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红
脑卒中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脑卒中偏瘫早期的康复护理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丽芹 刊期: 2007年第21期
中药调剂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所以历来受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领导及广大中医药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有些医疗单位及中医药人员对调剂工作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认为中药调剂工作技术性不强,说什么对中药多抓点少抓点没关系,抓好就行了.
作者:苏文晓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弱视患者的发病年龄比较小,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双眼高度屈光参差(>2.50D),使的一部份患者双眼不能耐受完全矫正的等值眼镜屈光度,没有双眼同时视.
作者:沈玲;候慧芳;郭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心理干预方法及体会.方法 总结我院60例病毒性脑炎的心理反应,通过疏导、倾听、解释等心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心理干预的患者能消除焦虑及恐惧心理并配合治疗,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 对病人进行准确及时的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作者:赵清英;邢红霞;李合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本文对72例大月份人工流产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单用米索前列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宫颈口松弛,钳刮术前无须扩宫颈,胚胎组织大多已排在宫颈内口,手术无困难,子宫收缩好,95.2%出血量≤60ml,无人流综合征发生.
作者:唐义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介绍肾母细胞瘤切除术15例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 自2000年1月~2007年2月对15例肾母细胞瘤的病儿术前进行探视,并对病儿家长交代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做好病儿及其家长的心理护理,解答病儿家长的疑问并在术中做好器械物品等各项准备工作,术后采取随访等措施.结果 15例手术病儿及家长均能较好的配合手术,并对病儿的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手术护理环节措施等普遍满意.结论 通过对手术病人从器械物品、手术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充分而有针对性的准备,较好地配合了肾母细胞瘤切除术的进行,对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茜;王少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为了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并发症,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收集1999年3月~2004年6月本院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4例单纯早产儿外,其余病例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死亡12例,病死率为(14.35%).结论 在VLBW的管理上应加强保暖和监护,及时纠正缺氧,注意防治感染和酸中毒,尽早母乳喂养,合理使用静脉营养并注意控制液量和速度,是防治并发症,有效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莫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小脑出血后由于其症状无特异性,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尤其是出血量小、症状轻的患者,仅表现为眩晕、呕吐时容易发生误诊、误治[1].自2004年9月~2007年1月我们共收治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以眩晕症为首发表现的小脑出血22例,其中19例于入院前在外院及私人诊所曾误诊为美尼尔综合征、脑供血不足等.分析如下.
作者:傅爱民;杨书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1 临床资料提取我院从2000至今130例病历,其中男性86例,女性44例,年龄14~25岁;右侧73例,左侧57例;初次患自发性气胸来我院外科99人,复发患者31人;来我院后给予闭式引流术者118人,因复发性气胸直接开胸手术的12人;开胸手术前CT可见到明显肺大泡者83人,肺CT无明显异常的47人;诊断肺大泡开胸手术为70人,术中诊断为肺大泡,肺CT正常开胸探察者22人,术中诊断均为肺大泡,开胸行肺大泡切除术,术后复发者1例;体检瘦高体形的117例,占90%,有扁平胸廓者79例,占60%.
作者:付剑韬;汤继泉;郑志鹏;于文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8例羊水栓塞的临床处理,总结认识与体会.方法 对我院1966年至2003年8例羊水栓塞的处理、母儿预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活7例,死亡1例.结论 抢救成功的关键为识别早期症状.较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阻断发病环节.肝素的选择性应用,剂量宜小不宜大.快速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充分供氧,如需切除子宫应行全子宫切除.
作者:颜碧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对慢性乙型肝炎40例病人做心理分析,其特点:紧张、抑郁、孤独无助感、猜疑心加重、自卑心理、主观感觉异常.针对以上特点,制定了护理措施:①创造良好的环境;②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向病人介绍乙肝的治疗、预防、护理常识,消除病人的紧张、悲观情绪;③与病人沟通交谈,鼓励病人诉说内心感受,使病人情绪逐渐恢复稳定;④社会支持、鼓励病人亲友探视,减轻孤独无助感、自卑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刘艳娥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骨折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交通愈发达,建设发展越快,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随之增加,骨折特别是开放性骨折明显增加.开放性骨折对患者及家属是为恐惧的病症,临床工作中就应更加认真细致地处理好每一位患者,使他们尽可能达到功能恢复正常,既不留后遗症又能尽早离开病床,自主活动.
作者:韩国华;王玉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无痛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ehemia,SMI)指具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或其相关症状,SMI患者冠状动脉照影显示心脏已受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它可以突然转变为心绞痛、心梗或猝死.
作者:张孟荔;张克新;刘彤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解决长段型或继发病变较重的普通巨结肠,因结肠切除过多,无法拖入盆腔与直肠吻合.方法 采用升结肠转位术治疗长段型巨结肠26例,并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26例患儿,男19例,女7例,长段型巨结肠17例,普通型7例,巨结肠横结肠造瘘术后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效果满意,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升结肠转位术解决了长段型或普通型巨结肠继发病变较重,须切除横结肠、乙状结肠,升结肠无法经左侧腹拖入盆腔与直肠吻合这一难题,避免了全结肠切除.同时保证了患儿营养吸收及水电解质平衡,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红仁;张根岭 刊期: 2007年第21期
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是作为计划生育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及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提升,人们广泛关注人流镇痛技术的实施,力求减轻或消除孕妇的痛苦.
作者:马桂芬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5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0.2,每日3次,连服一周后改为0.2,每日2次,再用一周之后,每日1次维持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57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1级占52.6%,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73.8%,其中显效16例(28.1%),有效26例(45.7%),心率显著下降(P<0.01),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停药后恢复.结论 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谭喜斌;赵秀香;金光浩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眼科手术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手术前护理、手术后护理.1 手术前准备做好病人手术前的思想工作,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详细解释手术目的及效果,并向家属说明病情.较大的手术,术前应完成必要的各项检查.
作者:王慧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泪道阻塞是常见的泪器疾病,可引起泪囊继发感染,构成对眼的潜在危险.我科近五年使用中西结合治疗,通过实践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科的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黄薇;彭松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胎儿在子宫里的位置叫胎位.正常的胎位以枕前位常见,约占所有胎位的90%以上.
作者:安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我科于2004~2007年共应用手法复位贴皮石膏外固定治疗双踝关节骨折患者41例.均采用手法石膏托固定6~8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啸;徐俊东;张生 刊期: 200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