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及闭合穿针治疗踝部骨折

徐永奎;李冠峰

关键词: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闭合穿针治疗, 远期疗效观察, 关节内骨折, 效果满意, 三踝骨折, 复位手法, 外固定, 踝关节, 发病率, 损伤, 解剖, 基础, 负重, 创伤, 报告
摘要:踝关节是稳定而灵活的负重关节,发病率占各个关节内骨折的首位.一旦发生损伤,创伤解剖变化复杂,特别是不稳定双踝、三踝骨折,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我院在传统复位手法和外固定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研究,通过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5年3月1日8时,会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报告,3人于2月28晚24时左右进食油炸酥肉后,于3月1日零晨3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接到报告后,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卫生监督员、流病技术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胡吉友;刘惠虹;丁培林;严从友;陈玲;王文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行临时心脏起搏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行临时心脏起搏术后电极易脱落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行临时心脏起搏术后电极易脱落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 28例有2例术后3天电极脱落经多次调节电极导管,感知灵敏度,无起搏波群出现,其余手术成功.结论 做好防止电极脱落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严密观察电极脱落波形和临床表现,密切观察危急心律失常出现以防错过抢救时机.

    作者:张惠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丛出血的原因与防治

    1 骶前静脉丛的局部解剖[1~4]骶前筋膜是盆筋膜层增厚部分,开始于第一骶椎体前方,附着于第三、四骶椎前方,向前附着于直肠肛管交界处和直肠筋膜.此筋膜与骶骨之间有骶中动脉和骶前静脉丛.骶前静脉丛属于椎外静脉系前丛的一部分,主要由骶中静脉和骶外静脉所形成,是椎体静脉系统的尾端部分,通常与直肠系膜静脉无交通支.椎体静脉在椎体骨松质中具有静脉窦状结构,起自椎体的中央,有分支向后穿出与椎内静脉的前丛相连,另有分支由椎体的前外侧穿出与椎外静脉的前丛相连.在骶骨处,这些静脉孔常位于第3~5骶椎,其一端呈直角汇入骶前静脉丛,另一端在骨膜下的椎体浅部形成静脉窦状结构.骶骨椎体静脉系统是骶前静脉丛与椎内静脉系尾端的骶管内静脉丛之间的通道,其在穿出骨孔处,外膜与骶椎骨膜相融合,手术损伤时,破裂的静脉断端可回缩至骨孔,从而使出血难以停止.

    作者:孔德嘉;吴炬;于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单味地骨皮饮治疗功能性发热

    目的 观察单味地骨皮治疗功能性低热的效果.方法 功能性低热(体温37.4℃~38.5℃)病人,地骨皮煎汤1000ml,每次150~200ml,每日4~6次.结果 本组13例,治愈12例,有效1例.结论 单味地骨皮煎汤代茶服用治疗功能性低热效果颇佳.

    作者:赵新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射阳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评价

    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危害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和学习的基本保障,此时如发生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学习,甚至影响一生的身体健康,而青少年肥胖则是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潜在成因.为了解射阳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今后实施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2006年我们对中小学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斯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思路

    本文论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运行现状,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改革思路进行探讨.

    作者:胡丽茎;王思琛;莫木琼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纤支镜检查病人引入的人文关怀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纤支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就诊次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护理.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焦虑明显减少,有效提高检查成功率和缩短检查所需时间,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在纤支镜检查过程中,可调整病人的身心状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韦翠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3例皮肤炭疽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新巴尔虎左旗(简称新左旗)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境内,该旗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养殖牛羊的牧业人口占全旗人口的46.1%,因此牧民中发生炭疽等人畜共患病并非罕见.

    作者:张宏伟;姚文珍;张春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2004~2006年我院麻醉药品利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药物利用研究和评价单位,统计我院2004年~2006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结果 常用麻醉药品6种,2种剂型,用药患者集中在25a~55a,所用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小于1,基本上大于0.5,6种药物中有5种用量呈增长趋势,盐酸布桂嗪注射液逐年减少.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管理符合有关规定.

    作者:耿旦;黄祖贵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乳癖消片与小剂量三苯氧胺、维生素B6联用治疗乳腺增生病增效减副作用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配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高效、低副反应方法.方法 2004年7月~2007年1月对97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乳癖消片联合小剂量三苯氧胺、维生素B6综合治疗组及三苯氧胺单药对照组,对比两者临床疗效、消化系统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90%,消化系统副反应率20.20%,单纯治疗组总有效率91.98,消化系统副反应率39.30%,综合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消化系统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乳癖消片与小剂量三苯氧胺、维生素B6联用是治疗乳腺增生病高效、低消化系统副反应的方法,为治疗乳腺增生病较为理想的高效、低消化系统副反应的中西药配伍应用方案.

