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凌云;林卓华;吴桂丽;廖蔚云
通过对19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病情恢复过程观察,认为健康教育重点是提供心理支持及给予饮食、特殊药物、特殊检查、疾病知识指导,使患儿及家属对本病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建立良好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坚持服药及饮食疗法.本组17例患儿病情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陈苑莉;王乔凤;陈金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规的护理操作,可解除尿潴留病人的痛苦.男性尿道长18~20 cm,有2个弯曲、3个狭窄部,在导尿时必须掌握这些特点,才能使导尿管顺利插入.为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导尿时即使掌握了男性尿道的特点,因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使尿道狭窄,尿管更不易插入.为了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在插管前垫纱布提起阴茎使和腹壁成60°,用注射器抽取3~5ml石蜡油加地塞米松10 mg,缓缓注入尿道口,予轻微按摩尿道球部,帮助吸收,片刻后选择较细的尿管插入即可.
作者:石传花;孟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低龄低体质量婴儿心脏病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因此,对手术室护士要求较高.笔者总结184例低龄低体质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术前术中护理.巡回护士术前做好患儿及母亲的心理护理、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配合麻醉进行准确及时的用药、准确记录尿量;器械护士准备合适的缝针及器械,熟悉手术步骤,主动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郑淑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胃肠外营养又称静脉内营养,对长期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患病新生儿及早产儿通过静脉提供各种营养素,达到正常生长发育,是新生儿治疗学、营养学中的重要的治疗方法[1].我院2004年收治1例早产儿在行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过程中发生了液体外渗.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沈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为了促进循证护理的开展与研究,科学、可靠的实证及其获取途径,成为护理工作者实施循证护理的重要依据.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1)循证护理实证的概念;(2)实证的科学分级;(3)影响实证来源的因素;(4)循证护理实证的获取路径.为临床开展循证护理提供指导.
作者:郝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鼻胃管插入以后,常规采用胶布固定于两侧鼻翼及面颊部.但对于颜面部烧伤病人,由于颜面部烧伤后创面渗液、肿胀,有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或大部分表皮脱落等不同程度的皮肤受损,同时常常伴有眼、耳、鼻及上呼吸道等部位的烧伤,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用于颜面部烧伤患者固定胃管很难达到固定目的,因创面渗出,很容易导致胶布沾湿松脱;另外由于创面肿胀,有水疱及表皮脱落等,使用胶布固定后,容易加重表皮撕脱,增加感染的机会.笔者对其固定作了改进,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无脱管现象.
作者:朱雁;刘海燕;缪传南;黄文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强负压吸唾的使用,对诊室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需氧菌为空气中细菌含量观察指标,采用沉降法收集诊室的空气样本.以血琼脂平板分别采集有无使用强负压吸唾情况下,治疗2 h后诊室的空气样本,需氧培养48 h,观察形成的细菌菌落数.结果强负压吸唾组,空气中细菌含量为(12 873±405)cfu/m3;无强负压吸唾组,空气中细菌含量为(19 157±278)cfu/m3.两组空气细菌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强负压吸唾组空气中细菌含量明显低于无强负压吸唾组.结论强负压吸唾的使用,可以降低口腔诊室中空气细菌污染,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把强负压吸唾作为口腔治疗的必备辅助措施,强化口腔诊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
作者:常新;胡晓聪;何向阳;刘沙陵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湿热、创伤复合因素作用下,静脉滴注低温生理盐水对家兔直肠温度(Tr)变化的影响,从而明确湿热创伤复合因素作用下静脉滴注低温生理盐水的降温效果.方法按施加的输液温度将2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无创常温输液组、有创常温输液组、无创低温输液组、有创低温输液组,每组6只.各组均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120min.创伤组家兔致粉碎性骨折.湿热暴露60min后,低温输液组静脉滴注(4±1)℃低温盐水,常温输液组滴注(23±1)℃生理盐水.监测直肠温度变化,并每20min记录1次.结果 无创低温输液组和有创低温输液组湿热暴露后20-60 min时,Tr升高与无创常温输液组和有创常温输液组相似,但70~120 min时,Tr开始下降,低温输液组与常温输液组间Tr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暴露后,家兔不论是否有创伤,均可出现Tr持续上升,静脉滴注低温生理盐水可使家兔的Tr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避免了过高热对机体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害.
