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道化学烧伤的护理体会

杨春玉;乔宇琦

关键词:消化道烧伤, 化学烧伤, 化学药物, 中毒反应, 氧化作用, 危及生命, 溃疡穿孔, 局部组织, 呼吸困难, 腐蚀作用, 水作用, 喉水肿, 损害, 起疱, 口服, 处理
摘要:化学药物对局部组织的损害有氧化作用、腐蚀作用、脱水作用、中毒反应及起疱作用等,这是由化学药物的性质所决定的.口服后均可造成上消化道烧伤、喉水肿及呼吸困难,甚至溃疡穿孔,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9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92例110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使用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病例治愈率68%,总有效率93%,无效7%.I型和II型间无显著差异,I型、II型和III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3).结论 鼻内窥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手段,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治愈率.

    作者:刘艳红;李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评述

    分析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表现形式及特点,并阐述与之有关的因素,以达到合理应用.

    作者:李秀银;王月兵;李明川;左晖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原发性肠系膜恶性淋巴瘤2例

    1 病例报告例1,男,33岁.因间歇性上腹痛1余年,近1月来右上腹有时自己扪及包块就诊.检查全身浅淋巴结不肿块,右上腹近脐处可扪及4.5cm×2cm之腊肠样包块,质中硬,表面光滑,稍可活动.B超示右上腹实质性肿块.

    作者:康益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150例胎儿脐带绕颈的超声分析

    脐带绕颈(UCAN)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症的主要原因之一,2005年10月~2007年4月对150例胎儿脐带绕颈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线敬泽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脑卒中偏瘫早期的康复护理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丽芹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磨牙残冠、残根的核、冠修复

    磨牙特别是第一磨牙萌出时间长,牙合面窝沟深,往往过早的造成大面积的龋坏、残缺、拔牙率高,目前临床观察认为,天然牙根有一定的优越性,不存在根吸收,应尽可能保留健康的牙根并进行彻底的根管治疗和合理的应用.

    作者:李淑香;徐杭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无痛人流212例术后观察

    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是作为计划生育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及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提升,人们广泛关注人流镇痛技术的实施,力求减轻或消除孕妇的痛苦.

    作者:马桂芬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及血液透析(HD)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行规律性HD的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加.老年人由于各系统衰老,合并心血管或其他系统疾病比较多,从而增加透析的困难性.如何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维持性透析治疗,做好老年患者HD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徐会芬;孙军;贺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部位、狭窄程度及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 对80例脑梗塞患者及正常对照组90例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了解有无斑块形成及狭窄程度.结果 80例脑梗塞患者中发现颈动脉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72例且好发于颈动脉分叉部.正常对照组90例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25例,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密切相关.

    作者:蒙向红;胡建荣;张忠锋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1200例工伤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市中小型企业也迅猛发展,企业职工工伤数量也有所增加,为了掌握工伤的发生规律和有关因素,对我市2004年6月~2006年5月的1200例工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显示工伤发生与工人的年龄、工龄、精神状态有关;工伤发生的时间、季节有一定的规律性,工伤的多发部位与作业方式有关.因此有关部门要采取必要措施,以防为主,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减少损失.

    作者:朱丽波;罗来余;汤银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手指延长器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我科自1995年起应用长征医院研制的手指延长器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骨折共4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董光宇;曹树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小剂量氯丙嗪、异丙嗪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11例

    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7.6岁,病程3~11年,本次治疗前全部患者均经X光拍片或胸部CT确诊,表现为咯血鲜红色血,无痰或少量粘痰,大部分患者有胸闷、烦躁不安等症状.经中医或西医止血敏、止血芳酸、垂体后叶素等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赵建军;杨培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升结肠转位在长段型巨结肠中的应用

    目的 解决长段型或继发病变较重的普通巨结肠,因结肠切除过多,无法拖入盆腔与直肠吻合.方法 采用升结肠转位术治疗长段型巨结肠26例,并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26例患儿,男19例,女7例,长段型巨结肠17例,普通型7例,巨结肠横结肠造瘘术后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效果满意,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升结肠转位术解决了长段型或普通型巨结肠继发病变较重,须切除横结肠、乙状结肠,升结肠无法经左侧腹拖入盆腔与直肠吻合这一难题,避免了全结肠切除.同时保证了患儿营养吸收及水电解质平衡,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红仁;张根岭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糖尿病对脑梗塞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从发病年龄、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研究糖尿病对脑梗塞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6月~2006年6月,初次患脑梗塞住院的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别在入院第1天、14天和90天时,对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从发病年龄、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脑梗塞患者,发病年龄早,在发病第一天、治疗第14天及90天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脑梗塞面积大,治疗效果差,和非糖尿病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是脑梗塞重要的危险因素,影响着脑梗塞的发病年龄、症状、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认真防治糖尿病是降低脑梗塞致残率、致死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马炳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研究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将70例使用干扰素治疗和/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护理干预,分别对2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 实验组有27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77.14%,对照组19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54.28%,2组遵医程度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于膀胱1例

    患者26岁,孕1产1,以下腹隐痛数月、尿频、尿急、肉眼血尿五天,在市第一医院就诊,拟诊宫内节育器异位膀胱,在市第一医院行膀胱镜取环未成功,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经济困难,返回本县,来我院就诊,要求入院手术治疗,门诊以宫内节育器异位于2006年4月12日收入院治疗.

    作者:贲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15例肾母细胞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介绍肾母细胞瘤切除术15例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 自2000年1月~2007年2月对15例肾母细胞瘤的病儿术前进行探视,并对病儿家长交代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做好病儿及其家长的心理护理,解答病儿家长的疑问并在术中做好器械物品等各项准备工作,术后采取随访等措施.结果 15例手术病儿及家长均能较好的配合手术,并对病儿的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手术护理环节措施等普遍满意.结论 通过对手术病人从器械物品、手术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充分而有针对性的准备,较好地配合了肾母细胞瘤切除术的进行,对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茜;王少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13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术后速碧林等抗凝药物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主要采取影像学检查结合D-二聚体的含量的测定来确诊,术中、术后均采取速碧林皮下注射结合华发令口服以抗凝治疗.结果 13例患者10例患者术后无再次发生血栓形成,没有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影像学检查结合D-二聚体的含量的测定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肠系膜静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方法,而速碧林是针对肠系膜静脉血栓术后抗凝治疗的一种简便有效而并发症轻微的抗凝剂.

    作者:江厚象;芮景;朱家胜;李仁志;陈剑平;朱小丽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低位水囊在计划分娩中促宫颈成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放置低位水囊对于促宫颈成熟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1月~2004年6月在我院实行计划分娩的168例宫颈Bishop's评分<6分的足月妊娠孕妇,实行低位水囊配合静滴缩宫素引产的临床经过和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抽取同一时期自然分娩的1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计划分娩成功率98.21%,无围产期死亡,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低位水囊引产在计划分娩中的作用是比较安全可靠,效果肯定,且实可行的,值得继续推广使用.

    作者:马向秀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15例

    我院自1993年以来手术治疗1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报告如下:

    作者:谢中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