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种植患者的护理

姜慧娟

关键词:牙缺失, 牙种植, 护理
摘要:利用牙种植技术治疗缺失牙是口腔医学领域的一项新技术,笔者总结了675例牙种植患者的临床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细致的器械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做好种植体防污染工作,术后指导患者科学护理伤口、合理进食及宣教牙种植知识等.认为种植义齿修复后患者合理使用和维护,使种植义齿保持良好功能,是延长种植义齿使用寿命的保障.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路径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历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锻炼方法,临床路径组按照临床路径方式制定锻炼程序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功能锻炼正确率临床路径组为100%,常规组为61.9%.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达优率临床路径组为85.7%,常规组为61.9%;术后并发症中患肢水肿发生率临床路径组为9.5%,常规组为28.6%.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临床路径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显著提高功能锻炼达优率,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金丽梅;黄丽萍;吕水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病人对节假日护理工作满意率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节假日护理工作薄弱点,提出改进对策,提高病人满意率.方法随机选取175例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同一病人对正常工作日及节假日两个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10个项目满意情况分别填写.结果两个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10个项目满意率对比,经x2检验,其中9项有显著性差异(P<0.005),分别为:病区环境主动介绍,疾病知识康复指导,介绍治疗护理的配合要求,主动交谈、了解病人需求,观察饮食、介绍饮食知识,告知药物不良反应及帮助服药到口,主动巡视病房,床单、病员服随脏随换,及时帮助解决所遇问题.结论持续质量监测,改变传统的思维和管理模式,病人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改观.

    作者:黄萍;周瑞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牙种植患者的护理

    利用牙种植技术治疗缺失牙是口腔医学领域的一项新技术,笔者总结了675例牙种植患者的临床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细致的器械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做好种植体防污染工作,术后指导患者科学护理伤口、合理进食及宣教牙种植知识等.认为种植义齿修复后患者合理使用和维护,使种植义齿保持良好功能,是延长种植义齿使用寿命的保障.

    作者:姜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颜面部烧伤病人鼻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鼻胃管插入以后,常规采用胶布固定于两侧鼻翼及面颊部.但对于颜面部烧伤病人,由于颜面部烧伤后创面渗液、肿胀,有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或大部分表皮脱落等不同程度的皮肤受损,同时常常伴有眼、耳、鼻及上呼吸道等部位的烧伤,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用于颜面部烧伤患者固定胃管很难达到固定目的,因创面渗出,很容易导致胶布沾湿松脱;另外由于创面肿胀,有水疱及表皮脱落等,使用胶布固定后,容易加重表皮撕脱,增加感染的机会.笔者对其固定作了改进,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无脱管现象.

    作者:朱雁;刘海燕;缪传南;黄文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舌咽癌联合根治胸大肌肌皮瓣立即整复术的手术配合

    对50例舌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舌咽癌联合根治胸大肌肌皮瓣立即整复术的配合要点,认为术前物品准备齐全,熟悉手术步骤,术中配合熟练,合理准备手术用物,严格执行无瘤技术操作是确保手术配合质量及病人安全的关键.

    作者:冯仁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CCU患者压力源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CCU患者压力源,提出护理对策,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应用SAS量表及自制压力源调查表对100例CCU患者进行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结果统计结果示CCU患者压力源高计分16项.并在入院7 d采取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较入院时有明显降低,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CU患者存在着多种压力源,必须引起CCU护士的足够重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其恢复身心平衡.

    作者:张燕;张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加强医院护理文化建设提升护理团队核心竞争力

    护理文化决定护理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和团队间的差异,护理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亟待探讨.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护理文化建设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从构建护理团队的护理价值观入手,确立护理团队的愿景及发展方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人员行为、语言副语言及服务规范,重塑护理人员的形象;二是探讨适应医院发展需要的护理管理模式,建立一支有务实创新精神的中层护理管理人员队伍;三是在护理实践中强调团队意识,倡导团队精神,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5种意识,将打造一支高绩效的护理团队作为护理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作者: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美国家庭护理模式及其付费体系对我国老年家庭护理的启示

    通过介绍美国家庭护理服务的定义、服务内容、服务提供者,分析家庭护理需求评估体系和费用支付系统,学习美国较为完善的家庭护理服务模式为构建我国特色的老年家庭护理服务制度提供借鉴.

