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于21例结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陈丽秀

关键词:结节病, 肉芽肿性疾病, 浅表淋巴结, 肺门淋巴结, 多器官受累, 治疗总结, 神经系统, 多系统, 诊断, 心脏, 侵犯, 皮肤, 病变
摘要: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肺门淋巴结,其次是皮肤和眼的病变、浅表淋巴结、神经系统、心脏等几乎全身每个器官均可受累,现对21例结节病的诊断与治疗总结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259例真菌感染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59例真菌感染的阳性标本分离鉴定及念珠菌药敏试验结果,以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沙保弱培养基,血平板培养标本,用ID真菌鉴定版条及科码嘉显色培养基,ATB板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59例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高,占46.7%,在对其中的念珠菌药敏试验中,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率较高,分别占93.6%、94.4%,对氟康唑耐药率较高,分别是5.0%.结论对于提高真菌的检测手段,及时进行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真菌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株感染的检测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志霞;岳素敏;王永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诊治的40例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本组36例治愈,4例中转手术治愈,保守治愈率9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早期康复组在术后当日开始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患者清醒后开始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后7~8周进行测评,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定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闩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7~8周治疗后,两组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分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左梅;王旭红;常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述静脉穿刺的几种方法

    静脉穿刺是临床患者给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穿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笔者现将在护理实践工作中的点滴经验简述如下:

    作者:左丰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西沙比利对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妇科手术病人,由于手术中的刺激、灌肠及麻醉药物等使肠管胀气、恶心、呕吐、排气缓慢、腹胀影响进食.大部分病人在手术后48~72h排气,个别病人由于未排气,腹胀严重不能进食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或由于呕吐致使电解质平衡失调.

    作者:王爱芳;候超英;申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切口感染防治

    笔者阐述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预防及治疗,强调了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性.

    作者:龚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2617例新生儿筛查苯丙酮尿症分析

    目的调查我市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率.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干血片中苯丙氨酸浓度.结果2002年9月~2005年9月筛查新生儿42617例,发现PKU患儿4例,发病率为1/10654.结论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能及早发现PKU并及早治疗,对降低智力低下儿的发病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建平;诸葛末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人肺部感染116例首程抗生素经验性应用效果分析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及时、准确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是老年肺部感染治疗的重要环节.现对我院治疗的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116例首程抗生素应用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靳秀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于21例结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肺门淋巴结,其次是皮肤和眼的病变、浅表淋巴结、神经系统、心脏等几乎全身每个器官均可受累,现对21例结节病的诊断与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陈丽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培菲康联合洛哌丁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分为腹泻型(D-IBS)、便秘型(C-IBS)、腹泻便秘交替型(A-IBS).

    作者:张红艳;王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低分子肝素钙组在常规治疗组用药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IU,2次/d,共10d,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ECG的变化、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小板计数评价该药的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有效率74.0%,低分子肝素钙组有效率95%.治疗后全血粘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为理想药物,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作者:陆宁;庄维丹;凌建洋;钟远慎;李毓强;余胜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肠腔上段或胰腺、胆道部位疾病引起大出血.就其观察与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廖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患关系的和谐塑造

    目前医疗体制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协调,致使医疗卫生事业受到冲击,人们的健康指标停滞不前甚至恶化,严重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要阻断这种恶性循环,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作者:袁万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利咽灵片治疗慢性咽炎68例临床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51例,年龄均在22~50岁之间,多数有烟酒嗜好.女17例年龄在30~52岁之间,多数为喜食辛辣食物者,及从事教师职业者.

    作者:李霞;张银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更年期妇女心肌供血不足的心电图分析

    女性生育期向老年期变化的生理阶段称为更年期.在此阶段,各器官功能组建衰退,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心脏可因冠状动脉血管弹性减弱而出现心肌供血不足,严重者将影响生存质量.现将63例更年期妇女4年心电图随访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蒋晓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如何对原发性肝癌提出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

    作者:马续威;闫淑芝;李云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附103例报告)

    前房积血在眼外伤中比较常见,大多能吸收,预后良好,如果病情较重或措施不当可致严重的并发症.我院2003.8~2005.8收治挫伤性前房积血病人10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道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A组:13例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DN).B组:血肌酐(SCr)(110~354)μmol/L的DN10例.2组均给苯那普利5~20mg/d治疗3月,观察血压、尿素氮(BUN)、SC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均有显著变化(P<0.01).A组BUN、SCr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BUN和SCr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苯那普利对DN有明显降低血压和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的作用.

    作者:刘亦农;郭勇;陈玉贵;刘艳艳;吴寿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运用护理程序开展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在心血管疾病中,对健康危害严重的是脑卒中和冠心病,而高血压是两者的基础.为此,运用护理程序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王瑞成;曲永利;王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应用东菱克栓酶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小剂量5Bul次,隔日1次,共用4次,大剂量20Bu以后10Bu/次,连用7天.并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滴14天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残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