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宣;何荣
CT引导下的细针细胞学穿刺(FNAC)检查已成为肺部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快速、准确性高的优点.笔者就20例穿刺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平;颜卫山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胆囊结石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7月~2006年7月1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合并胆囊结石并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者较同期无肝硬化者手术出血量增加.围手术期危险性显著增高.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高风险的主要原因.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是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张东平;龚健;袁以刚 刊期: 2007年第30期
脑梗死急性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肯定,笔者探讨溶栓治疗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使其更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桃玉;袁建喜 刊期: 2007年第30期
通过对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和调整,引导中层干部和全体员工将注意力集中在医院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使局部目标、个人行为目标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实现佳结合,让绩效考核系统成为医院组织目标实现的得力工具.
作者:陈健;张忠英;孔晓妹 刊期: 2007年第30期
产房是产妇分娩时极其特殊而重要的场所,产房周围环境、室内布局、清洁和消毒、无菌物品的储存和使用等直接关系到母婴及医护人员的安全.为保障母婴健康,避免产科医疗纠纷,我院对产房按标准预防的原则制定了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保障了医疗安全,降低了产科医院感染率.
作者:姜双英 刊期: 2007年第30期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药物.由于其需求量大,不法商贩以同科同属植物杏、山杏、桃等的干燥近成熟果实,经烟熏后充当乌梅入药.本文通过对乌梅及其伪品的鉴别,使医药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准确的辨别其真伪.
作者:梁爽 刊期: 2007年第30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由于它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人员的流动性,医生管理的双重性,决定了门诊管理的难度.随着新世纪的科技进步和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门诊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适时地对门诊管理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及调整,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创造崭新的门诊管理新模式,以全面提高综合性医院门诊的管理水平.
作者:刘志新;韦海潮;伍业星 刊期: 2007年第30期
髌骨是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有增强股四头肌肌力、维护膝关节稳定和保护股骨髁部的作用,髌骨骨折有较大分离移位者髌腱膜和关节囊必将同时断裂,伸膝装置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其功能必然大受影响[1].2006年7月,笔者发现一例髌骨中部横断骨折严重分离移位38年,伸膝功能如常,无跛行患者,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元生 刊期: 2007年第30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PT)临床很少见,该病名称较多,1996年WHO才将其命名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其细胞起源尚不明确.术前影像学定性诊断颇为困难,多误诊为囊腺瘤或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现将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影像学完整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分析总结讨论如下:
作者:张勇;王新平;谢显孝;王锦 刊期: 2007年第30期
套筒冠义齿属于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形式的一种修复体,它结合了固定及活动义齿的特点,尤其适合牙周炎患者[1].目前套筒冠义齿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应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程兰霞;闫俊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比较布比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妇女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A组(20例)腰麻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6ml(12mg)+0.005%芬太尼0.4ml(20mg);B组(20例)腰麻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6ml(12mg)+NS 0.4ml.观察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平面、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循环波动幅度、呼吸抑制程度、不良反应等.结果 麻醉平面、麻醉持续时间、循环波动幅度、呼吸抑制程度、不良反应等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布比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布比卡因者.
作者:郑世海;史扬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联用卡托普利对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3例.A组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40mg+12.4mg),每次1片.对反应不足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每日1次,每次2片,且此剂量为每日大服用剂量,睡前服.B组每次口服硝苯地平10mg加复方卡托普利12.5~25mg,每日3次.连续口服3天后,根据血压情况增减剂量.观察期为4周.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A、B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A、B两组之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2.6%和78.3%,不良反应分别为21.7%和26.1%,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与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疗效相似.
作者:沈爱和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寻找一种简单实用的清洁肠道方法,以保证静脉肾盂造影的检查效果.方法 将90例IVP造影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用50%硫酸镁50~100ml冲服导泻,B组用果导口服导泻,C组用20%甘露醇口服导泻.结果 A组与B、C组X线摄片清晰度比较,A组比B、C组清洁肠道效果好,P<0.05.结论 IVP造影前用硫酸镁清洁肠道的效果优于果导和甘露醇,造影片显示更清楚.
作者:黄萍;袁艳梅 刊期: 2007年第30期
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其发展应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护理科研、论文的数量和水平是评价一个地区或单位的护理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通过我院10年间医院工作人员科研立项、科研论文发表交流情况及护理人员论文写作的调查,对护理科研滞后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缺乏科研意识、科研潜力不足,观行制度制约,客观条件制约是重要因素.提出改变这种状态应从学科带头人入手,详细阐述了护士长对护理科研、论文工作的指导.
作者:纪代红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 168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88例)和血糖正常组(80例).血糖升高组于入院时及伤后第1、2、3、5、7d晨起抽血检测空腹血糖,根据血糖值使用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使用胰岛素期间对末梢血糖进行动态监测,直至清晨空腹血糖连续2次正常.同时制定饮食护理措施,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血糖升高组中有58例患者(占65.91%)血糖在1~3d内恢复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有13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终因伤势过重而死亡,病死率14.77%,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48.03%.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
作者:邵秀慧 刊期: 2007年第30期
通过对神经外科临床护患沟通佳时间和方式的探讨,分别阐述了对入院介绍、晨间护理、护理操作时、午间护理、出院指导等不同契机的把握体会.
作者:王鑫 刊期: 2007年第30期
近几年来,我院收治了不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这些患者的救治过程中的一些有效环节上,我院进行了科学的探讨与改进,使得有机磷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诊治,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效率.
作者:林继红;谢敬刚;曾丹 刊期: 2007年第30期
手术室管理的核心是管人,人员素质及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作绩效和病人的安危.人是诸多因素中活跃、宝贵、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要把手术室的各项工作做好,使患者及家属放心、满意,其关键在人.管理者要将人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来发掘和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1].
作者:刘清兰 刊期: 2007年第30期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也称代谢综合征、X综合征、代谢障碍综合征、多代谢综合征.虽然命名众多,但是它的核心相同,共同的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引发的多代谢症候群.胰岛素抵抗导致了一系列的生理紊乱,终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与冠心病有相关性.
作者:刘涛 刊期: 2007年第30期
开胸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为了防治这一并发症,开胸术后常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和氧气雾化吸入法等措施.但据文献报道,氧气雾化吸入法较超声雾化吸入法有较多的优越性.
作者:郭忠林 刊期: 200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