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1例癫痫过度换气脑电图分析

龙配国

关键词:癫痫患者, 过度换气, 脑电图改变, 诱发试验, 检查, 操作
摘要:过度换气是脑电图检查常规进行的诱发试验.它所引起的脑电图改变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但在操作中时有诱发不充分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我们对21例癫痫患者第一次以后的脑电图检查进行了过度换气诱发试验的观察,分析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重要作用

    计划生育手术即避孕节育术是广大育龄妇女防范再生育和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措施,受术者大多数为青年女性,她们自愿要求接受避孕节育手术,针对育龄妇女的个体状况,有的采取永久性节育措施,要求实施输卵管结扎术;有的采取长效节育措施,要求实施皮下埋植剂放置术或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有的因避孕失败而采取补救措施,要求实施人工流产术(负压吸宫、钳刮和引产术).计划生育手术有着极强的特殊性和特定群体,其对象是有生育能力的健康女性群体.

    作者:夏淑英;丁淑琴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曲马多在眼科门诊手术预先镇痛的应用

    1 目的观察眼科门诊翼状胬肉切除、双重睑手术中曲马多伍用氟哌利多预先镇痛的效果.

    作者:彭松柏;黄薇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浅谈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目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档案材料、管理方法及管理人员等方面,如档案虚假、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不及时、管理手段落后、检索效率不高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刘洪伟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哈萨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X线早期表现及病因分析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已成为哈萨克族小儿常见病,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4月体检发现经X线检查确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4例.

    作者:李世明;娜孜古丽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常规胸穿抽液后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方法 62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分别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及常规胸穿抽液治疗,按WHO疗效标准评价.结果 治疗组(引流组)CR 9例(29.0%),PR 17例(54.8%),有效率83.9%;对照组CR 4例(12.9%),PR 12例(38.7%),有效率51.6%.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38,P<0.05),对照组部分出现气促、心悸等副作用,治疗组无类似副作用.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比常规胸穿抽液后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好,副作用少.

    作者:苏纯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作用

    笔者对60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围术期增加护理干预方法,于入院后第2天和术后第13天对两组患者进行SAS和SDS量表测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提出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预后起积极作用.

    作者:褚艳玲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霍林郭勒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调查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消毒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测管理,2006年我们对市里抽取35家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巴根那;张小春;商庆勇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ld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急性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惊厥等,重者频繁抽搐及意识丧失,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持久的损害,导致癫痫、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我院自2004年以来应用运德素重组人干扰素αld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继良;刘金枝;陈杰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早产儿的综合护理与病情观察

    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g,身长不足47cm.早产儿体质软弱,在呼吸、消化、神经、体温调节等方面发育尚未成熟,不能很快适应环境,因而对体温的调节、吸吮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等均低下,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死亡率高.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为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我院新生儿科对早产儿采取了综合护理、科学喂养及密切病情观察和治疗.

    作者:吴欣;秦孝波;宋辉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霍林郭勒市小学生偏食与贫血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小学生的偏食和贫血状况,为有效的纠正小学生不良饮食习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在校7~13岁的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偏食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血红蛋白的测定采用氰化法.结果 偏食和贫血男女差异无显著性,但各年龄组间差异较明显,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偏食会造成小学生营养素摄入比例失调,并导致贫血.结论 儿童贫血状态有偏食、挑食、不吃早餐等不合里的膳食结构影响所致.

    作者:吴巴根那;陈亚玲;商庆勇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静滴丙种球蛋白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3月我科收治的8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7例,对应用丙种球蛋白组与未用丙种球蛋白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住院天数、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临床治愈率达95.2%.结论 静滴丙种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作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药物之一.

    作者:王宇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32例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32例经手术治疗的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早期诊治疗效好,仅1例死亡为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2例,肠粘连梗阻1例,切口感染裂开2例.结论 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腹腔穿刺、腹部立位平片及近年广泛应用的腹腔镜检查对早期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简单有效的手术是预后良好的保证.

