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敏
目前,健康教育形式日趋多样化与现代化,如电脑制作的图文并茂健康教育宣传栏与宣传册、光盘、录音磁带、录像带等.2004年4月,我科对输液牌进行重新利用,即把自制健康教育卡与输液巡视卡叠放夹在输液牌上,挂在输液患者处,既方便护士记录输液巡视情况,又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1年多的临床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梅;张媛;胡君娥;陈红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分析1996年1月-2005年3月收治1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常见原因及临床特点.低血糖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感染、进食量减少、自行增加降糖药用量或服用影响血糖的药物,1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不典型,均出现反应迟钝、烦躁、意识障碍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及体征.所有患者均给予补糖治疗后症状消失,血糖水平恢复正常.认为临床上需结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生理及症状特点,及早确诊并及时治疗.
作者:杨文;曾倩;刘俊丽;陈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充气式保温毯是手术室为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取暖的理想用品,它以能在保温毯四周形成一个立体的温暖空间以及打湿后不会漏电的优势,在我院手术室得到普遍的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1例因使用不当而引起患儿烫伤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魏茜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报道了41例应用滤网保护装置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的护理体会.指出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和心理护理,术中加强血压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血栓形成及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等,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丽梅;姚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强负压吸唾的使用,对诊室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需氧菌为空气中细菌含量观察指标,采用沉降法收集诊室的空气样本.以血琼脂平板分别采集有无使用强负压吸唾情况下,治疗2 h后诊室的空气样本,需氧培养48 h,观察形成的细菌菌落数.结果强负压吸唾组,空气中细菌含量为(12 873±405)cfu/m3;无强负压吸唾组,空气中细菌含量为(19 157±278)cfu/m3.两组空气细菌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强负压吸唾组空气中细菌含量明显低于无强负压吸唾组.结论强负压吸唾的使用,可以降低口腔诊室中空气细菌污染,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把强负压吸唾作为口腔治疗的必备辅助措施,强化口腔诊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
作者:常新;胡晓聪;何向阳;刘沙陵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笔者报道经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一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密切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严密观察、积极预防和及早发现、处理并发症;正确、及时、有效地完成药疗计划,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疗效,避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一环.
作者:施灵波;司玉梅;毛明芝;樊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节假日护理工作薄弱点,提出改进对策,提高病人满意率.方法随机选取175例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同一病人对正常工作日及节假日两个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10个项目满意情况分别填写.结果两个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10个项目满意率对比,经x2检验,其中9项有显著性差异(P<0.005),分别为:病区环境主动介绍,疾病知识康复指导,介绍治疗护理的配合要求,主动交谈、了解病人需求,观察饮食、介绍饮食知识,告知药物不良反应及帮助服药到口,主动巡视病房,床单、病员服随脏随换,及时帮助解决所遇问题.结论持续质量监测,改变传统的思维和管理模式,病人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改观.
作者:黄萍;周瑞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湿热、创伤复合因素作用下,静脉滴注低温生理盐水对家兔直肠温度(Tr)变化的影响,从而明确湿热创伤复合因素作用下静脉滴注低温生理盐水的降温效果.方法按施加的输液温度将2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无创常温输液组、有创常温输液组、无创低温输液组、有创低温输液组,每组6只.各组均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120min.创伤组家兔致粉碎性骨折.湿热暴露60min后,低温输液组静脉滴注(4±1)℃低温盐水,常温输液组滴注(23±1)℃生理盐水.监测直肠温度变化,并每20min记录1次.结果 无创低温输液组和有创低温输液组湿热暴露后20-60 min时,Tr升高与无创常温输液组和有创常温输液组相似,但70~120 min时,Tr开始下降,低温输液组与常温输液组间Tr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暴露后,家兔不论是否有创伤,均可出现Tr持续上升,静脉滴注低温生理盐水可使家兔的Tr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避免了过高热对机体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害.
