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雁;刘海燕;缪传南;黄文玲
早在1822年,一名法国药剂师发现用含氯化物的溶液作为消毒剂清洁双手可阻断因手传播的感染性疾病[1].随后奥地利医生Ignaz Semmelweis作了一项著名的研究:1846年他注意到在维也纳产科医院由医生及实习生接生的第1病房的产妇产褥热死亡率显著高于由助产士接生的第2病房,经观察他发现医生及实习生经常在做完尸体解剖后没洗干净手便去为产妇接生.于是自1847年5月中旬起,他要求第1病房的医生在接生或检查产妇前都要用漂白粉溶液清洗双手,并用刷子仔细刷洗指甲缝.这项简单的措施实行2个月,就使第1病房的产褥热死亡率骤降,到1848年,产褥热死亡率下降到1.3%,这是以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自此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手部卫生的研究便从未间断过.
作者:谭琳玲;李亚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为了促进循证护理的开展与研究,科学、可靠的实证及其获取途径,成为护理工作者实施循证护理的重要依据.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1)循证护理实证的概念;(2)实证的科学分级;(3)影响实证来源的因素;(4)循证护理实证的获取路径.为临床开展循证护理提供指导.
作者:郝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高黏血症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4例高黏血症的老年患者使用尿激酶25万U/d静脉滴注,10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4例患者全血黏度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明显,对红细胞解聚体作用突出,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小板数量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对有高凝状态或者有血栓形成倾向的高黏血症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注重用药期间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菲霞;杜晓红;王安兰;徐佩瑶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科手术中血液保护的方法和护理特点.方法选择大、中型颅脑手术患者58例,按手术单双日顺序分为两组,各29例.单日患者不采集自体血为非血液保护组;双日患者于麻醉平稳后,从外周输入平衡液和明胶溶液,同时按10~15 ml/kg采集患者自体血液为血液保护组.观察记录患者麻醉前、采血前5 min、采血后5 min、回输前5 min、回输后5 min、术毕时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氧饱和度以及尿量,输血量.结果血液保护组在采血后5 min和回输前5min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麻醉前(P<0.01)和非血液保护组(P<0.05),在此期间动脉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保持稳定状态;非血液保护组在输血前5 min、输血后5 min及术毕时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麻醉前,高于血液保护组.结论颅脑外科手术在麻醉后采集患者自体血安全可行,术中可减少库血输入量70%左右,达到半数以上手术患者不输库血.
作者:吴勤;叶占勇;张薏;陈燕;安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为了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安全性,人工检索1999年1月-2004年12月,行药物流产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73例和收治的外来因药物流产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31例,对这些药物流产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本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7例,包括失血性休克、高热、肢体抽搐;一般不良反应81例,包括呕吐频繁、阴道异常出血、皮肤过敏等;并发症13例,包括感染、宫腔粘连等;异位妊娠误服3例.笔者认为药物流产虽简易、方便、少痛苦,但仍存在着不安全因素,需全过程监测与护理,并提出防范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阮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专业技术和职业心理综合培训对妇产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3名妇产科护士进行专业技术与职业心理综合培训,根据压力源问卷调查的结果设计内容,于综合培训前及半年后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心理卫生量表对护士进行评分.结果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风险、护患关系、工作繁重及业务能力不足.经过综合培训,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7项评分比培训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心理卫生量表总分及心理满足、信心充足3项评分比培训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与职业心理综合培训有助于舒缓妇产科护士的身心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姚文英;黄志红;姚小惠;杨和英;常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介绍美国家庭护理服务的定义、服务内容、服务提供者,分析家庭护理需求评估体系和费用支付系统,学习美国较为完善的家庭护理服务模式为构建我国特色的老年家庭护理服务制度提供借鉴.
作者:曾友燕;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病的重症患者给予护理:注重消毒隔离,纠正患者的缺氧,给予营养支持,密切观察病情及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3例患者均康复,获得满意疗效.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滕小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对25例乳磨牙牙本质龋的分组治疗,探讨微创技术在龋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术前安抚、术中细致默契的配合及术后健康教育是护理的3个重要环节.正确熟练的护理配合不仅可以消除儿童的恐惧感,提高合作程度,而且可以降低医生及患儿的疲惫感,提高治疗质量和效率.
