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英;郭建英
1 病例报告患者,26岁,因持续性下腹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半年,于2005年4月10日入院.查体:T:36.8℃,P:78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外观无贫血,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耻骨联合上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畅,宫体光滑,宫体前位正常大小,宫体压痛(+),双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研究中毒致呼吸衰竭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60例重度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彻底洗胃后,给予合理的阿托品或长托宁配伍氯磷定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及早洗胃,抗胆碱药、复能剂的正确使用,适时的机械通气,可使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能否正确运用阿托品、长托宁、氯磷定、机械通气是一个关键因素.
作者:李先伦 刊期: 2007年第29期
高血压仍然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突出问题.其发病率不管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等发展中国家,都呈上升的趋势.在我国,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1.6亿人患高血压,90%的农民不了解高血压,对其带来的危害更是知之甚少,2/3的高血压患者不吃药,90%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这是一个很严峻的局面.
作者:邓永安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维生素A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与机体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其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日趋受到重视,为此,我们测定了6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含量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作者:关保元;常玉莲;牛群;张淑华 刊期: 2007年第29期
我院1990~2004年外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47例,女13例,年龄25~78岁.入院前有溃疡病史者43例,患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脾肿大者5例,另12例病史不详.入院后经内镜检查有溃疡病者33例,怀疑溃疡恶变或胃癌8例,9例因胃腔积血多无法查清病灶,其余病例未行有关检查.第1次出血者43例,2次以上出血者16例.60例均符合大出血诊断标准.
作者:王军;孙楠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 每天清晨空腹时口服泮托拉唑1粒(40毫克),4周为一疗程,同时应用口服克拉霉素两片(0.4)每日二次,阿莫西林0.5每日三次.结果 治疗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为92.9%,疼痛缓解95.6%.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程短、愈合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刘兆海;柳海林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乳腺触诊阴性病灶定位切除手术的应用及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95例临床触诊阴性而钼靶X线提示病灶的患者行钼靶X线定位,并置金属导丝行手术切除活检,确定病灶病理类型.结果 95例乳腺触诊阴性病灶中有19例乳腺癌.结论 钼靶X线可以明确乳腺触诊阴性病灶,定位准确,手术切除损伤小,安全、可靠,是实现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的理想方法,也是乳腺触诊阴性病灶诊断与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晓君;李智;史立晖;王景;陈琦;马洪元;王娜;孙春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近年来患宫颈癌的人数递增并呈年轻化,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我院阴道镜联合宫颈电热圈环切术治疗子宫颈疾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兰;李春慧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在临产后实行人性化护理,与上年同期传统方法护理的初产妇200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分别观察记录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在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疼痛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临产妇实行人性化护理具有缩短产程、减少产后2h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缓解产妇疼痛的作用.提示助产人员在工作中推行人性化护理,为产妇提供情感支持,减轻产妇痛苦,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贾桂花 刊期: 2007年第29期
胸外科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与管理是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开胸手术创伤大,切口疼痛,胸部正常活动受限,全麻过程中的气管插管,特别是老年人,长期吸烟者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术后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瑞玉;韩冬娇;邓木英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总结分析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的不同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12月住院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9例青年人胃癌与356例老年人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青年组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女性,发病性别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部位,青年组多位于胃窦部,占66.10%,老年组虽然以胃窦部为主,但贲门部比例较青年组高,占39.16%,两组发病部位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青年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占49.15%.老年组以中分化腺癌为主,占49.16%,发病病理组织类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青年组胃癌手术方式与老年组相近(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预后均较差,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整体病期均较晚,预后均差.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凤华;关凯林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论述网络环境下专业图书馆在信息综合服务方面如何审时度势、求实创新、拓展文献信息服务的范围,更好地发挥其固有的社会职能等问题.方法 根据个案分析,讨论专业图书馆实行智能化信息服务的措施.结果 大限度地获取、挖掘、利用和传播知识,为读者提供获取知识的窗口、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
作者:刘秀娟;田文英;文丽;宁淑华;吴月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我院自2003年4月~2007年5月在妇产科手术中,采用腹部切口改良式缝合,无一例切口发生液化、裂开,全部切口甲级愈合,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婷;曹正英;王瑛 刊期: 2007年第29期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护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在某些情况下,院内感染比原发病所造成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高,尤其是对老年病人更显著,直接影响老年病人的转归和康复.2005年~2006年,我院共发生老年住院病人院内感染16例.笔者对16例院内感染进行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者:于立新;任改平 刊期: 2007年第29期
近年来,随着高压氧治疗广泛应用于儿科疾病,从而大大减少了小儿因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及颅脑外伤等疾病所致的病残率,2002年~2006年,我院对58例患儿进行HBO治疗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英;张桂霞 刊期: 2007年第29期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甚微,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在眼科学中,其对眼生理、病理的作用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实.在维持眼正常代谢及组织结构和视力功能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眼的微量元素的研究多侧重于晶体,而对近视与微量元素的研究报道较少.
作者:李文俊;张梅;余良智;胡月皎;赵秀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老年人入睡难,睡不深,尤其是围术期的老年病人.笔者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西医护理手段,提倡整体护理,加强骨科老年病人围术期的睡眠施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证实围术期较好的睡眠施护既有利于减轻老年病人手术前的心理负担,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又能加快手术后的疾病康复.
作者:叶立群 刊期: 2007年第29期
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根据支持接骨板的特性,对117例骨干近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骨折切开复位、支持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早期被动、主动功能锻炼,在积极预防骨干近远端骨折后邻近关节挛缩、强直,废用性肌萎缩,骨质疏松及患肢功能障碍上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大祥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总结腹部刀刺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腹部刀刺伤26例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单纯腹壁损伤3例,单一脏器损伤12例,腹部多脏器损伤11例,其中合并膈肌、肺脏损伤4例.结果 本组病例除3例单纯腹壁损伤外全部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部刀刺伤为临床常见急诊,术前对伤情的判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检,伤情重者要在抗休克的同时尽早手术干预,生命体征稳定而又考虑复合伤者应行CT和B超等检查,全身多处受伤者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大出血.
作者:黄志明 刊期: 2007年第29期
动脉血气分析是呼吸功能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血气值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动脉穿刺.临床上,因桡动脉在腕掌侧近端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是我们触摸脉搏的部位[1],所以被广泛采用.然而动脉血管具有管壁厚、易滑动、不易看到等特点,所以给血气标本的采集带来了一定难度.笔者在实践中对穿刺点及穿刺技巧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经126例临床实践穿刺,成功率提高到了97.6%.现介绍如下.
作者:陆伟芬;赵红;陈丽琴 刊期: 200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