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贤英;黄新文;马丽辉;沈丽娟
目的了解青壮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青壮年高血压患者在服药、饮食、睡眠、运动、自我监测、寻求健康帮助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青壮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不注重运动,不能做到定时、定量运动;近半患者不能按时、按量、按种类服药;大多患者没有定期到医疗单位监测血压和自我监测症状.本组患者三餐规律、食量适中遵医行为较好.结论应加强对青壮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宣教,积极创造条件,改进青壮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翟献节;陈京立;董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人工气道持续氧雾化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5例需要人工气道湿化的颅脑损伤、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按气管切开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单日32例采用持续氧雾化气道湿化法为氧雾化湿化组,双日33例采用持续滴注气道湿化法为滴注湿化组,对两组病人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及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应用持续氧雾化湿化法病人的刺激性咳嗽、痰阻、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感染等发生率显著低于持续滴注湿化组,分别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心率、呼吸频率减慢,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
作者:杨有娟;谢佩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护理文化决定护理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和团队间的差异,护理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亟待探讨.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护理文化建设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从构建护理团队的护理价值观入手,确立护理团队的愿景及发展方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人员行为、语言副语言及服务规范,重塑护理人员的形象;二是探讨适应医院发展需要的护理管理模式,建立一支有务实创新精神的中层护理管理人员队伍;三是在护理实践中强调团队意识,倡导团队精神,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5种意识,将打造一支高绩效的护理团队作为护理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作者: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介绍美国家庭护理服务的定义、服务内容、服务提供者,分析家庭护理需求评估体系和费用支付系统,学习美国较为完善的家庭护理服务模式为构建我国特色的老年家庭护理服务制度提供借鉴.
作者:曾友燕;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科手术中血液保护的方法和护理特点.方法选择大、中型颅脑手术患者58例,按手术单双日顺序分为两组,各29例.单日患者不采集自体血为非血液保护组;双日患者于麻醉平稳后,从外周输入平衡液和明胶溶液,同时按10~15 ml/kg采集患者自体血液为血液保护组.观察记录患者麻醉前、采血前5 min、采血后5 min、回输前5 min、回输后5 min、术毕时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氧饱和度以及尿量,输血量.结果血液保护组在采血后5 min和回输前5min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麻醉前(P<0.01)和非血液保护组(P<0.05),在此期间动脉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保持稳定状态;非血液保护组在输血前5 min、输血后5 min及术毕时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麻醉前,高于血液保护组.结论颅脑外科手术在麻醉后采集患者自体血安全可行,术中可减少库血输入量70%左右,达到半数以上手术患者不输库血.
作者:吴勤;叶占勇;张薏;陈燕;安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对门诊确诊为糖尿病首次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的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频率、教育者和内容的需求选择,根据年龄分为两组.结果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与老年患者比较,认为健康教育更重要,更愿意详细了解饮食、运动和疾病监测的相关知识,每月参加糖尿病教育2次以下,而老年患者更愿意详细了解合并症、自身护理和心理治疗,每月参加糖尿病教育2次或2次以上.结论应根据不同年龄制定不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时间、内容和每月教育次数.
作者:王湘郴;庄荀芳;刘红瑜;尤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病的重症患者给予护理:注重消毒隔离,纠正患者的缺氧,给予营养支持,密切观察病情及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3例患者均康复,获得满意疗效.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滕小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高黏血症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4例高黏血症的老年患者使用尿激酶25万U/d静脉滴注,10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4例患者全血黏度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明显,对红细胞解聚体作用突出,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小板数量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对有高凝状态或者有血栓形成倾向的高黏血症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注重用药期间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菲霞;杜晓红;王安兰;徐佩瑶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对19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病情恢复过程观察,认为健康教育重点是提供心理支持及给予饮食、特殊药物、特殊检查、疾病知识指导,使患儿及家属对本病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建立良好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坚持服药及饮食疗法.本组17例患儿病情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陈苑莉;王乔凤;陈金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提高护生的人文修养水平,推进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过程.方法将浙江海洋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2003级147名护生为教改组,2002级141名护生为对照组.教改组通过改进课程设置,改编人文教材,加强师资建设,拓展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系列教学变革;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两组护生见习末期,分别到各见习医院实施体现护生人文素质为主的综合素质调查.结果教改组专业素质及文化素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革后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护生人文修养水平.
作者:郑舟军;史瑞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家庭中药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由社区护士每晚1次上门示范指导家属中药灌肠方法,比较家庭中药灌肠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家庭中药灌肠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家庭中药保留灌肠后各项观察指标比灌肠前改善.结论家庭中药保留灌肠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孙爱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总结了51例老年性痴呆症(AD)患者临床常见问题的护理方法.对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者,尽早进行认知功能训练,以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记忆力;对有激越行为、幻觉和妄想者,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亲切,不与患者争执事情真假,因势利导,使患者情绪稳定,重回现实;对于误吸、误服、跌倒及走失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对有沟通障碍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提供情感支持与帮助,尊重和关心患者,以唤起患者对生活的希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素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报道了41例应用滤网保护装置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的护理体会.指出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和心理护理,术中加强血压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血栓形成及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等,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丽梅;姚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利用牙种植技术治疗缺失牙是口腔医学领域的一项新技术,笔者总结了675例牙种植患者的临床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细致的器械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做好种植体防污染工作,术后指导患者科学护理伤口、合理进食及宣教牙种植知识等.认为种植义齿修复后患者合理使用和维护,使种植义齿保持良好功能,是延长种植义齿使用寿命的保障.
作者:姜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笔者报道经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一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密切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严密观察、积极预防和及早发现、处理并发症;正确、及时、有效地完成药疗计划,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疗效,避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一环.
作者:施灵波;司玉梅;毛明芝;樊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病人78例,采用药物治疗同时辅助功能锻炼为康复训练组,门诊病人78例,单纯采用药物治疗为药物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训练组患者功能改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作用,应加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的系统训练.
作者:赵凤军;田瑞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0月-2004年4月儿科门诊行静脉滴注治疗的所有患儿,对其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7岁是使用抗感染药物的高峰年龄段.抗感染药物应用占同期输液患儿的98.2%,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高低顺位依次是:3代头孢类、抗病毒类、青霉素类、1代头孢类、中药、2代头孢类和氨基苷类.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同用占56.14%,抗菌药物二联用药占9.51%,抗菌药物三联用药占0.19%.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是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包括正确给药、细致观察、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作者:梁蔚芹;周惠联;游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在初次就诊时,运用状态-焦虑问卷自评表和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对72例择期行LASIK手术患者进行测查,干预后在术前1 h运用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评价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存在焦虑心理.经调查显示,干预后选择担心手术疼痛、担心手术不成功,术前失眠、恐惧,担心术后遗留后遗症5项的人数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对减轻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赵颜莉;杨琳;王沐;郑秋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对25例乳磨牙牙本质龋的分组治疗,探讨微创技术在龋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术前安抚、术中细致默契的配合及术后健康教育是护理的3个重要环节.正确熟练的护理配合不仅可以消除儿童的恐惧感,提高合作程度,而且可以降低医生及患儿的疲惫感,提高治疗质量和效率.
作者:廖贤英;黄新文;马丽辉;沈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