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混合痔56例

史春雷

关键词:痔疮, 套扎器, 治疗, 混合痔, 资料与方法, 现报道如下, 效果满意, 出血症状, 应用, 外痔, 生产, 排便, 年龄, 内痔, 广州
摘要:自2005来我科应用广州火迪公司生产的自动痔疮套扎器(Ruiyun proctdure for hemorrhoids)治疗1~3期混合痔5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0例,女16例,年龄18~60岁,均为1~3期混合痔.其中以出血症状为主36例,排便时内痔脱出便后能够还纳者20例,全组无合并外痔者.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癌性贫血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变化的相关研究

    目的 分析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及其与血红蛋白(Hb)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53例癌性贫血、71例癌症无贫血和21例正常对照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Epo值;并对53例癌性贫血患者的Hb和Epo值与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相比较,以及根据Hb值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①癌性贫血组、癌症无贫血组、对照组的血清Epo分别为(63.08±104.1)mu/ml、(13.73±9.96)mu/ml和(8.10±4.97)mu/ml.癌性贫血组与癌症无贫血组及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1).癌症无贫血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与Hb水平存在负相关(r=-0.693,P<0.001).③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低于同样程度贫血的IDA患者(P<0.01).④轻度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明显低于中重度癌性贫血患者.结论 癌性贫血患者的Epo值高于癌症无贫血患者和正常人,并与Hb值呈负相关;随着贫血的加重,Epo水平逐渐升高;但低于同样程度贫血的IDA患者.

    作者:陆晔;潘湘涛;王金湖;程旭;李蓉;严敏;陈丽玉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阴茎血管造影在诊断血管性阳痿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阴茎血管造影在血管性阳痿诊断中的符合率.方法 17例病人分别进行两种方法检查.结果 二者相符率为7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仅用作血管性阳痿的筛选手段.

    作者:王继伟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苍耳子口服液的制备、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

    苍耳子口服液是我院自制的中药制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鼻塞头痛等.经过多年的临床疗效观察,效果甚佳,安全有效.1 处方组成苍耳子、柴胡、葛根、黄芩、白芷、辛夷、川芎等.

    作者:杨秀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乳腺钼靶片内簇状钙化灶良、恶性鉴别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钼靶片中簇状钙化灶结合临床及病理,鉴别良、恶性钙化灶,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经钼靶发现簇状钙化病例78例,经我院手术或外院手术病理证实恶性65例,良性10例,其余3例钙化较分散,患者拒绝手术取病理,故严密随访观察,未见病情发展或钙化点增多.结果 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典型的恶性钙化点常很细小、密度多很低、形状常不规则,可为泥沙样、小杆状、小叉状、针尖状等,若同时伴有高密度肿块影,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而良性钙化点则常很粗大、密度很高、边缘平滑、形状很规则如圆点状、圆圈状、片状等.结论 鉴别良、恶性簇状钙化灶,用于指导临床,早期发现乳腺癌意义重大.

    作者:董燕敏;揣淑洁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8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的整体护理体会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50%,反复出血死亡率为80%以上.因此有效地控制出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以往使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成功率达到60%,但半数以上的病例在拔管后72小时内有再出血.近年来,由于内镜设备、技术的迅速发展,经内镜下止血的成功率得到提高[1].我院8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镜下止血治疗及临床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薇;王艳;徐丽萍;马伟艳;曹霞;冯艳玲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浅谈老年骨科病人的睡眠施护

    老年人入睡难,睡不深,尤其是围术期的老年病人.笔者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西医护理手段,提倡整体护理,加强骨科老年病人围术期的睡眠施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证实围术期较好的睡眠施护既有利于减轻老年病人手术前的心理负担,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又能加快手术后的疾病康复.

    作者:叶立群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支持接骨板内固定预防骨干近远端骨折并发症的体会

    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根据支持接骨板的特性,对117例骨干近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骨折切开复位、支持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早期被动、主动功能锻炼,在积极预防骨干近远端骨折后邻近关节挛缩、强直,废用性肌萎缩,骨质疏松及患肢功能障碍上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大祥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胃镜下微波联合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寻求提高消化性溃疡疗效的方法.方法 十二指肠溃疡(Du)370例,随机分成DuⅠ组(微波加药物)200例和DuⅡ组(单纯药物)170例;胃溃疡(Gu)随机分成GuⅠ组(微波加药物)80例和GuⅡ组(单纯药物)70例.在胃镜下微波治疗后,观察溃疡愈合、疼痛缓解和复发情况,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 两个Ⅰ组的溃疡愈合率、疼痛缓解率均高于Ⅱ组(P<0.01、P<0.05),复发率低于Ⅱ组(P<0.05).结论 胃镜下微波联合药物治疗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

    作者:张秋敏;张雷;王建刚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外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60例报告

    我院1990~2004年外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47例,女13例,年龄25~78岁.入院前有溃疡病史者43例,患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脾肿大者5例,另12例病史不详.入院后经内镜检查有溃疡病者33例,怀疑溃疡恶变或胃癌8例,9例因胃腔积血多无法查清病灶,其余病例未行有关检查.第1次出血者43例,2次以上出血者16例.60例均符合大出血诊断标准.

