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张凤华;关凯林

关键词:青年人, 老年人, 胃癌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的不同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12月住院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9例青年人胃癌与356例老年人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青年组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女性,发病性别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部位,青年组多位于胃窦部,占66.10%,老年组虽然以胃窦部为主,但贲门部比例较青年组高,占39.16%,两组发病部位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青年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占49.15%.老年组以中分化腺癌为主,占49.16%,发病病理组织类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青年组胃癌手术方式与老年组相近(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预后均较差,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整体病期均较晚,预后均差.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根据治疗情况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24例给予内科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实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前后观察静息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功能级别、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1)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郭靖;介曙光;张德明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胰腺癌致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手术方式的选择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增加的趋势,但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主要是因为胰腺癌的症状隐匿,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另外胰腺周围解剖关系复杂,多在做出诊断时已丧失了根治性切除的可能.文献资料表明,目前约有85%~90%的病人确诊时就已无法根治切除,能行根治手术者只有10%~15%左右.

    作者:常慎辉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贴面美白牙齿的探讨

    笔者对重度氟斑牙850例13600颗牙、中轻度氟斑牙839例13424颗牙进行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贴面美白,取得了满意效果.观察1~10年,发现少数贴面出现部分或全部脱落,其原因多为咬硬物时折裂脱落.贴面寿命一般为10年.即使是重度氟斑牙,也能获得优良的粘结效果.树脂厚薄不一,色彩也就不一,树脂越薄,阻色就越差,贴面牙就越黄.因此,覆盖树脂时不需分颈部和切端选用不同颜色的树脂,也就是用一种颜色的树脂在颈部做薄点,而在切端稍做厚一点即可达到逼真效果.这样,既省时省力,又能获得优良的粘结效果.

    作者:胡延开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乳腺触诊阴性病灶定位切除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乳腺触诊阴性病灶定位切除手术的应用及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95例临床触诊阴性而钼靶X线提示病灶的患者行钼靶X线定位,并置金属导丝行手术切除活检,确定病灶病理类型.结果 95例乳腺触诊阴性病灶中有19例乳腺癌.结论 钼靶X线可以明确乳腺触诊阴性病灶,定位准确,手术切除损伤小,安全、可靠,是实现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的理想方法,也是乳腺触诊阴性病灶诊断与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晓君;李智;史立晖;王景;陈琦;马洪元;王娜;孙春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护士如何在血糖监测中进行健康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它的主要并发症已成为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仅靠药物是不够的,教育是促进糖尿病人学习知识,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保健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红英;赵英;李稚欧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救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研究中毒致呼吸衰竭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60例重度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彻底洗胃后,给予合理的阿托品或长托宁配伍氯磷定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及早洗胃,抗胆碱药、复能剂的正确使用,适时的机械通气,可使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能否正确运用阿托品、长托宁、氯磷定、机械通气是一个关键因素.

    作者:李先伦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节育器异位至膀胱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26岁,因持续性下腹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半年,于2005年4月10日入院.查体:T:36.8℃,P:78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外观无贫血,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耻骨联合上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畅,宫体光滑,宫体前位正常大小,宫体压痛(+),双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苍耳子口服液的制备、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

    苍耳子口服液是我院自制的中药制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鼻塞头痛等.经过多年的临床疗效观察,效果甚佳,安全有效.1 处方组成苍耳子、柴胡、葛根、黄芩、白芷、辛夷、川芎等.

    作者:杨秀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利培酮对脑电图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利培酮引起脑电图改变的特征,其改变与用药时间、剂量及疗效之间关系,并与氯氮平引起的脑电图异常作一比较.方法 符合CCMD-2-R诊断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入组.在服药前、服药后1周、2周、4周分别检查脑电图,并记录用药剂量,测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观察疗效.结果 服用利培酮后脑电图波率变慢,服用1周后即出现脑电图异常(P<0.01),与剂量及疗效无关,异常率及异常程度轻于氯氮平(P<0.01).结论 利培酮引起脑电图改变轻于氯氮平.