作者:廖晓艳;李亚洁;谭琳玲;周宏珍;周春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家庭中药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由社区护士每晚1次上门示范指导家属中药灌肠方法,比较家庭中药灌肠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家庭中药灌肠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家庭中药保留灌肠后各项观察指标比灌肠前改善.结论家庭中药保留灌肠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孙爱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笔者报道手术室专科知识培训专题训练法的应用方法.确定专题,制定学习计划,根据不同层次护理人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查资料,找答案;围绕专题进行讨论,交流;请专家解难答疑;检查、点评个人学习笔记,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了解学习收获和改进意见,指导下一专题的学习.通过2年多的临床实践和考核,从理论、操作考试,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从原来的90.53%提高到95.43%.认为专题训练法,能将相关知识系统地联系在一起,让护士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提高护士的专科技术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夏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总结72例海水溺水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通过现场采取保持气道开放,清除患者口腔和鼻腔中的泥沙、杂草、呕吐物,倒水,现场心肺复苏,采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而不用盐水等易致血液浓缩的高渗溶液纠正低血容量休克等现场急救护理方法,做好现场心理护理,重视海浪击伤造成的合并伤及转运途中的急救护理,提高了海水溺水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赖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介绍美国家庭护理服务的定义、服务内容、服务提供者,分析家庭护理需求评估体系和费用支付系统,学习美国较为完善的家庭护理服务模式为构建我国特色的老年家庭护理服务制度提供借鉴.
作者:曾友燕;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病人78例,采用药物治疗同时辅助功能锻炼为康复训练组,门诊病人78例,单纯采用药物治疗为药物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训练组患者功能改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作用,应加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的系统训练.
作者:赵凤军;田瑞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护理文化决定护理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和团队间的差异,护理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亟待探讨.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护理文化建设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从构建护理团队的护理价值观入手,确立护理团队的愿景及发展方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人员行为、语言副语言及服务规范,重塑护理人员的形象;二是探讨适应医院发展需要的护理管理模式,建立一支有务实创新精神的中层护理管理人员队伍;三是在护理实践中强调团队意识,倡导团队精神,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5种意识,将打造一支高绩效的护理团队作为护理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作者: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笔者报道2002年7月-2004年12月在手辅助系统下,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总结此类手术配合的要点在于:手术室护士把传统开腹手术和现代腹腔镜微创手术有机结合;根据手术过程灵活应变,随时调整以配合术式变化,术中准确快捷配合术者进行相应肝段切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作者:区梅芬;雷小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为了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安全性,人工检索1999年1月-2004年12月,行药物流产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73例和收治的外来因药物流产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31例,对这些药物流产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本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7例,包括失血性休克、高热、肢体抽搐;一般不良反应81例,包括呕吐频繁、阴道异常出血、皮肤过敏等;并发症13例,包括感染、宫腔粘连等;异位妊娠误服3例.笔者认为药物流产虽简易、方便、少痛苦,但仍存在着不安全因素,需全过程监测与护理,并提出防范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阮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病的重症患者给予护理:注重消毒隔离,纠正患者的缺氧,给予营养支持,密切观察病情及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3例患者均康复,获得满意疗效.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滕小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50例舌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舌咽癌联合根治胸大肌肌皮瓣立即整复术的配合要点,认为术前物品准备齐全,熟悉手术步骤,术中配合熟练,合理准备手术用物,严格执行无瘤技术操作是确保手术配合质量及病人安全的关键.
作者:冯仁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高黏血症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4例高黏血症的老年患者使用尿激酶25万U/d静脉滴注,10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4例患者全血黏度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明显,对红细胞解聚体作用突出,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小板数量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对有高凝状态或者有血栓形成倾向的高黏血症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注重用药期间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菲霞;杜晓红;王安兰;徐佩瑶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分析总结4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认为颅内动脉瘤术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癫癎发作、合并高血压、DSA检查后.提出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支持,维持患者镇静及情绪稳定;预防癫癎发作;预防患者血压升高导致再出血;加强DSA检查前后的特殊护理: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护理方法.
作者:雷凌云;林卓华;吴桂丽;廖蔚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