    作者:罗华;裴玲;甘德春;单鸣;罗群英;刘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胫腓骨骨折三种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

    随着人们活动空间的扩大及道路交通的发展,胫腓骨骨折较其他部位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对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主要恢复小腿的长度和负重功能[1].对于其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之分.非手术治疗有传统的石膏外固定和小夹板外固定,而手术治疗方法为: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外固定、交锁钉内固定.本文就手术治疗的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红雷;王建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5-氟尿嘧啶(5-FU)局部用药治疗乳腺癌破溃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8岁,病案号:017525,04年8月31日住院.患者因2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乳内下方外凸肿物,无疼痛、无红肿,直径约2×2cm大小,不伴乳头溢液等情况,未曾诊治,于1年前自觉肿物生长迅速,至原肿物的3倍,直径6×6cm大小,曾至私人医院诊断为乳腺结核积液,经多次抽积液无效,行切开引流术,自诉切除一淋巴结及周围少量淋巴管(无病理结果),伤口多次换药达7个月,经久不愈,近2个月出现疼痛伴发热,曾抗炎治疗(具体不详),近1周疼痛加重,夜间不能入睡,遂至我院外科,换药并取活检,病理诊断为右乳不典型髓样癌,转至本院乳腺科.

    作者:张晓君;陈琦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喘憋型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喘憋型肺炎是指毛细支气管炎症累及肺泡引起的支气管阻塞或半阻塞.临床以喘憋和发作性喘憋加重为主要特征,呈流行性,病死率较高.2005~2006年我院收治喘憋型肺炎65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卢跃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肝脏外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肝脏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临床证实的肝脏外伤的CT所见.6例均先行CT平扫,2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 6例中肝内血肿3例,肝挫裂伤2例,肝包膜下血肿1例.病灶分布于肝左叶2例,肝右叶3例,方叶1例.结论 CT检查对明确有否肝损伤、损伤类型,判断腹腔有无出血,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孟庆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高龄股骨颈、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病患.其目的是通过手术置换假体,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大关节的活动度,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创伤比较大而且多数患者年龄偏大,术后恢复较慢.我院于2002年1月~2006年6月对39例髋关节疾患病人进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印中华;顾爱群;阚广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早期干预治疗对小儿脑炎运动障碍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运动疗法促进小儿脑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48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小儿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早期干预运动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针灸及中频电疗法.观察两组患儿肢体恢复功能疗效比较.结果 早期干预运动组有效率91.6%,对照组有效率58.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干预运动疗法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的疗效好.

    作者:胡小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病例分析1例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与其他软组织血管周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相似,具有高复发及转移率,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4%.1954年Begg和Garret报道了第一例原发性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但多年以来,临床病理一直将其作为脑膜瘤的一个亚型(血管母细胞瘤型脑膜瘤)认识.本文阐述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改变,以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健;付娆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膨胀海绵在鼻科、耳科中的应用

    鼻出血尤以老年人下鼻道后段出血居多,多为鼻外伤、鼻骨骨折、鼻翼皮肤软骨断裂伤、鼻中隔软骨脱位所致鼻中隔偏曲以及外耳道狭窄、乳突根治术后.传统的明胶海绵、凡士林纱条、磺仿纱条填塞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科采用高密度可膨胀海绵作填充材料,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晋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及闭合穿针治疗踝部骨折

    踝关节是稳定而灵活的负重关节,发病率占各个关节内骨折的首位.一旦发生损伤,创伤解剖变化复杂,特别是不稳定双踝、三踝骨折,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我院在传统复位手法和外固定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研究,通过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永奎;李冠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前列地尔(PGE1)在慢性肾衰竭(CRF)中的应用

    目的 慢性肾衰竭(CRF)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大约有4000~5000万患者.维持健存肾单位的功能、延缓其衰竭的进展速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方法 在常规降压、稳定内环境、营养支持、积极防治并发症的同时,应用外源性前列腺素--前列地尔(PGE1)改善病人肾脏微循环与常规治疗相比,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前列地尔(PGE1)有其独特优点.结论 在CRF时,应用前列地尔(PGE1)对改善肾功能、健存肾单位的保护、延缓其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益处.

    作者:李春明;王春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