    作者:曾友燕;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有序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更好地普及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社区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采用多种形式对所在辖区糖尿病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测评,同时测量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结果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较干预前明显增多(P<0.01),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01或P<0.01).结论通过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赖静;杨俊华;晏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手部卫生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早在1822年,一名法国药剂师发现用含氯化物的溶液作为消毒剂清洁双手可阻断因手传播的感染性疾病[1].随后奥地利医生Ignaz Semmelweis作了一项著名的研究:1846年他注意到在维也纳产科医院由医生及实习生接生的第1病房的产妇产褥热死亡率显著高于由助产士接生的第2病房,经观察他发现医生及实习生经常在做完尸体解剖后没洗干净手便去为产妇接生.于是自1847年5月中旬起,他要求第1病房的医生在接生或检查产妇前都要用漂白粉溶液清洗双手,并用刷子仔细刷洗指甲缝.这项简单的措施实行2个月,就使第1病房的产褥热死亡率骤降,到1848年,产褥热死亡率下降到1.3%,这是以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自此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手部卫生的研究便从未间断过.

    作者:谭琳玲;李亚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实证及其获取路径

    为了促进循证护理的开展与研究,科学、可靠的实证及其获取途径,成为护理工作者实施循证护理的重要依据.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1)循证护理实证的概念;(2)实证的科学分级;(3)影响实证来源的因素;(4)循证护理实证的获取路径.为临床开展循证护理提供指导.

    作者:郝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1例低体质量早产儿胃肠外营养液体外渗的护理

    胃肠外营养又称静脉内营养,对长期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患病新生儿及早产儿通过静脉提供各种营养素,达到正常生长发育,是新生儿治疗学、营养学中的重要的治疗方法[1].我院2004年收治1例早产儿在行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过程中发生了液体外渗.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沈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低龄低体质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护理

    低龄低体质量婴儿心脏病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因此,对手术室护士要求较高.笔者总结184例低龄低体质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术前术中护理.巡回护士术前做好患儿及母亲的心理护理、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配合麻醉进行准确及时的用药、准确记录尿量;器械护士准备合适的缝针及器械,熟悉手术步骤,主动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郑淑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5173例儿童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0月-2004年4月儿科门诊行静脉滴注治疗的所有患儿,对其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7岁是使用抗感染药物的高峰年龄段.抗感染药物应用占同期输液患儿的98.2%,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高低顺位依次是:3代头孢类、抗病毒类、青霉素类、1代头孢类、中药、2代头孢类和氨基苷类.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同用占56.14%,抗菌药物二联用药占9.51%,抗菌药物三联用药占0.19%.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是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包括正确给药、细致观察、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作者:梁蔚芹;周惠联;游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滤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报道了41例应用滤网保护装置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的护理体会.指出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和心理护理,术中加强血压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血栓形成及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等,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丽梅;姚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高黏血症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高黏血症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4例高黏血症的老年患者使用尿激酶25万U/d静脉滴注,10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4例患者全血黏度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明显,对红细胞解聚体作用突出,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小板数量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对有高凝状态或者有血栓形成倾向的高黏血症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注重用药期间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菲霞;杜晓红;王安兰;徐佩瑶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充气式保温毯使用不当致婴儿烫伤1例的教训

    充气式保温毯是手术室为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取暖的理想用品,它以能在保温毯四周形成一个立体的温暖空间以及打湿后不会漏电的优势,在我院手术室得到普遍的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1例因使用不当而引起患儿烫伤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魏茜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强负压吸唾对口腔诊室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强负压吸唾的使用,对诊室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需氧菌为空气中细菌含量观察指标,采用沉降法收集诊室的空气样本.以血琼脂平板分别采集有无使用强负压吸唾情况下,治疗2 h后诊室的空气样本,需氧培养48 h,观察形成的细菌菌落数.结果强负压吸唾组,空气中细菌含量为(12 873±405)cfu/m3;无强负压吸唾组,空气中细菌含量为(19 157±278)cfu/m3.两组空气细菌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强负压吸唾组空气中细菌含量明显低于无强负压吸唾组.结论强负压吸唾的使用,可以降低口腔诊室中空气细菌污染,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把强负压吸唾作为口腔治疗的必备辅助措施,强化口腔诊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

    作者:常新;胡晓聪;何向阳;刘沙陵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2006年《南方护理学报》新栏目预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干预及效果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在初次就诊时,运用状态-焦虑问卷自评表和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对72例择期行LASIK手术患者进行测查,干预后在术前1 h运用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评价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存在焦虑心理.经调查显示,干预后选择担心手术疼痛、担心手术不成功,术前失眠、恐惧,担心术后遗留后遗症5项的人数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对减轻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赵颜莉;杨琳;王沐;郑秋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