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述静脉穿刺的几种方法

左丰玲

关键词:浅述, 静脉穿刺, 临床患者, 护理实践, 护理工作, 操作技术, 治疗, 经验, 给药
摘要:静脉穿刺是临床患者给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穿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笔者现将在护理实践工作中的点滴经验简述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对于21例结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肺门淋巴结,其次是皮肤和眼的病变、浅表淋巴结、神经系统、心脏等几乎全身每个器官均可受累,现对21例结节病的诊断与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陈丽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护理工作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的工具,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在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笔者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有技术过硬职业道德高尚,还要优美的语言.

    作者:房立焕;奚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6二磷酸果糖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FD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FDP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肯定.

    作者:高翔;杨东山;党守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切口感染防治

    笔者阐述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预防及治疗,强调了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性.

    作者:龚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利咽灵片治疗慢性咽炎68例临床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51例,年龄均在22~50岁之间,多数有烟酒嗜好.女17例年龄在30~52岁之间,多数为喜食辛辣食物者,及从事教师职业者.

    作者:李霞;张银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尿液分析中亚硝酸盐检出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尿液亚硝酸盐检出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CLINTEK-50型尿十项分析仪检测.结果400份标本中有30例NO2-阳性,其中泌尿系统病8例占26%,感冒7例占25%,消化道疾病5例占16%,心血管病3例占7%.结论泌尿系统所占NO2-阳性率略高于其他疾病,但不能作为泌尿系统有无细菌感染的指标.

    作者:徐春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培菲康联合洛哌丁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分为腹泻型(D-IBS)、便秘型(C-IBS)、腹泻便秘交替型(A-IBS).

    作者:张红艳;王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2例治疗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伴有高血糖、酮血症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一旦发现需立即治疗.笔者总结我院2003年1月~2005年8月期间,资料较为完整的3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过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残髓炎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残髓炎的诊断及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以前做过牙髓治后的牙齿又发生残髓炎的病因.结果残髓炎症状主要是自发性钝痛、温度刺激病和咬合痛.检查需加大刺激强度,延长刺激时间,甚至去除充填物直接探查根部有无疼痛而确诊.结论残髓炎的病因主要是治疗时操作不合要求,其它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龙跃进;唐丽芳;唐远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慢阻肺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慢阻肺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冲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2005年8月~12月对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的50位慢阻肺患者,将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连系电话、家庭住址、治疗经过等资料建立档案,并进行出院后的随访,指导他们坚持正规的药物及氧气治疗,调整情绪和心理状态,加强饮食营养和功能锻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英;冷莉莉;司银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应用东菱克栓酶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小剂量5Bul次,隔日1次,共用4次,大剂量20Bu以后10Bu/次,连用7天.并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滴14天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残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民族地区中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中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现状,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黔南地区各级中医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处理使用SPPS11.0统计学软件.结果①年龄、学历、工龄、职称不同的护理人员希望得到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年龄不同的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护理人员希望的继续教育方式是短期培训,其次是专题讲座.④年龄、工龄、职称不同的护理人员认为影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因素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学历不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继续教育培训是当务之急,采取灵活多样的在职教育形式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途径,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体系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作者:何惠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西沙比利对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妇科手术病人,由于手术中的刺激、灌肠及麻醉药物等使肠管胀气、恶心、呕吐、排气缓慢、腹胀影响进食.大部分病人在手术后48~72h排气,个别病人由于未排气,腹胀严重不能进食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或由于呕吐致使电解质平衡失调.

    作者:王爱芳;候超英;申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999~2003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的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1999~2003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尚保持较低的耐药率(8.6%),对头孢三代抗生素的耐药率大多30%~40%,对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都在4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高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已成为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

    作者:刘冬梅;王颖;王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附103例报告)

    前房积血在眼外伤中比较常见,大多能吸收,预后良好,如果病情较重或措施不当可致严重的并发症.我院2003.8~2005.8收治挫伤性前房积血病人10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道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离断颈前肌群甲状腺叶切除术

    目的探讨不离断颈前肌群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把163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甲状腺大小不同等情况,分别采取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在不离断颈前肌群的情况下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163例患者术中均暴露良好,无死亡病例及术中术后窒息现象.主要并发症有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结论除了胸骨后甲状腺需胸骨劈开手术及甲状腺癌需行颈淋巴结清扫的情况外,根据甲状腺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经颈白线入路或颈深筋膜入路不离断颈前肌群行甲状腺叶切除术安全可行.且术野均暴露良好,手术创伤较小,术后痛性硬结、皮肤粘连等并发症少,切口美观.

    作者:李应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后行人流术40例体会

    我院对40例要求终止早孕的妇女采用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后行人流手术的方法收到满意的效果,现述如下.

    作者:史书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8例急诊PTCA+支架术的护理体会

    近十几年来,冠心病研究迅速,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尤其引人注目,它对限制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减少并发症,减轻残余狭窄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得到一致的肯定[1].我科自2003年4月~2005年9月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PTCA+支架术,效果显著,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其俊;张继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疗效仍不令人满意,我院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观察该药对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量的影响,以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CHF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根成;袁建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脑卒中急诊治疗现状及进展

    急性脑卒中是内科急危症之一,发病率、致残率高,预后差,治疗是否及时、合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对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为有效、有前途的是溶栓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越早,临床效果越好.

    作者:张丽华;赵华;刘红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