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萍
1 临床资料自1997年~2007年笔者单位共收治烧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64岁,平均27.5岁.烧伤总面积22%~89%,其中Ⅲ度11%~57%TBSA.中度烧伤1例(2.8%),重度烧伤7例(19.4%),特重度烧伤28例(77.8%),其中伴有吸入性损伤8例,创面脓毒症5例,中毒性休克2例,伤前均无溃疡病史,伤后3~18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伤后1周内29例,1周后7例,首发表现为呕咖啡样液体15例,黑便17例,大便隐血试验阳性2例,贫血及休克2例.血红蛋白含量:51g/L~108g/L.
作者:王辉振;陈垂玉;姚剑清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面角度变化与退变性及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的关系.方法 对37例脊柱滑脱患者(L4~5退变滑脱22例;L5~S1峡部裂滑脱15例)与25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检查.结果 退变性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角度与对照相比明显偏向于矢状位(P<0.01);而峡部裂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角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10);退变性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峡部裂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退变性腰椎滑脱关节突关节面方向更接近矢状位,峡部裂腰椎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面无一定方向性,关节突关节角度的不对称可能对峡部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关节突关节角偏向矢状方向有早期出现滑脱的危险;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提示峡部裂发生的可能.
作者:张军;沈铁城;江红卫;黄永辉;左华;张亚庆 刊期: 2007年第26期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出生后只有心跳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缺氧直接影响各器官的功能,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即使幸存,也可导致缺氧性脑损伤,留下脑瘫及智力低下等后遗症,因此,新生儿窒息的复苏至关重要.
作者:李爱丽 刊期: 2007年第26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急性胸痛的常见原因,AMI的早期诊断对AMI患者的及时救治,减少心肌坏死、防止心脏突发事件发生、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急性胸痛发生时,各种心肌标志物出现时间存在差异,且不同原因引起了胸痛出现的心肌标志物也不相同.因此,对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联合检测,以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对急性胸痛的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于国华;杨雪兰;孟全会 刊期: 2007年第26期
我院2000年~2007年5月共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6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力;陈福林 刊期: 2007年第26期
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糖丸,是预防脊灰有效的生物制品,是消灭脊灰好的方法,塔城市1995年5月以来已经连续11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但是,在脊灰强化免疫过程中,有个别婴幼儿出现过敏现象.
作者:陈玉启;孙丽华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三年来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182例所出现的26例手术并发症.结果 182例中发生并发症26例(14.3%),其中,术后继发出血6例,术后前尿道狭窄8例,后尿道狭窄4例,急性附睾炎2例,暂时性尿失禁3例,电切综合征2例,膀胱穿孔1例.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如能在术前、术中给予高度关注,术后积极处理,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恢复快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昭辉;李启忠 刊期: 2007年第26期
依沙吖啶俗称利凡诺,于1958年开始用于临床,至60年代后期成为中孕引产常用的药物,但蜕膜残留率高是利凡诺引产的一大缺点,其发生率高达63.4%[1],我院采用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引产+徒手清宫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正英;林玉蕊;王瑛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前置胎盘及胎盘前置状态的临床表现特点、相互关系、诊断,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2003~2006年妊娠中、晚期胎盘位置异常所致出血128例病例资料,对其诊断方法、首次出血时间、妊娠转归、分娩方式、产时及术中处理等作以分析.结果 经B超定位诊断为前置胎盘110例占85.9%,胎盘前置状态18例占14.1%,过去有妊娠史105例占82%,入院前出血估计大于400ml者24例,术中或产时出血量大于400ml者18例,输血治疗12例,110例前置胎盘入院后终止妊娠37例,期待治疗后终止妊娠57例,剖宫产术分娩78例;胎盘前置状态18例,入院后及时终止妊娠2例,期待治疗后出血多终止妊娠4例,出血停止出院12例,随访后转为正常妊娠6例.结论 胎盘前置状态与前置胎盘病程上是一动态、连续、发展变化的过程,诊断需考虑孕周,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抑制宫缩是必要的,分娩方式仍以手术为主,术中止血可用多种方法.
作者:桑晓梅;钱璟;郑玲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125例产妇,随机分成米索前列醇组和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简称米索组)65例,在胎儿娩出后即用米索前列醇片0.4mg;催产素组60例,在胎儿娩出后即进行肌注催产素20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u.结果 分别观察两组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为(170.04±98.89)ml,催产素组为(205±132.20)ml(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且简便、安全、高效,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王家美;赵云 刊期: 2007年第26期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除外器质性病变,表现为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于睡梦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患儿遗尿少则数夜一次,多则一夜数次,具有睡眠深沉、不易唤醒的特点.
作者:赵素彦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眼肌手术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发生概率,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 观察斜视患者138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依据术前检查制定具体手术方式,术中后徙术选用5-0丝线缝合,缩短术选用3~0丝线缝合.结果 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发生率8.696%,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年女性斜视缩短术后.结论 临床统计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和文献记载相比发生率偏低,而且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多发生在截除手术后,占全部发生患者总数的83.33%,原因在于缩短术比后徙术所用的缝线较多,且更靠近角膜缘和葡萄膜,而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发生的原因可能和缝线的开始分裂和被吸收有关,属于不典型的Ⅳ型变态反应.
作者:李景波;魏晓月 刊期: 2007年第26期
在多参数监护仪的研制过程中,心电放大器及其安全性问题和保护措施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是牵涉到整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问题.
作者:林丽芬 刊期: 2007年第26期
心室重塑是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进程的决定因素,对它的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充分地了解CH的病理生理过程.心室重塑因此成为CHF治疗的重要靶点.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可防止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发展,相应地改善这些患者长期的临床结果.
作者:宋贺;胡慧华;张晓 刊期: 2007年第26期
本文主要阐述了糖尿病的诊断要点和中医的辨证要点.阐明了糖尿病的辨证分型,归纳总结了多数学者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和经验及原则.加强对糖尿病的辨证论治研究,以起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建超;黄宝玲 刊期: 2007年第26期
1 病历报告患者,25岁,因第一胎,停经38+3周,双胎臀位,无产兆,于2006年3月6日9:00入院待产.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6月10日,预产期2006年3月17日.妊娠经过顺利,孕期定期产检,监测血压正常,糖筛检查正常.既往史: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7℃,脉搏84次/分,血压120/80mmHg,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部呈足月妊娠外观,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张四安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笔者提出了现阶段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作者:岑文德;李一鸣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32例经手术治疗的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早期诊治疗效好,仅1例死亡为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2例,肠粘连梗阻1例,切口感染裂开2例.结论 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腹腔穿刺、腹部立位平片及近年广泛应用的腹腔镜检查对早期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简单有效的手术是预后良好的保证.
作者:盛国才;党兴宏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TDF方案:Doeetaxel 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化疗前预处理;奥沙利铂20mg,静脉滴注,第1~5天;5-Fu 2.5g/m2持续静脉灌注120小时,21天为1周期.结果 全组CR 1例、PR 12例、SD 9例、PD 1例,总有效率56.5%.初治组有效率70%,复治组有效率46%,中位生存期为13月,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反应和白细胞下降.结论 TDF方案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能耐受.
作者:田声望;梁国华;石永康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溴已新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分组:把109例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2例),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4%,对照组总有效率67.3%,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溴已新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良好的效果,缩短了疗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娜孜古丽;李淑文 刊期: 200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