作者:廖贤英;黄新文;马丽辉;沈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鼻胃管插入以后,常规采用胶布固定于两侧鼻翼及面颊部.但对于颜面部烧伤病人,由于颜面部烧伤后创面渗液、肿胀,有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或大部分表皮脱落等不同程度的皮肤受损,同时常常伴有眼、耳、鼻及上呼吸道等部位的烧伤,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用于颜面部烧伤患者固定胃管很难达到固定目的,因创面渗出,很容易导致胶布沾湿松脱;另外由于创面肿胀,有水疱及表皮脱落等,使用胶布固定后,容易加重表皮撕脱,增加感染的机会.笔者对其固定作了改进,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无脱管现象.
作者:朱雁;刘海燕;缪传南;黄文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青壮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青壮年高血压患者在服药、饮食、睡眠、运动、自我监测、寻求健康帮助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青壮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不注重运动,不能做到定时、定量运动;近半患者不能按时、按量、按种类服药;大多患者没有定期到医疗单位监测血压和自我监测症状.本组患者三餐规律、食量适中遵医行为较好.结论应加强对青壮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宣教,积极创造条件,改进青壮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翟献节;陈京立;董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护理文化决定护理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和团队间的差异,护理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亟待探讨.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护理文化建设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从构建护理团队的护理价值观入手,确立护理团队的愿景及发展方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人员行为、语言副语言及服务规范,重塑护理人员的形象;二是探讨适应医院发展需要的护理管理模式,建立一支有务实创新精神的中层护理管理人员队伍;三是在护理实践中强调团队意识,倡导团队精神,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5种意识,将打造一支高绩效的护理团队作为护理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作者: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有序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更好地普及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社区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采用多种形式对所在辖区糖尿病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测评,同时测量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结果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较干预前明显增多(P<0.01),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01或P<0.01).结论通过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赖静;杨俊华;晏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0月-2004年4月儿科门诊行静脉滴注治疗的所有患儿,对其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7岁是使用抗感染药物的高峰年龄段.抗感染药物应用占同期输液患儿的98.2%,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高低顺位依次是:3代头孢类、抗病毒类、青霉素类、1代头孢类、中药、2代头孢类和氨基苷类.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同用占56.14%,抗菌药物二联用药占9.51%,抗菌药物三联用药占0.19%.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是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包括正确给药、细致观察、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作者:梁蔚芹;周惠联;游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家庭中药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由社区护士每晚1次上门示范指导家属中药灌肠方法,比较家庭中药灌肠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家庭中药灌肠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家庭中药保留灌肠后各项观察指标比灌肠前改善.结论家庭中药保留灌肠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孙爱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笔者总结了54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护理要点:适时给氧,注意给氧的浓度和方式;合理喂养,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48例患儿预后良好,6例死亡.认为加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和做好出院指导,是促进机体康复的关键.
作者:梁少容;苏健;陈秋玉;卢泳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前,健康教育形式日趋多样化与现代化,如电脑制作的图文并茂健康教育宣传栏与宣传册、光盘、录音磁带、录像带等.2004年4月,我科对输液牌进行重新利用,即把自制健康教育卡与输液巡视卡叠放夹在输液牌上,挂在输液患者处,既方便护士记录输液巡视情况,又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1年多的临床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梅;张媛;胡君娥;陈红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与护理.方法传统经腹组采取常规术前指导及术后护理,腹腔镜组采取以心理护理及知识教育为重点,术前加强脐孔清洁消毒,术后则重视并发症防治,加强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做好呼吸道护理.对两组术式患者术中出血、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进食、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输液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作了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传统经腹组比较,术中出血、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输液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1).腹腔镜组比传统经腹组平均术后进食、离床活动时间短,输液天数少,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腹腔镜辅助的卵巢囊肿剥除术比传统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疗效显著,加强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洁兰;张华凌;颜木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