    作者:张体云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疗法治疗腰腿痛的体会

    目的 探讨药物曲安奈德、山莨菪碱及维生素B1注射液对腰腿痛的疗效.方法 对153例腰腿痛病患者行压痛点局部封闭注射.结果 治愈97例,有效49例,总有效率95.4%.结论 药物曲安奈德、山莨菪碱及维生素B1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腰腿痛疗效确切.

    作者:冯艳华;朱刚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中西医治疗尿毒症心肌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

    目的 探讨并比较中西医联合治疗与单用中药、西药治疗尿毒症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尿毒症心肌病患者分为单用西药、单用中药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0例,予以治疗比较其左心结构和左心功能,疗程6个月.结果 ①中西医联合治疗组较其他2组左心结构和左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P<0.05、P<0.01、P<0.001),优于西医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并优于单独西医治疗组、中药治疗组.

    作者:韩宝娟;崔芳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及预防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护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在某些情况下,院内感染比原发病所造成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高,尤其是对老年病人更显著,直接影响老年病人的转归和康复.2005年~2006年,我院共发生老年住院病人院内感染16例.笔者对16例院内感染进行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者:于立新;任改平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留置导尿病人的护理

    无菌导尿术是为尿潴留病人放出尿液,减轻病痛的有效的方法.同时,为危重、昏迷、尿失禁病人留置导尿管,可以正确记录尿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及外阴感染等并发症,也相应减轻临床护理工作的负担.

    作者:王美英;郭建英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静脉输液拔针后拇指按压方法的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静脉给药常见,也是基本的方法之一.而拔针是静脉输液的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觉疼痛、局部淤血青紫和静脉闭塞.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紧张、疼痛和表浅静脉的缺失,也影响了下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我们在工作中采用了一种新的压针方法,临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兰;江锦霞;谢玲萍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罗格列酮治疗45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方法,观察45例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 罗格列酮可以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下降(P<0.05),也可使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显著下降(P<0.05).结论 罗格列酮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降血糖药物,低血糖发生率低.

    作者:崔秀玲;张爱荣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门诊病人静脉输液需求的调查研究

    我们近来对1620例门诊输液病人的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使其在佳心理状态下接受并完成护理治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我院门诊病例1620例,男820例,女800例,年龄4~86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600人,高中、中专420人,高中以下400人;职业干部810人,工人380人,学生25人,其它305人.

    作者:吴娟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分析580例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病例,并与微波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微波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好,有精确、安全、不留疤痕、切下组织可送病理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延;安丽萍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24例报告)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常合并周围器官损伤的严重腹内伤,约占腹内器官损伤的3%~5%[1].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发生损伤时不仅诊断困难,而且处理复杂,死亡率高;文献报导死亡率高达10%~27.8%[2].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笔者自1995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各类十二指肠损伤24例,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连加玉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急性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目的 对临床发生的急性输液反应进行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885例次输液治疗中的52例次输液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分析,属药物因素27例(52%),属操作因素11例(21%),属病人因素11例(21%),属输液器具因素3例(6%).结论 把好药品和操作关,改善操作环境,严格操作规程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作者:张绪国;肖敏;陈立东;朱艳霞 刊期: 2007年第29期

  • 龙胆紫与制霉菌素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龙胆紫与制霉菌素涂擦口腔病损处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 用5%碳酸氢钠溶液涂擦、洗涤口腔后分别用1%龙胆紫液和制霉菌素甘油混悬液涂擦口腔局部病损区,2~3次/d.结果 1%龙胆紫液治疗婴幼儿鹅口疮7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0%,其疗效优于对照组(制霉菌素甘油混悬液有效率90%,治愈率65.7%).结论 1%龙胆紫液是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有效药物,其方法简便,易于操作,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作者:李杰;张学斌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