作者:廖晓艳;李亚洁;谭琳玲;周宏珍;周春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为了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安全性,人工检索1999年1月-2004年12月,行药物流产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73例和收治的外来因药物流产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31例,对这些药物流产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本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7例,包括失血性休克、高热、肢体抽搐;一般不良反应81例,包括呕吐频繁、阴道异常出血、皮肤过敏等;并发症13例,包括感染、宫腔粘连等;异位妊娠误服3例.笔者认为药物流产虽简易、方便、少痛苦,但仍存在着不安全因素,需全过程监测与护理,并提出防范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阮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分析总结4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认为颅内动脉瘤术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癫癎发作、合并高血压、DSA检查后.提出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支持,维持患者镇静及情绪稳定;预防癫癎发作;预防患者血压升高导致再出血;加强DSA检查前后的特殊护理: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护理方法.
作者:雷凌云;林卓华;吴桂丽;廖蔚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规的护理操作,可解除尿潴留病人的痛苦.男性尿道长18~20 cm,有2个弯曲、3个狭窄部,在导尿时必须掌握这些特点,才能使导尿管顺利插入.为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导尿时即使掌握了男性尿道的特点,因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使尿道狭窄,尿管更不易插入.为了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在插管前垫纱布提起阴茎使和腹壁成60°,用注射器抽取3~5ml石蜡油加地塞米松10 mg,缓缓注入尿道口,予轻微按摩尿道球部,帮助吸收,片刻后选择较细的尿管插入即可.
作者:石传花;孟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笔者报道手术室专科知识培训专题训练法的应用方法.确定专题,制定学习计划,根据不同层次护理人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查资料,找答案;围绕专题进行讨论,交流;请专家解难答疑;检查、点评个人学习笔记,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了解学习收获和改进意见,指导下一专题的学习.通过2年多的临床实践和考核,从理论、操作考试,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从原来的90.53%提高到95.43%.认为专题训练法,能将相关知识系统地联系在一起,让护士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提高护士的专科技术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夏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CCU患者压力源,提出护理对策,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应用SAS量表及自制压力源调查表对100例CCU患者进行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结果统计结果示CCU患者压力源高计分16项.并在入院7 d采取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较入院时有明显降低,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CU患者存在着多种压力源,必须引起CCU护士的足够重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其恢复身心平衡.
作者:张燕;张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与护理.方法传统经腹组采取常规术前指导及术后护理,腹腔镜组采取以心理护理及知识教育为重点,术前加强脐孔清洁消毒,术后则重视并发症防治,加强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做好呼吸道护理.对两组术式患者术中出血、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进食、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输液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作了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传统经腹组比较,术中出血、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输液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1).腹腔镜组比传统经腹组平均术后进食、离床活动时间短,输液天数少,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腹腔镜辅助的卵巢囊肿剥除术比传统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疗效显著,加强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洁兰;张华凌;颜木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专业技术和职业心理综合培训对妇产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3名妇产科护士进行专业技术与职业心理综合培训,根据压力源问卷调查的结果设计内容,于综合培训前及半年后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心理卫生量表对护士进行评分.结果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风险、护患关系、工作繁重及业务能力不足.经过综合培训,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7项评分比培训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心理卫生量表总分及心理满足、信心充足3项评分比培训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与职业心理综合培训有助于舒缓妇产科护士的身心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姚文英;黄志红;姚小惠;杨和英;常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低龄低体质量婴儿心脏病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因此,对手术室护士要求较高.笔者总结184例低龄低体质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术前术中护理.巡回护士术前做好患儿及母亲的心理护理、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配合麻醉进行准确及时的用药、准确记录尿量;器械护士准备合适的缝针及器械,熟悉手术步骤,主动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郑淑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总结了51例老年性痴呆症(AD)患者临床常见问题的护理方法.对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者,尽早进行认知功能训练,以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记忆力;对有激越行为、幻觉和妄想者,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亲切,不与患者争执事情真假,因势利导,使患者情绪稳定,重回现实;对于误吸、误服、跌倒及走失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对有沟通障碍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提供情感支持与帮助,尊重和关心患者,以唤起患者对生活的希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素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有序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更好地普及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社区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采用多种形式对所在辖区糖尿病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测评,同时测量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结果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较干预前明显增多(P<0.01),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01或P<0.01).结论通过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赖静;杨俊华;晏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