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梅;赵福龙;赵国林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增加的趋势,但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主要是因为胰腺癌的症状隐匿,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另外胰腺周围解剖关系复杂,多在做出诊断时已丧失了根治性切除的可能.文献资料表明,目前约有85%~90%的病人确诊时就已无法根治切除,能行根治手术者只有10%~15%左右.
作者:常慎辉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方法 对14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分析.结果 异常脑电图61例,其中边缘状态的脑电图30例,轻度异常脑电图22例,中度异常脑电图6例,重度异常脑电图3例,正常脑电图44例,低波幅快活动脑电图13例,α前移、泛化脑电图22例.结论 脑电图检查对颅脑外伤检查及外伤后时间关系与脑功能变化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高杨;邢婕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联合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根据治疗情况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24例给予内科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实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前后观察静息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功能级别、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1)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郭靖;介曙光;张德明 刊期: 2007年第29期
外科引流手术范围广、量多、手术难度差别较大.因此,并发症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可因病人的发病部位、病程长短、感染程度和外科医生的处理方法而异.临床上,因轻视引流手术而招致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并发症不乏其例.
作者:常慎辉 刊期: 2007年第29期
全世界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上升的幅度为0.2%~0.896%,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特别在许多大中城市患乳腺癌的年龄有明显提前趋势.乳腺恶性肿瘤对病人是一种超强的不良刺激,这种刺激通过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作用产生生理、行为和主观的反应,使病人处于应激状态,产生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反应,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2006年8月~2007年4月收治乳腺癌46例,在对乳腺癌病人进行常规化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并进行对照观察,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齐心;万九菊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利培酮引起脑电图改变的特征,其改变与用药时间、剂量及疗效之间关系,并与氯氮平引起的脑电图异常作一比较.方法 符合CCMD-2-R诊断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入组.在服药前、服药后1周、2周、4周分别检查脑电图,并记录用药剂量,测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观察疗效.结果 服用利培酮后脑电图波率变慢,服用1周后即出现脑电图异常(P<0.01),与剂量及疗效无关,异常率及异常程度轻于氯氮平(P<0.01).结论 利培酮引起脑电图改变轻于氯氮平.
作者:张体云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药物曲安奈德、山莨菪碱及维生素B1注射液对腰腿痛的疗效.方法 对153例腰腿痛病患者行压痛点局部封闭注射.结果 治愈97例,有效49例,总有效率95.4%.结论 药物曲安奈德、山莨菪碱及维生素B1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腰腿痛疗效确切.
作者:冯艳华;朱刚 刊期: 2007年第29期
急腹症是妇科常见疾病,有时因病史不清、症状不典型而被误诊为其它症状,卵巢破裂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不高,既往误诊率较高,常因误诊而手术治疗.随着对此病认识及辅助检查技术的提高,卵巢破裂早期确诊率逐渐提高,使其手术率下降,保守治疗成功率上升.现笔者对近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38例卵巢破裂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高素珍;徐晓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动脉血气分析是呼吸功能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血气值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动脉穿刺.临床上,因桡动脉在腕掌侧近端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是我们触摸脉搏的部位[1],所以被广泛采用.然而动脉血管具有管壁厚、易滑动、不易看到等特点,所以给血气标本的采集带来了一定难度.笔者在实践中对穿刺点及穿刺技巧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经126例临床实践穿刺,成功率提高到了97.6%.现介绍如下.
作者:陆伟芬;赵红;陈丽琴 刊期: 2007年第29期
1 病例报告患者,26岁,因持续性下腹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半年,于2005年4月10日入院.查体:T:36.8℃,P:78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外观无贫血,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耻骨联合上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畅,宫体光滑,宫体前位正常大小,宫体压痛(+),双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解剖部位发生病变或生理功能紊乱,引起睡眠异常及睡眠过度等症状.睡眠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反复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健康教育对老年人睡眠障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07年第2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腹痛伴晕厥10小时入院,患者于晨7时许排大便时突感腹部疼痛以左上腹为主,呈持续性钝痛,并且向左肩部放射来我院门诊,以肝脏多发囊肿、腹水、晕厥待查收住院于内科.该病人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有肝脏囊肿伴腹水二年病史,故内科医师考虑有肝脏囊肿破裂出血可能,即请外科会诊,行腹腔穿刺术抽出不凝血,急行CT平扫发现:①脾脏体积增大.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07年第29期
自2005来我科应用广州火迪公司生产的自动痔疮套扎器(Ruiyun proctdure for hemorrhoids)治疗1~3期混合痔5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0例,女16例,年龄18~60岁,均为1~3期混合痔.其中以出血症状为主36例,排便时内痔脱出便后能够还纳者20例,全组无合并外痔者.
作者:史春雷 刊期: 2007年第29期
随着人们对腹股沟区解剖的深入认识和人工材料的进步,开放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已成为热点.笔者于2003年5月~2006年12月,经腹股沟切口置入腹膜前间隙Kugel补片治疗63例腹股沟疝,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志勇;李志刚 刊期: 2007年第29期
ICU病房的建立,使得高科技设备在对危重病人的及时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与其相伴的负面影响,也给病人的身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通过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ICU病房377例病人的临床观察,对监护设备给危重病人造成的损伤及其护理对策作一介绍.
作者:汪少华 刊期: 2007年第29期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常合并周围器官损伤的严重腹内伤,约占腹内器官损伤的3%~5%[1].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发生损伤时不仅诊断困难,而且处理复杂,死亡率高;文献报导死亡率高达10%~27.8%[2].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笔者自1995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各类十二指肠损伤24例,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连加玉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 每天清晨空腹时口服泮托拉唑1粒(40毫克),4周为一疗程,同时应用口服克拉霉素两片(0.4)每日二次,阿莫西林0.5每日三次.结果 治疗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为92.9%,疼痛缓解95.6%.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程短、愈合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刘兆海;柳海林 刊期: 2007年第29期
β受体过敏综合征是体内分泌或游离的内源性儿茶酚胺正常而β受体对刺激反应性增高所致,亦称高动力β受体循环状态或β受体反应性增高.临床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多见20~40岁中青年,女性居多.临床发病有逐渐增高趋势.西药主要使用β受体阻滞剂、镇静剂、氯化钾等治疗.
作者:孟庆赋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寻求提高消化性溃疡疗效的方法.方法 十二指肠溃疡(Du)370例,随机分成DuⅠ组(微波加药物)200例和DuⅡ组(单纯药物)170例;胃溃疡(Gu)随机分成GuⅠ组(微波加药物)80例和GuⅡ组(单纯药物)70例.在胃镜下微波治疗后,观察溃疡愈合、疼痛缓解和复发情况,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 两个Ⅰ组的溃疡愈合率、疼痛缓解率均高于Ⅱ组(P<0.01、P<0.05),复发率低于Ⅱ组(P<0.05).结论 胃镜下微波联合药物治疗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
作者:张秋敏;张雷;王建刚 刊期: 2007年第29期
近年来患宫颈癌的人数递增并呈年轻化,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我院阴道镜联合宫颈电热圈环切术治疗子宫颈疾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兰;李春慧 刊期: 200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