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嫦;郑瑞丹;黄英英;倪冬青
目的探讨干休所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艾克森人格问卷(EPQ-RSC),症状自控量表(SCL90),A型行为问卷,结构性访谈、开放性提问,对某干休所老干部的身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SCL-90问卷中的阳性项目均分、身体躯化因子和偏执高于常模;阳性项目分、总均分、人际关系、焦虑和恐怖低于常模;其它因子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病及家庭环境的变化较机体功能减退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更大.身体疾病访谈提示老年人对预防保健仍存在盲目性.结论对干休所老年人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是老干部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韩炜;韩纪军;罗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总结近5年115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心导管术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认为做好程序护理是降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术并发症的关键.护理包括:(1)术前:密切观察病情,确保用药安全;参加导管术前讨论;预防感染.(2)术中:注意保暖,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严密监护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做好输液管理.(3)术后:做好全麻常规护理,注意穿刺部位观察与保护,保证静脉给药,以及观察患儿有无紫绀、缺氧和血栓形成.
作者:柳阳;王淑范;高文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3应用病人教育程序应注意的问题3.1建立符合国情的病人教育模式与国外相比,我国病人教育存在许多国情特点,如病人住院时间长、健康教育需求多、教育人力资源不足、教育经费短缺、医院没有专门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等,分析以上特点,不难看出病人教育需求高与教育资源不足是影响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矛盾.
作者:黄津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探讨开普拓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护理要点,笔者通过对20例晚期大肠癌25次使用开普拓治疗的观察,提出护理重点在于调节静脉输液滴注速度,加强乙酰胆碱综合征,迟发性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的护理.
作者:卢惠明;高瑞珍;黄丽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用营养干预控制社区患临界高血压的中老年人的血压.方法对90例社区临界高血压的中老年人进行6个月的营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膳食结构变化和血压变化.结果食物结构、营养素结构发生变化、血压、血脂水平明显下降.结论通过营养干预特别是改善膳食结构可使社区居民的膳食结构趋于合理,控制临界高血压的中老年人的血压是可行的.
作者:毛俊;钟华荪;邝星驰;王育珊;王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院病房使用空调机的利弊.方法选空调病房和非空调病房各42间,测定微小气候和空气中细菌总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空调病房的温度、湿度、风速、可吸入尘、空气消毒前1 h细菌总数等指标优于非空调病房,但二氧化碳浓度、离子浓度、空气消毒后3 h细菌总数等指标较差.结论病房用空调机后,可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病房的微小气候,降低可吸人尘浓度,提高病房的空气质量,但连续长时间使用,则会引起病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细菌总数升高,离子浓度降低,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
作者:梁肖云;张永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造影剂注射速度与不良反应及肝实质强化(CT值)的关系.方法将276例患者按注射速度分为5组,3.5 ml/s 32例,3.0 ml/s 40例,2.5 ml/s 77例,2.0 m1/s 68例,1.5ml/s 59例.再根据使用不同造影剂分为两组,使用离子型造影剂119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57例.结果造影剂注射速度从3.5 ml/s至1.5 ml/s,肝实质CT值呈逐渐降低,5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43.510,P<0.05);在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组间及组内不同注射速度之间经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速度越快,肝实质强化越好,但副反应发生率越高;离子型较非离子型造影剂副作用多.
作者:盘洁英;黄媚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通过对128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回顾分析,发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与患者昏迷、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误吸等密切相关.并针对性地提出做好病室管理、呼吸机管道管理以及做好气道护理、口咽部护理、误吸的预防护理等措施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沈继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体位因素对血压监测值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病人不同体位的血压监测值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体位引起的血压波动与体位改变时测量手臂的位置高于或低于心脏有关.测量手臂位置高于心脏时,血压监测值降低;测量手臂的位置低于心脏时,血压监测值升高.(2)各种体位的左右臂血压监测值相差有显著性意义.结论(1)体位改变对血压监测值有影响.(2)右侧卧位血压监测值较左侧相对恒定,采取右侧卧位监测血压时不必考虑体位因素.(3)对连续血压监测的病人要记录监测时的体位和部位,以便在判断病情、作出诊断及决定治疗方案时排除体位因素,尤其是血压值在临界波动时,更为重要.
