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管排气简易连接法

陈文风

关键词:肛管排气, 简易, 一次性负压引流器, 连接装置, 连接方法, 骨折病人, 顽固性, 水封瓶, 腰椎, 胃管, 临床, 减压, 腹部, 措施, 床旁
摘要:腰椎骨折病人早期常伴有顽固性的腹部胀气,临床常用肛管排气、禁食、胃管减压等措施来解决病人的痛苦.常用的肛管排气连接方法为连接于床旁的水封瓶内,也有的连接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我科采用一种更简便的连接装置,现介绍如下.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氧化电位水用于妇科手术前阴道抹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氧化电位水(EOW)用于妇科术前阴道消毒的效果.方法用氧化电位水(EOW)对阴道壁、穹隆部、及宫颈抹洗,抹洗后取标本进行阴道清洁度及支原体检测,与采用0.1%苯扎溴铵(新洁而灭)、碘伏抹洗的效果进行比较.(病例资料来源为我科住院患者,以住院床号的单双分为两部分,单号为EOW组,双号又再分为新洁而灭组和碘伏组.)结果氧化电位水(EOW)消毒效果优于0.1%苯扎溴铵(新洁而灭)、碘伏.EOW组100例中支原体感染占22例,经6次抹洗转阴15例,转阴率68%.苯扎溴铵80例中支原体感染18例,经6次抹洗转阴3例,转阴率17%.在碘伏20例中支原体感染4例,经6次抹洗后转阴2例,转阴率50%.可见EOW组效果优于其他对照组(苯扎溴铵和碘伏组)(P<0.01).结论氧化电位水(EOW)对阴道粘膜无刺激,对环境无污染,制作方便.可用于妇科术前阴道抹洗.

    作者:罗润华;伍丽霞;招顺万;柳晓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医院对男护士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对男护士的认知、接受及需求情况,为培养和使用男护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5所医院的医护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在682名调查对象中,男护士的知晓率为61.6%;认为可以接受男护士的护理人员575人,占84.3%;认为需要男护士的科室分别是精神科(85.0%)、急诊科(67.4)、外科(64.2%)、手术室(58.1%);男护士的职业影响因素主要是传统观念(84.5%)、性别偏见(56.9%)、亲朋好友的嘲笑(43.7%)、家庭成员的反对(38.9%).结论医院对男护士有-定的需求,建议吸引更多的男性从事护士职业,充分发挥男护士的优点,有利于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梁荫基;肖丹;蔡映杰;杨巧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CD3AK细胞两种输入方法的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减少CD3AK细胞输入不良反应的佳技术操作方法.方法将62例接受CD3AK细胞输入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用CD3AK细胞输入与白介素-2混合静脉输入的15例患者为混合输入组,采用CD3AK细胞、自介素-2分别单独静脉输人的47例患者为分开输人组,观察两组输入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头痛、发热、畏寒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取CD3AK细胞、白介素-2加人生理盐水分别单独输入的方法,可减轻患者不良反应,顺利完成疗程,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洁英;徐惠容;蔡平;黄俭;陈罗英;黄新英;江国成;黄慧心;陈作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带蒂骨瓣加骨髓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患者的护理

    笔者报道带蒂骨瓣加骨髓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护理.阐述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多给患者心理支持;术后将患髋置于屈曲30°-40°.早期进行适当的被动活动,认真实施康复护理计划,教育患者做到1年内扶拐不负重下地站立,积极预防并发症.促使患者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作者:陈锦风;陈莹;刘彦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鼓室成形及乳突根治术后患者的出院健康教育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和总结了86例(89耳)鼓室成形及乳突根治术后患者的出院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保持良好的咽鼓管功能,防止术部继发感染,饮食指导以及针对不同手术类型患者的分类指导,通过术后随访,患者鼓膜再穿孔率及移植听骨脱出率明显降低,乳突根治术后患者的干耳率显著提高.

    作者:彭新宇;杨华;黄鸿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大出血的观察及抢救配合

    通过对30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大出血病人的抢救,体会到及时观察大出血先兆,维护呼吸道通畅,及时配合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及时补足血容量及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能大大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陈少华;肖健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角色与作用

    笔者分析了三级综合医院开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在开展社区护理中承担的教育者和咨询者、服务者、协调者和合作者、观察和研究者多种角色;并提出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在开展社区护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包括:(1)向社区提供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提高社区护理质量;(2)为社区护士的培养提供师资队伍和培训基地;(3)开设日间病房,为病人提供方便的治疗及护理;(4)建立双向转诊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社区提供持续的优质服务;(5)开展社区护理研究.

