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观察双黄连针剂与双黄连针合用654-2针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症66例的临床疗效,其结果双黄连针加654-2合用组效果优于单用双黄连针组.
作者:康风;王子锐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方法,观察45例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 罗格列酮可以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下降(P<0.05),也可使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显著下降(P<0.05).结论 罗格列酮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降血糖药物,低血糖发生率低.
作者:崔秀玲;张爱荣 刊期: 2007年第29期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甚微,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在眼科学中,其对眼生理、病理的作用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实.在维持眼正常代谢及组织结构和视力功能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眼的微量元素的研究多侧重于晶体,而对近视与微量元素的研究报道较少.
作者:李文俊;张梅;余良智;胡月皎;赵秀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药物曲安奈德、山莨菪碱及维生素B1注射液对腰腿痛的疗效.方法 对153例腰腿痛病患者行压痛点局部封闭注射.结果 治愈97例,有效49例,总有效率95.4%.结论 药物曲安奈德、山莨菪碱及维生素B1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腰腿痛疗效确切.
作者:冯艳华;朱刚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DSA或临床证实的5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象特点,并结合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的重建显示方式,观察肠系膜上动脉的形态.结果 5例病例轴位及重建图象均能很好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与DSA或临床结果相符.结论 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董从松;姚立正;戴真煜;张广玉;李文会;颜利辉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疗妇幼保健机构有关孕产妇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的对策.方法 回顾、统计我院自1991年~2006年来孕产妇系统管理相关资料,具体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结果 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模式陈旧,三级保健网络不健全,管理服务质量低下.结论 必须提高新时期对孕产妇系统管理认识,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网络建设和专科建设,并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才能保障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洪丽华;尹望平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乳腺触诊阴性病灶定位切除手术的应用及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95例临床触诊阴性而钼靶X线提示病灶的患者行钼靶X线定位,并置金属导丝行手术切除活检,确定病灶病理类型.结果 95例乳腺触诊阴性病灶中有19例乳腺癌.结论 钼靶X线可以明确乳腺触诊阴性病灶,定位准确,手术切除损伤小,安全、可靠,是实现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的理想方法,也是乳腺触诊阴性病灶诊断与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晓君;李智;史立晖;王景;陈琦;马洪元;王娜;孙春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腹痛伴晕厥10小时入院,患者于晨7时许排大便时突感腹部疼痛以左上腹为主,呈持续性钝痛,并且向左肩部放射来我院门诊,以肝脏多发囊肿、腹水、晕厥待查收住院于内科.该病人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有肝脏囊肿伴腹水二年病史,故内科医师考虑有肝脏囊肿破裂出血可能,即请外科会诊,行腹腔穿刺术抽出不凝血,急行CT平扫发现:①脾脏体积增大.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07年第29期
通过对50例重型颅脑术后病人行单人氧气加压舱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认为治疗前对病人全面评估,制定护理措施及治疗中的病情观察十分重要,而丰富的高压氧专科知识和护理知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波;贾梅燕 刊期: 2007年第29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静脉给药常见,也是基本的方法之一.而拔针是静脉输液的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觉疼痛、局部淤血青紫和静脉闭塞.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紧张、疼痛和表浅静脉的缺失,也影响了下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我们在工作中采用了一种新的压针方法,临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兰;江锦霞;谢玲萍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中央塌陷型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3年以来,应用关节镜监视、胫骨髁相对应部位开窗复位、植骨,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结果 本组25例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访2~46个月,骨折及植骨愈合良好,未见再塌陷情况.关节功能恢复良好,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测定:72~100分.结论 该方法创伤小,视野佳,做到了微创下的坚强固定,长期随访,疗效肯定.
作者:王志刚;孟晓源;宁凯;穆哈买提 刊期: 2007年第29期
我院自2003年4月~2007年5月在妇产科手术中,采用腹部切口改良式缝合,无一例切口发生液化、裂开,全部切口甲级愈合,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婷;曹正英;王瑛 刊期: 2007年第29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使人们十分关注健康,重视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所以护理必将由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更多的在防病治病、卫生保健方面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作者:郑嘉红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对临床发生的急性输液反应进行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885例次输液治疗中的52例次输液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分析,属药物因素27例(52%),属操作因素11例(21%),属病人因素11例(21%),属输液器具因素3例(6%).结论 把好药品和操作关,改善操作环境,严格操作规程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作者:张绪国;肖敏;陈立东;朱艳霞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随州市青春期白发,探讨发病规律和防治策略.方法 对随州市市区三所中学3455人进行白发检查,凡有一根以上白发在学生体检表上记录(胎记白发不记).结果 白发发病率为5.64%,15、16、17、18、19、20岁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20岁组高(37.5%)、15岁组次之(10.89%)、16岁组低(4.80%).男性发病率为7.82%,女性发病率为3.27%.白云高中发病率占6.21%、曾都高中6.19%、随州二中4.89%.结论 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并非能说明其发病率高低,可能与样本量太小有关.性别间男性多于女性(χ2=33.54,P<0.005),是否与生理机能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三所学校发病率高低不一,可能与营养或精神因素有关.作者认为,纠正偏、厌、挑食,达到平衡膳食,调节心态,正确对待人生是减少白发发生的有效措施;一旦发现白发应及时寻找病因,针对性采取措施及医治是减轻和控制继发的相应策略.
作者:沈春安;沈衡;张杨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网络环境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这种网络通过网中设网、国际互联可以覆盖多个国家乃至全球.在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的期刊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并且传统的期刊管理工作与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期刊管理工作共存互补将逐渐变为现实.
作者:李琴 刊期: 2007年第29期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因此,绝不可忽视.此病病情发作缓慢,迁延时间长,大部分患者不能常年住院治疗,因此,自我护理势在必行,因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护理有不同程度的认识缺陷,这就需要护士给予指导、帮助、教育和培训,引导患者恢复正常的自我能力,使患者的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能够主动的自行控制、自行调节,从而增强体力,恢复健康,参加社会生活.
作者:杨晓莲;孙曙;雷亚文;王英杰;李旭 刊期: 2007年第29期
患者,男性,25岁,兰州大学在读研究生,未婚.半年前自觉上唇部不适,有肿胀感,自服消炎药一周无效.2006年10月底自觉上唇部肿胀越发明显,但疼痛较轻,多方诊治,效果甚微,2007年3月中旬来我院门诊口腔科就诊.既往体健.
作者:窦永吉;邢晓华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性疾病,结核菌通过呼吸道侵入肺内引起慢性肺结核,发病时,午后低热,纳差、乏力、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结核菌由口腔(龋齿)或扁桃体侵入人体而发病引起肺外结核,以颈部淋巴结结核常见,病人多为儿童或青年人,30岁以上较少见,近年来临床病例中,本组病人有年龄大女71岁,男75岁,结核病有回升趋势,以颈部淋巴结结核为多见,是临床上较易被忽视的一种难鉴别的疾病,我科在2004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颈部淋巴结结核病人64例,以手术治疗为主,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诊6个月~18个月均无复发.
作者:赵凤梅;赵福龙;赵国林 刊期: 2007年第29期
我院1990~2004年外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47例,女13例,年龄25~78岁.入院前有溃疡病史者43例,患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脾肿大者5例,另12例病史不详.入院后经内镜检查有溃疡病者33例,怀疑溃疡恶变或胃癌8例,9例因胃腔积血多无法查清病灶,其余病例未行有关检查.第1次出血者43例,2次以上出血者16例.60例均符合大出血诊断标准.
作者:王军;孙楠 刊期: 200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