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玉
胸外科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与管理是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开胸手术创伤大,切口疼痛,胸部正常活动受限,全麻过程中的气管插管,特别是老年人,长期吸烟者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术后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瑞玉;韩冬娇;邓木英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研究中毒致呼吸衰竭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60例重度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彻底洗胃后,给予合理的阿托品或长托宁配伍氯磷定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及早洗胃,抗胆碱药、复能剂的正确使用,适时的机械通气,可使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能否正确运用阿托品、长托宁、氯磷定、机械通气是一个关键因素.
作者:李先伦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经验教训,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通过对8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患者中82例治愈,3例死亡,2例出现迟发性神经病变,无1例出现中间综合征.结论 口服农药中毒者症状重,病死率高;早期洗胃可阻断有机磷继续进入体内,严格掌握阿托品和复能药的剂量和减量时机是关键;呼吸机辅助呼吸和血液透析是抢救重度患者的必要手段.
作者:戴吉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联合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根据治疗情况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24例给予内科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实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前后观察静息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功能级别、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1)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郭靖;介曙光;张德明 刊期: 2007年第29期
传统的左、右侧翻身预防褥疮,在许多病人身上都不适用,如有些骨折病人,胸部外伤病人,左、右侧重度烧伤或有创面的病人,胸腹腔左右侧有引流管的病人等等,如果也给病人向左侧、向右侧翻身预防褥疮,这样有的会加重病情,有的甚至会出现意外,如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肋骨骨折等,没有注意好,有的会加重创伤和骨折,甚至出现血、气胸等,有的会压迫引流管,影响引流效果,左、右侧有创面的压迫创面影响创面的愈合等等.因此,不敢给病人翻身,而病人又需长期卧床,很难避免不发生褥疮.
作者:谢琳瑛;朱小英;张梅玲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总结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判定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笔者回顾研究了GOS评分7~12分的81例微创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患者的血压、首次血肿引流量、手术时机和年龄等是微创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血肿抽吸少于原发血肿量的1/5和24h以后的血肿抽吸是较为安全的,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结论 我们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对判定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指导作用.
作者:宋振海;白璐;窦新德 刊期: 2007年第2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它的主要并发症已成为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仅靠药物是不够的,教育是促进糖尿病人学习知识,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保健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红英;赵英;李稚欧 刊期: 2007年第29期
传统的左半结肠切除,Ⅱ期行肠吻合术,虽然能达到预期的手术治疗效果,但却因治疗周期长,患者需2次手术,方能治愈,给患者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急诊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Ⅱ期手术相比较存在明显的优势,因而近几年推广较快,但随之而来的吻合口瘘的发生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焦点,如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吻合口瘘发生率,急诊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则失去应有的意义.我院自2000年至今共应用该术式25例,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现将临床资料及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冯佳申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 每天清晨空腹时口服泮托拉唑1粒(40毫克),4周为一疗程,同时应用口服克拉霉素两片(0.4)每日二次,阿莫西林0.5每日三次.结果 治疗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为92.9%,疼痛缓解95.6%.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程短、愈合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刘兆海;柳海林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总结腹部刀刺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腹部刀刺伤26例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单纯腹壁损伤3例,单一脏器损伤12例,腹部多脏器损伤11例,其中合并膈肌、肺脏损伤4例.结果 本组病例除3例单纯腹壁损伤外全部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部刀刺伤为临床常见急诊,术前对伤情的判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检,伤情重者要在抗休克的同时尽早手术干预,生命体征稳定而又考虑复合伤者应行CT和B超等检查,全身多处受伤者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大出血.
作者:黄志明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与死亡谱的改变,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及医疗费用的高涨,探索社区护理新途径,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的需求,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已成为21世纪护理工作的研究重点.
作者:向必彩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后抚触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哭闹情况、进奶量及胎便初排至转黄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足月正常分娩或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分两组;沐浴、游泳后抚触组为观察组,沐浴、抚触组为对照组.将睡眠质量、哭闹情况、进奶量、胎便初排至转黄时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新生儿游泳加抚触后睡眠质量高,进奶量多,哭闹少,胎便初排至变黄时间缩短.
作者:曲哲;刘丽;贾秀杰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解剖部位发生病变或生理功能紊乱,引起睡眠异常及睡眠过度等症状.睡眠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反复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健康教育对老年人睡眠障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中央塌陷型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3年以来,应用关节镜监视、胫骨髁相对应部位开窗复位、植骨,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结果 本组25例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访2~46个月,骨折及植骨愈合良好,未见再塌陷情况.关节功能恢复良好,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测定:72~100分.结论 该方法创伤小,视野佳,做到了微创下的坚强固定,长期随访,疗效肯定.
作者:王志刚;孟晓源;宁凯;穆哈买提 刊期: 2007年第29期
随着护理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护理本科生将走向临床,从事护理工作;结合护理本科生的特点,通过一年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规范化培训,可以使新护士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完成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改变,更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何筱宁 刊期: 2007年第29期
随着人们对腹股沟区解剖的深入认识和人工材料的进步,开放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已成为热点.笔者于2003年5月~2006年12月,经腹股沟切口置入腹膜前间隙Kugel补片治疗63例腹股沟疝,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志勇;李志刚 刊期: 2007年第29期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孕期很少见的合并症,发生率约为0.029%~0.080%,本病以贫血为主,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骨髓细胞增生明显低下.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表现,孕产妇多死于出血或败血症,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1].我院成功救治了2例妊娠合并再障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洪惠珠;兰晓娥 刊期: 2007年第29期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常合并周围器官损伤的严重腹内伤,约占腹内器官损伤的3%~5%[1].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发生损伤时不仅诊断困难,而且处理复杂,死亡率高;文献报导死亡率高达10%~27.8%[2].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笔者自1995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各类十二指肠损伤24例,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连加玉 刊期: 2007年第29期
在小儿急诊中因发热而就诊是常见的,而一些发热有时并不需要处置,但孩子的父母却表现得异常紧张、焦虑.有些父母只知道孩子正在发热,对有无其他异常表现说不出,缺乏对孩子的观察和护理能力.因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健康教育,对减轻父母的焦虑,正确对待和护理小儿发热,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07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退热药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病程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退热药,对照组不用.结果 观察组平均病程(9.34±3.42)天,对照组(7.18±3.08)天.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退热药可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病程的延长.
作者:陈德敏 刊期: 200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