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护理

范玉梅

关键词:手术患者,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治疗手段, 治疗过程, 手术效果, 创伤性, 安慰
摘要: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我科对100例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安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康复治疗单纯性肥胖儿童隐匿阴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单纯性肥胖儿童隐匿阴茎的治疗方法.方法 单纯性儿童隐匿阴茎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综合方法减肥和用阴茎短小康复仪治疗,对照组给予行为、饮食、运动指导和阴茎短小康复仪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体质量均有下降,下降幅度(7.75±3.50)kg,体质量指数(BMI)由治疗前(31.10±3.88)下降至(27.82±3.49),两者有显著差异(t=12.68,P《0.01),对照组1个月BMI(30.89±2.60)明显高于试验组(P《0.01) 治疗后试验组阴茎长度由治疗前(1.81±0.76)cm增加至(3.45±1.20)cm,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6.35,P《0.01),其中16例治疗后阴茎长度已达到同龄阴茎的正常范围对照组阴茎长度由治疗前(1.79±0.70)cm增加至(2.73±1.50)cm,其中3例治疗后阴茎长度已达到同年龄阴茎的正常范围,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11.34 P《0.01).结论 在减肥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阴茎短小治疗仪对阴茎进行局部康复治疗是治疗肥胖儿童隐匿阴茎的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司荣圣;赵成鹏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带蒂筋膜脂肪片联合透明质酸钠预防椎管粘连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预防椎板切开后硬脊膜外瘢痕粘连的有效材料和方法.方法 2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只切除L1、L3、L5椎板造成3处椎板缺损.A组将透明质酸钠注于硬膜周围,后用带蒂筋膜脂肪片覆盖;B组用筋膜脂肪片覆盖;C组仅注透明质酸钠;D组不用任何间置物履盖.术后2、4、6、8、12周进行肉眼及光镜观察,并进行硬脊膜粘连程度分级.结果 术后12周时B、C、D组均形成了致密粘连,A组无粘连发生.结论 筋膜脂肪片联合透明质酸钠为预防椎管内粘连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明玉;朱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间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间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是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进行了3782例次血液透析,其中发生急性左心衰竭56例次,我们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及诊治经过,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彩文;商艳敏;孙娟;孙淑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氯霉素注射液与电吹风联合治疗深度压疮的疗效观察

    2004年7月~2006年12月,我科用氯霉素注射液外涂加电吹风干燥法治疗深度压疮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明芝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66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发生IUGR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7年1月出生的IUGR病例66例,随机抽取同期出生的66例适于胎龄儿做为对照,比较相关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 IUGR组与对照组在分娩方式、胎儿窘迫症、新生儿窒息、妊娠合并贫血等的发生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加强孕期监测、采用适当的分娩方式、积极防治妊高征是减少IUGR发生、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作者:兰淑宝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超声诊断前臂肿物47例分析

    我院自1998年以来,用超声诊断前臂皮下肿物,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47例诊断和治疗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常耀荣;孙广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56例颅内血肿的手术配合

    颅内血肿病情危重,手术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自2004年~2006年,我们共对56例颅内血肿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现将配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滨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48例诊治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在神经外科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常与外伤有关,我院自2002年~2006年共收治高年龄慢性硬膜下血肿48例,经治疗,均获痊愈出院,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印辰宇;季海明;马建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浅谈过期妊娠对母子危害

    探讨过期妊娠胎盘功能的变化对母儿带来的危害.提高妇产科医护工作者对临近预产期和过期妊娠的重视度,并进行严密的观察和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可使过期妊娠发生率及难产、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病死率下降.

    作者:胡亚慧;沈海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膨胀海绵在鼻科、耳科中的应用

    鼻出血尤以老年人下鼻道后段出血居多,多为鼻外伤、鼻骨骨折、鼻翼皮肤软骨断裂伤、鼻中隔软骨脱位所致鼻中隔偏曲以及外耳道狭窄、乳突根治术后.传统的明胶海绵、凡士林纱条、磺仿纱条填塞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科采用高密度可膨胀海绵作填充材料,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晋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射阳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评价

    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危害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和学习的基本保障,此时如发生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学习,甚至影响一生的身体健康,而青少年肥胖则是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潜在成因.为了解射阳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今后实施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2006年我们对中小学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斯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手术病人麻醉前后插导尿管痛觉与适应性探讨

    目的 探讨麻醉前后插导尿管的方法从而减轻病人疼痛.方法 随机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麻醉前和麻醉后5分钟插导尿管.结果 实验组73%无疼痛,27%有疼痛感,对照组87%有疼痛感,13%疼痛剧烈.结论 病人愿接受麻醉后插导尿管同时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王薇;王亮;于健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临床药学工作探讨

    通过笔者近两年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实践,介绍我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药物咨询服务、药师下临床、处方质量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开展情况,强调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剖析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对药学服务工作的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向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ICU患者肛周湿疹的护理体会

    ICU以收治各种病情复杂,危重多变的重症为主,多数患者为长期卧床伴大小便失禁者,易发生湿疹.2006年6月~2007年6月,我科共收治ICU患者患有肛周湿疹24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隋春荣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吻合器痔上粘膜切除术(pph)治疗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吻合器痔上粘膜切除术(pph)治疗痔的疗效.方法 应用国产或进口吻合器对35例Ⅲ期、Ⅳ期内痔和环状混合痔进行手术治疗,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23分钟,平均住院3天,无大便失禁和肛门狭窄,无术后出血,随诊1个月~2年,痔症状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 痔上粘膜切除术是治疗Ⅲ期、Ⅳ期内痔和环状混合痔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张全斌;袁广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思路

    本文论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运行现状,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改革思路进行探讨.

    作者:胡丽茎;王思琛;莫木琼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病例分析1例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与其他软组织血管周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相似,具有高复发及转移率,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4%.1954年Begg和Garret报道了第一例原发性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但多年以来,临床病理一直将其作为脑膜瘤的一个亚型(血管母细胞瘤型脑膜瘤)认识.本文阐述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改变,以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健;付娆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1例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性淋巴结疾病,临床上极其少见,其特点是持续性高热,继而全身出现红色丘疹,白细胞下降明显,发病后病情较重,临床症状重,又与许多疾病相似,各种仪器、生化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诊断治疗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作者:赵静;王玉华;戴胜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肝脏外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肝脏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临床证实的肝脏外伤的CT所见.6例均先行CT平扫,2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 6例中肝内血肿3例,肝挫裂伤2例,肝包膜下血肿1例.病灶分布于肝左叶2例,肝右叶3例,方叶1例.结论 CT检查对明确有否肝损伤、损伤类型,判断腹腔有无出血,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孟庆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乳癖消片与小剂量三苯氧胺、维生素B6联用治疗乳腺增生病增效减副作用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配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高效、低副反应方法.方法 2004年7月~2007年1月对97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乳癖消片联合小剂量三苯氧胺、维生素B6综合治疗组及三苯氧胺单药对照组,对比两者临床疗效、消化系统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90%,消化系统副反应率20.20%,单纯治疗组总有效率91.98,消化系统副反应率39.30%,综合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消化系统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乳癖消片与小剂量三苯氧胺、维生素B6联用是治疗乳腺增生病高效、低消化系统副反应的方法,为治疗乳腺增生病较为理想的高效、低消化系统副反应的中西药配伍应用方案.

    作者:罗华;裴玲;甘德春;单鸣;罗群英;刘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