    作者:郭小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

    笔者总结3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与护理.监测临床症状和体征、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外周血T淋巴细胞、X线影像、心内膜心肌活检(EMB)等指标,发现1a级排斥反应3次,2级排斥反应1次.认为EMB是目前诊断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为可靠的敏感指标;超声心动图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重要手段,可及时无创地监测排斥反应,为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适时合理地行EMB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其它指标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情况;仔细观察、综合分析病情,能有效地减少有创性心肌活检的次数.

    作者:杨满青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药结合按摩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病人的观察

    目的了解中药结合按摩治疗下肢创伤(手术)合并深静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病人按人院单日为对照组,双日为实验组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结合按摩为中药内服外用按摩组.对照组采用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血栓通为静滴口服组.两组病人均进行功能锻炼.观察两组病人患肢肿胀、肤色、肤温、疼痛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患肢肿胀、皮温分别经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疼痛、压痛、肤色分别经秩和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医活血通络法结合手法按摩配合自主的功能锻炼治疗下肢创伤合并深静脉栓塞临床效果好,康复快,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爱英;杨方明;刘红梅;雷艳蓉;刘慧诗;郭凤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护理本科生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笔者就护理本科生双语教学中师资缺乏、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及无合适教材等问题,提出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选用教材和编写讲义及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等对策,以克服双语教学中的困难,并争取外围的支持,使护理本科生的双语教学得以有效实施,从而促进护理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我国护生在国际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

    作者:耿桂灵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南方护理学报》第5期继续教育答题卡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护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分析

    为了分析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教学计划的优缺点,为教学改革提供基础依据,笔者对北京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19所医学院校护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课程门数、课时数及课程结构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我国护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平均开设课程39门,教学总时数36384学时,其中公共课和医学基础课占总时数的54.35%,护理学专业课程总计不足20%.讲习比例为1.61:1,理论课所占比例明显偏大,和临床医学本科相比教学任务偏重.有多数院校没有涉及到护理科研教学.建议按照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原则修订护理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使其更能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

    作者:白凤霞;王志凡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病人的护理

    报道36例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通过术前的心理、生活、用药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对抗凝、预防疼痛和感染、术后活动、饮食等进行细致观察和护理,认为良好的护理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宋博;王明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护理单元管理新模式

    传统的护理单元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护理专业的发展,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我院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在两个护理单元内实行了护士长独立管理、成本单独核算的管理方式.实践证明新的管理模式在发挥护士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管理能力,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士全科业务能力、关系协调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孙娟;苏嫦娥;石惠玲;任爱玲;王玲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褥疮三级监控制度的实施体会

    目的预防褥疮的发生和加强院前褥疮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分为两组,2003年实施褥疮三级监控制度的院前褥疮40例病人为观察组.2002年未实施褥疮三级监控的院前褥疮28例病人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病人院前褥疮治愈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杜绝了院内褥疮的发生;2003年院前褥疮治愈率较2002年有明显的提高,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褥疮的三级监控制度是控制院内褥疮发生和促进院前褥疮愈合的有效手段,切实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张学敏;余菁;钱红姿;应霞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报道16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6例合并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物品的准备.术中注意患者的病情观察,与经治医生密切配合.16例治疗均成功,患者均能配合治疗,术中无并发症.介入技术是治疗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术前心理咨询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术中密切监测、积极与治疗医师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唐文捷;林汉英;辜小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创刊十周年真情大回报--欢迎订阅2005年《南方护理学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7例乌头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了7例乌头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及护理,认为及早洗胃,快速输液促进毒素排出,纠正心律失常,配合做好病情观察,加强心理护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是预防乌头中毒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小琴;梁瑞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评定及护理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例脑卒中患者患病1周后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患者SDS积分: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者,有偏瘫高于无偏瘫者,完全性瘫痪高于不完全瘫痪者.出血性大于缺血性者,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不同病程、男女抑郁无显著性差异(P>0.05).SAS积分:病程≥5年高于<5年者,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者,有偏瘫高于无偏瘫者,完全性瘫痪高于不完全瘫痪者,出血性大于缺血性者.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男女问焦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常伴随抑郁和焦虑症状,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以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王月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下肢大面积溃疡患者换药方法及效果分析

    笔者报道21例下肢大面积溃疡病患着换药的方法并分析其效果.通过去除坏死组织、彻底清洗、红外线照射、局部用药等方法后.湿敷3 d新鲜肉芽组织生长15例,渗液明显减少9例,2 d局部疼痛减轻12例,3~6周出院14例.认为对下肢大面积溃疡患者的正确换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书兰;蔡锦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