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用消炎膏治疗下肢丹毒

李娟;夏兆芳

关键词:外用, 消炎膏, 外敷治疗, 下肢丹毒, 网状结构, 皮肤, 急性炎症, 蜂窝组织, 链球菌, 应用, 特征, 侵犯, 浅层, 临床, 高热, 发病
摘要:丹毒是由链球菌引起的皮肤网状结构及浅层蜂窝组织的急性炎症,临床以突然寒战高热,皮肤变红,如丹涂脂染,迅速向四周蔓延为特征.好发生于下肢.本病多由于血分有热,火邪侵犯而发病.我院应用消炎膏外敷治疗下肢丹毒104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高白细胞血症采用白细胞单采术的护理

    高白细胞血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至100 × 109/L的急慢性白血病,此类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过多,可造成小血管血流淤滞及血管壁侵润,易发生局部血栓形成及出血,尤其损害肺、脑,致急性呼吸衰竭或脑出血,常迅速致死[1].

    作者:朱艳萍;杨静丽;杨向亚;冯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人肺部感染116例首程抗生素经验性应用效果分析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及时、准确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是老年肺部感染治疗的重要环节.现对我院治疗的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116例首程抗生素应用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靳秀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血清学检查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乙型肝炎至今没有根治的办法,只有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流行感染的关键措施.

    作者:高安英;郭宝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人情绪变化与心肌梗死、脑出血的关系

    目的弄清老年人的情绪对心肌梗塞、脑出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老年心肌梗塞和脑出血患者的情绪变化对疾病的影响,揭示心理护理在老年心梗患者和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证明情绪剧烈波动是影响病人康复乃至危机生命的重要因子.结论提示对老年心梗和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必须首先作好稳定情绪、消除顾虑的工作.

    作者:阎建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4例上气道梗阻(UAO)的肺功能分析

    上气道梗阻(UAO)是指气管隆突以上气道的阻塞性病变,临床上对上气道梗阻的认识往往不足,由于其病因和病变部位的特殊性,诊断比较困难.临床误诊及漏诊率较高.

    作者:刘志军;王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甲氨蝶吟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甲氨蝶吟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用MTX治疗的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结果符合条件的为17例,15例治愈,治愈率为88.24%,平均为28天,其中在15例治愈中,9例用药2次,5例用药3次,1例用药4次.结论MTX与腹腔镜下治疗比较是一种有效且费用低的治疗方法,而且多次用药优于单次用药,且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魏格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52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体会

    颅脑损伤,尤其是极严重的损伤,病理变化复杂,症状多种多样,其病情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常影响病人的安危,因此,病情观察极为重要.

    作者:胡菊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妊娠糖尿病相关代谢的评价

    目的对妊娠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的测定,明确产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方法测定658名围产期和产后6~20周妇女的血清葡萄糖、葡萄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00、脂蛋白(a).结果妊娠期74.5%的妇女及产后84.0%的妇女的相关代谢正常;25.5%的妇女妊娠期及16.0%的妇女产后血清葡萄糖、葡萄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其中9.2%的妊娠期妇女及6.0%的产后妇女伴不同程度的脂代谢异常.结论妊娠糖尿病伴高脂蛋白血症及胰岛素、C-肽轻度异常是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作者:胡建慧;滕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静脉点滴氨苄青霉素过敏反应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于2005年4月16日因腹膜炎住院期间用青霉素800万单位,每日一次静点,用一周,因效果不好,改用氨苄青霉素6.0g溶于5%葡萄糖500ml内静点,用药后5min,病人突然呼吸困难,颜面潮红,心率为120次/min,血压:8/6kPa,立即停止氨基苄青霉素,给氢化考地松300mg溶于5%葡萄糖500mg内静点,付肾0.5mg肌注,西地兰0.4mg肌注,15min后,病人呼吸渐平稳,血压回升,心率下降,后逐渐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作者:董艳萍;董敏;宋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疗效仍不令人满意,我院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观察该药对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量的影响,以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CHF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根成;袁建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残髓炎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残髓炎的诊断及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以前做过牙髓治后的牙齿又发生残髓炎的病因.结果残髓炎症状主要是自发性钝痛、温度刺激病和咬合痛.检查需加大刺激强度,延长刺激时间,甚至去除充填物直接探查根部有无疼痛而确诊.结论残髓炎的病因主要是治疗时操作不合要求,其它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龙跃进;唐丽芳;唐远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治要点

    妇产科急腹症主要为盆腔和腹膜后脏器的急症.1急腹症分类1.1盆腔腹部脏器的急性炎症由于炎症局部水肿,血液循环障碍,细菌毒素和炎性分泌物或渗出物的刺激等引起的腹痛.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脑卒中急诊治疗现状及进展

    急性脑卒中是内科急危症之一,发病率、致残率高,预后差,治疗是否及时、合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对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为有效、有前途的是溶栓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越早,临床效果越好.

    作者:张丽华;赵华;刘红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通经活络散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98例临床观察

    运用通经活络散外敷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98例,显效78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使用以上方法治疗该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疼痛,疗效显著.

    作者:尹显坤;尹华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述静脉穿刺的几种方法

    静脉穿刺是临床患者给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穿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笔者现将在护理实践工作中的点滴经验简述如下:

    作者:左丰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民族地区中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中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现状,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黔南地区各级中医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处理使用SPPS11.0统计学软件.结果①年龄、学历、工龄、职称不同的护理人员希望得到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年龄不同的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护理人员希望的继续教育方式是短期培训,其次是专题讲座.④年龄、工龄、职称不同的护理人员认为影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因素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学历不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继续教育培训是当务之急,采取灵活多样的在职教育形式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途径,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体系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作者:何惠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从2003年春亲历的SARS大决战看公共政策与危机管理

    1公共政策与危机管理的基本含义1.1伍得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认为,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作者:董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8例急诊PTCA+支架术的护理体会

    近十几年来,冠心病研究迅速,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尤其引人注目,它对限制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减少并发症,减轻残余狭窄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得到一致的肯定[1].我科自2003年4月~2005年9月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PTCA+支架术,效果显著,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其俊;张继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A组:13例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DN).B组:血肌酐(SCr)(110~354)μmol/L的DN10例.2组均给苯那普利5~20mg/d治疗3月,观察血压、尿素氮(BUN)、SC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均有显著变化(P<0.01).A组BUN、SCr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BUN和SCr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苯那普利对DN有明显降低血压和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的作用.

    作者:刘亦农;郭勇;陈玉贵;刘艳艳;吴寿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病人的褥疮预防

    在神经外科病房常能遇到运动障碍不能翻身的病人,褥疮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褥疮的形成由于神经营养障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循环不良,使皮肤抵抗力降低而形成的皮肤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于长期受压的部位,预防褥疮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褥疮一旦形成就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影响整个治疗计划.

    作者:王红;王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