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新;胡晓聪;何向阳;刘沙陵
通过分析总结4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认为颅内动脉瘤术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癫癎发作、合并高血压、DSA检查后.提出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支持,维持患者镇静及情绪稳定;预防癫癎发作;预防患者血压升高导致再出血;加强DSA检查前后的特殊护理: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护理方法.
作者:雷凌云;林卓华;吴桂丽;廖蔚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报道了41例应用滤网保护装置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的护理体会.指出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和心理护理,术中加强血压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血栓形成及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等,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丽梅;姚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有序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更好地普及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社区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采用多种形式对所在辖区糖尿病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测评,同时测量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结果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较干预前明显增多(P<0.01),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01或P<0.01).结论通过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赖静;杨俊华;晏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高黏血症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4例高黏血症的老年患者使用尿激酶25万U/d静脉滴注,10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4例患者全血黏度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明显,对红细胞解聚体作用突出,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小板数量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对有高凝状态或者有血栓形成倾向的高黏血症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注重用药期间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菲霞;杜晓红;王安兰;徐佩瑶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对19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病情恢复过程观察,认为健康教育重点是提供心理支持及给予饮食、特殊药物、特殊检查、疾病知识指导,使患儿及家属对本病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建立良好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坚持服药及饮食疗法.本组17例患儿病情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陈苑莉;王乔凤;陈金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对门诊确诊为糖尿病首次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的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频率、教育者和内容的需求选择,根据年龄分为两组.结果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与老年患者比较,认为健康教育更重要,更愿意详细了解饮食、运动和疾病监测的相关知识,每月参加糖尿病教育2次以下,而老年患者更愿意详细了解合并症、自身护理和心理治疗,每月参加糖尿病教育2次或2次以上.结论应根据不同年龄制定不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时间、内容和每月教育次数.
作者:王湘郴;庄荀芳;刘红瑜;尤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笔者总结了54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护理要点:适时给氧,注意给氧的浓度和方式;合理喂养,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48例患儿预后良好,6例死亡.认为加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和做好出院指导,是促进机体康复的关键.
作者:梁少容;苏健;陈秋玉;卢泳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低龄低体质量婴儿心脏病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因此,对手术室护士要求较高.笔者总结184例低龄低体质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术前术中护理.巡回护士术前做好患儿及母亲的心理护理、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配合麻醉进行准确及时的用药、准确记录尿量;器械护士准备合适的缝针及器械,熟悉手术步骤,主动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郑淑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与护理.方法传统经腹组采取常规术前指导及术后护理,腹腔镜组采取以心理护理及知识教育为重点,术前加强脐孔清洁消毒,术后则重视并发症防治,加强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做好呼吸道护理.对两组术式患者术中出血、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进食、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输液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作了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传统经腹组比较,术中出血、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输液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1).腹腔镜组比传统经腹组平均术后进食、离床活动时间短,输液天数少,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腹腔镜辅助的卵巢囊肿剥除术比传统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疗效显著,加强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洁兰;张华凌;颜木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胃肠外营养又称静脉内营养,对长期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患病新生儿及早产儿通过静脉提供各种营养素,达到正常生长发育,是新生儿治疗学、营养学中的重要的治疗方法[1].我院2004年收治1例早产儿在行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过程中发生了液体外渗.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沈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早在1822年,一名法国药剂师发现用含氯化物的溶液作为消毒剂清洁双手可阻断因手传播的感染性疾病[1].随后奥地利医生Ignaz Semmelweis作了一项著名的研究:1846年他注意到在维也纳产科医院由医生及实习生接生的第1病房的产妇产褥热死亡率显著高于由助产士接生的第2病房,经观察他发现医生及实习生经常在做完尸体解剖后没洗干净手便去为产妇接生.于是自1847年5月中旬起,他要求第1病房的医生在接生或检查产妇前都要用漂白粉溶液清洗双手,并用刷子仔细刷洗指甲缝.这项简单的措施实行2个月,就使第1病房的产褥热死亡率骤降,到1848年,产褥热死亡率下降到1.3%,这是以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自此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手部卫生的研究便从未间断过.
