行研究,同时对全部被研究者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测,以观察睡眠生理的改变.结果(1)抑郁症组的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抑郁症组存在睡眠潜伏期长[(38.3±18.0)min]觉醒时间、觉醒次数、醒觉睡眠比,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低(P<0.05,P<0.01),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短[(62.6±30.8)min]等.(3)对照组主要是浅睡期时间短,整个睡眠周期缩短但睡眠周期完整,无明显特异性.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行为与睡眠生理的异常改变,其睡眠障碍的病理机制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腰扭伤是门诊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数因为腰肌活动不当或有外伤史而引起的.其表现为腰部突发性疼痛,功能障碍,活动受限,常不能前俯、后仰、转侧,局部有明显的压痛,甚至不能站立或行走.
作者:刘吉川;曲景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理想的小儿麻醉前用药应起效迅速、给药方便、易于接受、减少焦虑、提供遗忘、提供止痛、调整植物神经反应、减少麻醉用药、抑制腺体分泌、副作用少[1].
作者:张驰;刘俊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公共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纵观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就目前现状而言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不全面、不协调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严重,突出表现在,一方面公共卫生事业的机制不完善,另一方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其突出,特别是农村因缺医少药,因病致穷,医疗行业的乱收费、拿回扣、收红包、开单提成等问题更是使广大群众深恶痛绝.
作者:何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救医学是一门跨科的专业,从广义上讲,它包括院前急救、医院内急诊处理、危重病症的强化治疗三个部分,它们各具特点又紧密联系.
作者:张有英;苏希风;安丽莎;牛新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我市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率.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干血片中苯丙氨酸浓度.结果2002年9月~2005年9月筛查新生儿42617例,发现PKU患儿4例,发病率为1/10654.结论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能及早发现PKU并及早治疗,对降低智力低下儿的发病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建平;诸葛末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分为腹泻型(D-IBS)、便秘型(C-IBS)、腹泻便秘交替型(A-IBS).
作者:张红艳;王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诊治的40例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本组36例治愈,4例中转手术治愈,保守治愈率9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输尿管小结石的直接和间接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部平片无异常、经CT扫描和其他手段确诊的输尿管小结石87例,重点观察有结石的输尿管、肾及其周围间隙CT的表现.结果76例呈现输尿管小结石的CT直接征象即输尿管内高密度影,86例呈现出下列间接征象:输尿管壁增厚、输尿管周围间隙脂肪水肿、肾盂肾盏积液、肾脏增大,肾包膜下积液、肾周脂肪水肿和肾前后筋膜增厚.结论间接征象对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平;项晓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离断颈前肌群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把163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甲状腺大小不同等情况,分别采取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在不离断颈前肌群的情况下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163例患者术中均暴露良好,无死亡病例及术中术后窒息现象.主要并发症有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结论除了胸骨后甲状腺需胸骨劈开手术及甲状腺癌需行颈淋巴结清扫的情况外,根据甲状腺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经颈白线入路或颈深筋膜入路不离断颈前肌群行甲状腺叶切除术安全可行.且术野均暴露良好,手术创伤较小,术后痛性硬结、皮肤粘连等并发症少,切口美观.
作者:李应安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