    作者:盛国才;党兴宏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COPD病理研究的进展

    COPD的病理分析过去都限于对肺气肿的评价,并且以肺实质破坏的程度来评价肺气肿,经过多年对COPD病理的研究,积累了较多肺气肿发病机制及诊断的知识,而且认识到COPD患者的病理改变还包括了气道和肺血管的病理变化,对COPD的发病机制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笔者主要对肺气肿的病理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陈荟鹏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羊水栓塞5例抢救成功探析

    羊水栓塞是产科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达70%~80%,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随着我们产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及诊疗技术的提高,成功抢救羊水栓塞5例,大大降低了孕产妇的死亡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文新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谈建设利于医院创新的图书馆环境

    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只有创新,医院才能生存发展,才能不致被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所遗弃.我们必须致力于建设一个创新型医院,激发全院医护人员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要建设创新型医院,医院图书馆不能成为一个看客,营造利于医院创新的人文环境需要图书馆,笔者认为建设利于医院创新的图书馆环境主要表现在图书馆管理者必要的创新准备、让支持医院创新活动成为图书馆的一种工作方式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机制三个方面:

    作者:常文菊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5-Fu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TDF方案:Doeetaxel 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化疗前预处理;奥沙利铂20mg,静脉滴注,第1~5天;5-Fu 2.5g/m2持续静脉灌注120小时,21天为1周期.结果 全组CR 1例、PR 12例、SD 9例、PD 1例,总有效率56.5%.初治组有效率70%,复治组有效率46%,中位生存期为13月,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反应和白细胞下降.结论 TDF方案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能耐受.

    作者:田声望;梁国华;石永康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从元气亏虚论治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引起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是导致冠心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亦呈明显上升趋势.积极纠正血脂异常可显著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目前尚无安全满意的纠正血脂代谢异常的药物.他汀类药物由于其对肝脏和肌肉的毒性作用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长期应用.纵观近年的研究概况,中药在治疗高脂血症、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其疗效肯定、持续、副作用小.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元气亏虚论治高脂血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作一浅谈,以求证于同道.

    作者:王爱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褥疮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

    1 临床资料术后因长期卧床、昏迷、极度消瘦、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水肿等病人多为褥疮的高危人群,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类病人逐年都在增加.我科自1996~2006年收治病人中发生褥疮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17~79岁,住院45~90天,平均住院65天.经住院对策性护理及追踪观察,褥疮治愈18例,好转3例,未愈1例.

    作者:张灵;徐爱霞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患者血培养标本经美国Versa TREK-96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英国先德全自动细菌鉴定仪ARIS 2X进行鉴定、药敏和K-B法药敏,比较排位前5位细菌耐药特征.结果 228株病原菌中,医院感染菌共225株,占98.7%;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阴沟肠杆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医院感染菌的多重耐药率高于院外感染菌.结论 临床需及时掌握败血症的细菌分布与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和动态,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升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4例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症候群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TOBS的病死率,减轻生存者的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4例TOBS的一般资料、既往史、发病方式、临床症状体征、血液生化、心电图、影像资料、治疗方法、预后进行分析,总结出TOBS症候群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结果 4例病人3男1女,均有高血压病史,有1例心肌有缺血,1例有高血糖,2例有高血脂,1例有颈椎病.3例活动中起病,1例安静状态下发病.4例均有意识障碍,头晕和/或眩晕,恶心、呕吐,语言障碍,1例有斜视,4例Babinski征(+),2例有脑膜刺激征.1例心电图异常.影像学:3例累及中脑和小脑,1例累及中脑和枕叶,2例累及双侧血管,2例累及单侧血管.均给予降颅压、降血压治疗,1例抗凝治疗.死亡3例,存活1例.结论 TOBS作为一种症候群,病因可以是闭塞性脑血管病,也可以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只要是基底动脉尖供血区同时出现两个以上损害病灶,就可以诊断TOBS,不见得就是梗塞病灶.累及血管较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记忆障碍、对侧偏盲等,症状可一次性出现或相继出现,并发症出现早、较多.要降低TOBS的病死率,必须早期发现,控制病灶进展,预防并发症.

    作者:侯春阳;王爱娜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