作者:谭琳玲;李亚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在初次就诊时,运用状态-焦虑问卷自评表和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对72例择期行LASIK手术患者进行测查,干预后在术前1 h运用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评价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存在焦虑心理.经调查显示,干预后选择担心手术疼痛、担心手术不成功,术前失眠、恐惧,担心术后遗留后遗症5项的人数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对减轻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赵颜莉;杨琳;王沐;郑秋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报道60例颅脑损伤康复期病人行单人纯氧舱和空气加压舱两种不同的吸氧方法对其生理、心理的影响,总结选择适合病人的吸氧方法和护理操作体会.认为空气加压舱面罩吸氧较少发生焦虑、抑郁、耳痛、胸闷等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吸氧方法;而单人纯氧舱易产生上述不适反应,要求护士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并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作者:杨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CCU患者压力源,提出护理对策,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应用SAS量表及自制压力源调查表对100例CCU患者进行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结果统计结果示CCU患者压力源高计分16项.并在入院7 d采取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较入院时有明显降低,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CU患者存在着多种压力源,必须引起CCU护士的足够重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其恢复身心平衡.
作者:张燕;张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总结了51例老年性痴呆症(AD)患者临床常见问题的护理方法.对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者,尽早进行认知功能训练,以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记忆力;对有激越行为、幻觉和妄想者,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亲切,不与患者争执事情真假,因势利导,使患者情绪稳定,重回现实;对于误吸、误服、跌倒及走失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对有沟通障碍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提供情感支持与帮助,尊重和关心患者,以唤起患者对生活的希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素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的法制化管理,保护环境,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体健康.方法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理顺医疗废物从产生到交运各环节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对全院员工进行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加强重要环节、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管理,改善医疗废物管理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各级领导加强监督与检查.结果医疗废物的管理达到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结论医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关键,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基础,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是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重要步骤.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应遵循减量化的原则,同时要加强职业安全防护,严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李亚洁;任素桃;陈伶俐;冯建宇;廖晓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对25例乳磨牙牙本质龋的分组治疗,探讨微创技术在龋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术前安抚、术中细致默契的配合及术后健康教育是护理的3个重要环节.正确熟练的护理配合不仅可以消除儿童的恐惧感,提高合作程度,而且可以降低医生及患儿的疲惫感,提高治疗质量和效率.
作者:廖贤英;黄新文;马丽辉;沈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0月-2004年4月儿科门诊行静脉滴注治疗的所有患儿,对其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7岁是使用抗感染药物的高峰年龄段.抗感染药物应用占同期输液患儿的98.2%,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高低顺位依次是:3代头孢类、抗病毒类、青霉素类、1代头孢类、中药、2代头孢类和氨基苷类.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同用占56.14%,抗菌药物二联用药占9.51%,抗菌药物三联用药占0.19%.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是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包括正确给药、细致观察、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作者:梁蔚芹;周惠联;游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规的护理操作,可解除尿潴留病人的痛苦.男性尿道长18~20 cm,有2个弯曲、3个狭窄部,在导尿时必须掌握这些特点,才能使导尿管顺利插入.为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导尿时即使掌握了男性尿道的特点,因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使尿道狭窄,尿管更不易插入.为了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在插管前垫纱布提起阴茎使和腹壁成60°,用注射器抽取3~5ml石蜡油加地塞米松10 mg,缓缓注入尿道口,予轻微按摩尿道球部,帮助吸收,片刻后选择较细的尿管插入即可.
作者:石传花;孟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湿热、创伤复合因素作用下,静脉滴注低温生理盐水对家兔直肠温度(Tr)变化的影响,从而明确湿热创伤复合因素作用下静脉滴注低温生理盐水的降温效果.方法按施加的输液温度将2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无创常温输液组、有创常温输液组、无创低温输液组、有创低温输液组,每组6只.各组均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120min.创伤组家兔致粉碎性骨折.湿热暴露60min后,低温输液组静脉滴注(4±1)℃低温盐水,常温输液组滴注(23±1)℃生理盐水.监测直肠温度变化,并每20min记录1次.结果 无创低温输液组和有创低温输液组湿热暴露后20-60 min时,Tr升高与无创常温输液组和有创常温输液组相似,但70~120 min时,Tr开始下降,低温输液组与常温输液组间Tr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暴露后,家兔不论是否有创伤,均可出现Tr持续上升,静脉滴注低温生理盐水可使家兔的Tr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避免了过高热对机体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害.
作者:廖晓艳;李亚洁;谭琳玲;周宏珍;周春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