作者:周永霞;孙长菊;米继民;张音;江岩;王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分析军队医院社区护士的职责,即初期预防保健教育、筛检、个案管理、转介及追踪多种服务职能;军队医院应组织专门队伍,在基层医疗单位培养兼职骨干,利用退休人员组成编外社区护理队伍.
作者:李丽娜;李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看不到出血点时通常采用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术,如果无效,再行颈外动脉结扎术.颈外动脉结扎术创面大,给病人造成痛苦及引发并发症,术后护理也较繁琐,而应用鼻腔止血气囊治疗鼻出血则能迅速、有效、安全地达到止血的目的,对病人损伤小、痛苦小、疗效好、护理简单,易于病人接受,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萍;万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男性假两性畸形者有睾丸,但外生殖器呈女性化,染色体核型以XY、XO/XY者为多,常有尿道下裂样外生殖器,并有隐睾及发育不全的道.现代医学对性染色体异常尚无解决的办法,只能对其外生殖器做男性型成形手术,以达到其将来结婚过性生活的目的,但不能生育.我院近收治了1例男性假两性畸形患儿,矫形效果满意.
作者:张志玲;唐华芝;郭伏英;颜晓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徒手上推官颈对缩短产程、减少产时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孕妇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两组,各50例,单数在第1产程实施上推宫颈为观察组,双数在第1产程不实施上推官颈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活跃期、第2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步云;潘继红;赵少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报道1998年2月~2000年4月收治20例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患者中6例发生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析其发病诱因表明:不同文化层次及心理状态,可能是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健康教育及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增强患者依从性,对避免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常重要.同时强调CCU病房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急救能力及危重意识.
作者:赵慧梅;马芙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对于长期卧床而病情不允许翻身的病人,褥疮的预防是一个难题.我们特制了一种多孔单架床垫,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两根横杠,特制钢丝网及四根带螺丝的支承柱.
作者:王兰芳;姜桂枝;孙云芳;杨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总结27例成人麻疹患者的护理经验: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防止疾病传播;及时补充水分及营养,促进早日康复;加强全身护理,防止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高热的处理;加强并发症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顾虑.
作者:柳嫦;郑瑞丹;黄英英;倪冬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的特点,探讨小儿烧伤的防护.方法对12周岁以下的小儿烧伤2539例进行季节、年龄,受伤原因、受伤面积、休克发生率、死亡率与死亡原因等特点分析.结果小儿烧伤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占71. 96%;受伤原因以烫伤为多,占总数的79.99%,其中家庭烫伤1854例,占91.29%,其次是火焰烧伤和电烧伤,化学烧伤为少见;烧伤面积在20%以下的病人在半数以上;小儿烧伤后休克的发生率与烧伤面积有明显的相关性,烧伤面积达40%时,休克发生率已超过50%,随着面积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小儿烧伤死亡率与面积呈正相关,主要死亡原因是:休克、败血症、呼吸衰竭.结论小儿烧伤应主要做好家长及幼儿园老师的健康教育,降低家庭烧伤的发生率;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防止小儿烧伤后脑水肿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何梅;陈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与改进市属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法对¨所医院重点科室的区域布局、组织机构、消毒隔离制度及执行情况,采取听汇报,抽样查看、提问考核与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1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问题,有少部分医院在人员素质,医院环境条件和消毒设备投入方面仍有差距,对消毒隔离制度不够重视或执行不严,所以存在着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有待加强,各医院必须健全医院感染组织机构,落实各项制度,加大消毒设备投入,做好全员教育与培训工作,以推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作者:李满华;方舒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对173例腭裂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促进了患者康复还提高了护理质量.具体教育内容包括:(1)入院教育,帮助患者完成角色转变适应住院生活.(2)住院教育,通过心理指导消除患者心理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3)手术期健康教育,以减少不良行为对手术的影响.(4)术后健康指导,及时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出院指导,以患儿家长为关心的语音训练和先天性生理缺陷所致心理发育不良为重点内容,帮助患者适应正常生活,达到佳康复效果.
作者:李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报道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开展了个体化健康教育.阐述对人院病人进行评估判断,然后在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个体计划,对疾病程度不同的病人及住院的不同阶段实施相应的教育内容,并根据病人文化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让病人了解手术的目的、方法、掌握手术配合要点,顺利完成治疗,效果满意.认为健康教育能有效防止或减少PTC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变不良行为,提高自救能力,为院外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莹;李菲;季宁;苏静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