    作者:王军;孙楠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新生儿游泳后抚触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后抚触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哭闹情况、进奶量及胎便初排至转黄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足月正常分娩或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分两组;沐浴、游泳后抚触组为观察组,沐浴、抚触组为对照组.将睡眠质量、哭闹情况、进奶量、胎便初排至转黄时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新生儿游泳加抚触后睡眠质量高,进奶量多,哭闹少,胎便初排至变黄时间缩短.

    作者:曲哲;刘丽;贾秀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老年人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我院于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老年颅脑损伤病人89例.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的特点即伤前常存在慢性疾病,合并损伤多,脑损伤严重,昏迷时间长,伤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笔者提出老年颅脑损伤后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动态观察颅内压和重要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总结老年颅脑损伤后各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观察伤前慢性疾病和合并损伤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菊香;陈祖凤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鼻内窥镜手术1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50例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其中Ⅰ型35例(23.3%)、Ⅱ型68例(45.3%)、Ⅲ型47例(31.3%).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治愈98例(65.3%),好转44例(29.3%),无效8例(5.3%),总有效率94.7%.结论 鼻窦内窥镜手术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有效的方法,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术后疗效与临床分型,随访处理关系密切,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容庆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的不同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12月住院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9例青年人胃癌与356例老年人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青年组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女性,发病性别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部位,青年组多位于胃窦部,占66.10%,老年组虽然以胃窦部为主,但贲门部比例较青年组高,占39.16%,两组发病部位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青年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占49.15%.老年组以中分化腺癌为主,占49.16%,发病病理组织类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青年组胃癌手术方式与老年组相近(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预后均较差,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整体病期均较晚,预后均差.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凤华;关凯林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手术围麻醉期的护理

    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要前提.做好患者围麻醉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必要保障.

    作者:崔艳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静脉输液拔针后拇指按压方法的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静脉给药常见,也是基本的方法之一.而拔针是静脉输液的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觉疼痛、局部淤血青紫和静脉闭塞.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紧张、疼痛和表浅静脉的缺失,也影响了下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我们在工作中采用了一种新的压针方法,临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兰;江锦霞;谢玲萍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护士如何在血糖监测中进行健康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它的主要并发症已成为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仅靠药物是不够的,教育是促进糖尿病人学习知识,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保健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红英;赵英;李稚欧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紫外线照射治疗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紫外线照射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84例有不同原因引起的静脉炎患者,按发生静脉炎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观察组采用紫外线照射治疗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硫酸镁湿敷之治疗方法.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经χ2检验,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 紫外线照射是临床治疗静脉炎较为简便且疗效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喜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留置导尿病人的护理

    无菌导尿术是为尿潴留病人放出尿液,减轻病痛的有效的方法.同时,为危重、昏迷、尿失禁病人留置导尿管,可以正确记录尿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及外阴感染等并发症,也相应减轻临床护理工作的负担.

    作者:王美英;郭建英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7岁.因头晕、淡漠及智力下降10余天,于2006年9月在内科按老年性痴呆治疗,其间行颅脑MRI检查发现双额硬膜下新月形积液约40ml,脑萎缩明显.仔细追问病史,2个月前有跌倒轻微摔伤头部史,神经外科建议保守治疗.

    作者:张洪广;董立亭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控释与缓释制剂在临床的应用

    控释制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较普通制剂释药缓慢而平稳,避免血药峰浓度过高的不良反应和血药浓度持续时间过短、药效短暂的缺点,以减少频繁服药的剂型.通常每日1片~2片,可使药效在24小时内持久存在.控释剂型又分为两类,即缓释与控释.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在药物释放方面,含义是有区别的.前者释药量先多后少,以一级速率缓慢地非恒速释放,常为一级吸收过程;后者在理论上是按零级速率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其疗效更为稳定.现选择下列几种常见典型的控释与缓释制剂进行探讨.

    作者:李高明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