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例负压吸宫时不用宫颈钳的体会

刘玉平;刘玉茹;吴英芬

关键词:负压吸宫, 不用, 宫颈钳
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10周负压吸宫时不用宫颈钳夹宫颈患者术中或术毕时的机体反应.方法 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100例孕≤10周的患者采用负压吸宫时不用宫颈钳夹宫颈和100例用宫颈钳夹宫颈术中或术毕时的反应比较.结果 负压吸宫时不用宫颈钳夹宫颈,人流综合征较用时减少,症状减轻,且对宫颈无损伤.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患者血培养标本经美国Versa TREK-96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英国先德全自动细菌鉴定仪ARIS 2X进行鉴定、药敏和K-B法药敏,比较排位前5位细菌耐药特征.结果 228株病原菌中,医院感染菌共225株,占98.7%;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阴沟肠杆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医院感染菌的多重耐药率高于院外感染菌.结论 临床需及时掌握败血症的细菌分布与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和动态,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升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静滴丙种球蛋白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3月我科收治的8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7例,对应用丙种球蛋白组与未用丙种球蛋白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住院天数、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临床治愈率达95.2%.结论 静滴丙种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作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药物之一.

    作者:王宇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ME-1型乳腺动力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380例疗效观察

    乳腺增生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多见于30~40岁性功能旺盛期的妇女,表现为乳腺胀痛、有结节感或肿块.我院乳腺科对部分患者使用乳腺动力治疗仪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燕;牛余奎;宋辉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直肠肛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2002~2006年我院直肠肛管损伤14例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病人全部治愈.结论 直肠肛管损伤病情复杂,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是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疗效的关键.

    作者:贾云俊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扁桃体术后出血的微波治疗

    目的 探讨扁桃体术后出血微波凝固止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4例扁桃体术后原发性出血患者的共同特点,4例均为餐后出血,均采用微波凝固治疗.结果 4例患者经治疗皆达到完全止血.结论 微波凝固治疗扁桃体术后原发性出血方法简单、方便、痛苦小、效果好.

    作者:樊全治;张红霞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心理障碍对结肠造口病人康复影响程度分析

    目的 了解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变化及需求,为促进造口病人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高病人掌握造口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临床观察40例,给予结肠造口病人实施有计划的心理护理.结果 病人术后恢复顺利,伤口一期愈合率达100%,且无并发症,既缩短了住院日,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如果只给予简单的造口护理指导,结果相反.结论 对结肠造口病人有计划的实施心理护理,对疾病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王淑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直流水下俯卧式洗澡时对婴儿抚慰作用的观察

    临床上给出生24h后的婴儿洗澡是一项常规操作,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用的是在直流水下婴儿仰卧式的洗澡方法.婴儿仰卧式洗澡使婴儿啼哭时间长,溢奶现象普遍存在.我院产科自2005年7月~10月对60例住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分别进行俯卧式洗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培霞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竞聘上岗——展望现代护士长的管理

    时代在进步,事业在发展,现代护士长管理事业在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的今天,临床护理质量的优劣、护理服务态度的好坏都直接取决于一个病区护士长的指挥效能的发挥,也影响着医疗卫生工作的正常运转,而这些效果的实现又取决于护士长各方面的素质水平.思想、文化、心理、能力、身体等方面都要达到一定的量化水准,才能胜任和适应现代复杂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跟上现代护理管理的步伐.竞聘上岗就是观代护士长管理事业中的新亮点.怎样才能竞聘成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呢?试探讨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刘德莲;张辉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氟伏沙明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氟伏沙明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用CCMD-3作为诊断标准,用Yale-Brown强迫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59例强迫症患者进行随机双盲的8周治疗.结果 氟伏沙明有效率为70.2%,与氯丙咪嗪60.7%相近,两者无显著差异.氟伏沙明不良反应发生率36.7%,明显少于氯丙咪嗪75.0%,两者有明显差异.结论 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作者:高良会;成玉敏;魏昆岭;吴静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随着妇女普查工作的广泛开展,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疾病,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手术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患者为了提高生存质量,要求保留双侧卵巢而行单纯子宫切除者较普遍.患者子宫切除后卵巢功能是否受影响,这是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单纯子宫切除术1~2年以上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更年期症状发生情况进行研究,以探讨这一问题.

    作者:缪玉辉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新疆农十师2007年第一轮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督导及快速评估总结

    在国家卫生部的统一要求下,农十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2007年农十师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所属9个农牧团场的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中,下派督导员,于2007年3月5日~7日对各团场疾控中心第一轮强化免疫活动工作进行了督导,现将具体督导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文琴音;贾曦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有效护患交流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伴随着医疗市场的进一步改革,病人需要医院提供、更新更具有价值的护理服务,传统的观念已不适应当代医疗市场的发展.病人至上,以病人为驱从导向,使需求者满意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因此,护士应有良好的医德,处处为病人着想,一丝不苟、周到服务、行为得体,多用文明性及解释性语言,应充分发挥护理行业的有益性[1].

    作者:苏广英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人78例,均为2002年~2006年门诊病例,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小16岁,大71岁,病程短7个月,长21年.全部病例均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其中8例病理检查为萎缩性胃炎.

    作者:孔庆雪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静脉输液拔针致皮下淤血、皮肤针眼出血的原因分析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临床疾病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重要地位.目前静脉输液中拔针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就在静脉输液拔针后常见的皮肤下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吕东霞;李克玉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125例产妇,随机分成米索前列醇组和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简称米索组)65例,在胎儿娩出后即用米索前列醇片0.4mg;催产素组60例,在胎儿娩出后即进行肌注催产素20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u.结果 分别观察两组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为(170.04±98.89)ml,催产素组为(205±132.20)ml(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且简便、安全、高效,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王家美;赵云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氯胺酮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的应用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小儿上肢手术,因手术时间长,小儿配合欠佳,而应用单一的麻醉会遇到操作困难,造成药物剂量及给药次数的不确定性,而复合用药可以扬长避短,小儿麻醉的成功率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我科采用氯胺酮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兴宏;王光明;邢雪慧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小儿先天性斜疝与母孕期健康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斜疝与母孕期健康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5例先天性斜疝患儿进行病史分析.结果 97.6%先天性斜疝患儿母孕期均存在健康疾患.结论 小儿先天性斜疝与母孕期健康存在相关性.

    作者:张朝阳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口服有机磷重度中毒救治体会

    目的 总结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急救经验.方法 应用紧急复苏法,即呼吸抑制者迅速进行气管内插管,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气管通畅和给氧,呼吸衰竭者应用机械通气,早期足量,个体化应用特效解毒剂,防止继续中毒,口服中毒者反复洗胃至胃液无色无味为止,达到阿托品化后仍昏迷者进行血液灌流.结果 治愈85例,死亡8例.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需要快速有效治疗.紧急复苏法可有效降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死亡率,疗效好,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孙继春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我院2000年~2007年5月共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6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力;陈福林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浅谈我院病案质量的综合性监控

    近年来,我院把提高基础医疗质量作为医疗工作的重点,从狠抓病案质量监控入手,把病案质量的优劣作为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医疗作风、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使病案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曾秀凤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