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0例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付剑韬;汤继泉;郑志鹏;于文福

关键词:青少年, 白发性气胸, 研究
摘要:1 临床资料提取我院从2000至今130例病历,其中男性86例,女性44例,年龄14~25岁;右侧73例,左侧57例;初次患自发性气胸来我院外科99人,复发患者31人;来我院后给予闭式引流术者118人,因复发性气胸直接开胸手术的12人;开胸手术前CT可见到明显肺大泡者83人,肺CT无明显异常的47人;诊断肺大泡开胸手术为70人,术中诊断为肺大泡,肺CT正常开胸探察者22人,术中诊断均为肺大泡,开胸行肺大泡切除术,术后复发者1例;体检瘦高体形的117例,占90%,有扁平胸廓者79例,占60%.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导入CS管理促进护理工作发展

    近年来,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如何求生存成为医院经营中大深刻的课题,设法获得患者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的焦点.因此,导入CS管理对培养人文型的医护人员,推行员工满意策略,努力向患者提供更多的感动服务,促进护理部门工作,构建诚信医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程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小儿静脉全麻术后行区域阻滞镇痛对苏醒期烦躁的防治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全麻术后行区域阻滞对苏醒期躁动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40名小儿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小儿静脉全麻后行区域阻滞对防治苏醒期躁动有明显防治效果.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评述

    分析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表现形式及特点,并阐述与之有关的因素,以达到合理应用.

    作者:李秀银;王月兵;李明川;左晖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1例足月妊娠并发羊水栓塞的抢救与护理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是产科罕见的并发症,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70%~80%)的特点,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作者:孔妍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门诊输液中心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门诊输液中心是医院的一个重要治疗窗口,患者流量大、病种复杂、用药种类多,工作强度大、涉及面广、陪护家属多,再加上患者的层次差别大,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极容易发生纠纷.

    作者:李秀玲;王慧芳;李玉瑾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ST段恢复时间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ST段恢复时间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观察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于治疗前后测量ST段,记录ST段下降50%的时间,并于发病后1d、5d、10d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梗死相关室壁运动幅度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下降50%的时间不同,LVEF及梗死相关室壁运动幅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随病程进展该差异变大;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相关室壁运动幅度有相同的特点,但LVEF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ST段恢复时间与LVEF、梗死相关室壁运动幅度有良好的相关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作为预测早期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再华;王静飞;徐泽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小剂量氯丙嗪、异丙嗪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11例

    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7.6岁,病程3~11年,本次治疗前全部患者均经X光拍片或胸部CT确诊,表现为咯血鲜红色血,无痰或少量粘痰,大部分患者有胸闷、烦躁不安等症状.经中医或西医止血敏、止血芳酸、垂体后叶素等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赵建军;杨培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经桡动脉、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观察对比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安全性、成功率、并发症及护理经验.方法 观察我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1例患者,按入路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87例)和股动脉组(134例).分别比较手术成功率、血管径路并发症、舒适性、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高于桡动脉组分别为100%、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径路并发症、术后的不适主诉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优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可行的,血管径路并发症少、舒适度高、平均住院时间短及费用低等优点,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王栋梅;刘旋;张贤贤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

    目的 测量并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SF-36量表,对2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的SF-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机能、机体活力、躯体不适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61±29,23±31,52±21,32±35,51±28,48±25,45±21,51±17,59±18)与对照组(83±25,82±36,76±19,84±30,82±20,62±23,73±26,76±25,76±9)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提示医务人员应注意改善其心理障碍和社会机能,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和治疗.

    作者:张国强;张倩;孔丽悦;陈艳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不缝合皮下组织层在横切口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横切口剖宫产时不缝合皮下组织层的效果.方法 将37例剖宫产时采用不缝合皮下组织层为实验组,对照组51例剖宫产按常规缝合皮下组织层.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线结反应及硬结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不增加术后病率、术后感染、不影响伤口愈合.结论 在横切口剖宫产时采用不缝合皮下组织,是一种简单、省时、易行、效果好的方法.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超声导向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体会

    1 临床资料我们自2004年以来,超声导向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60例,取得良好效果.用GE 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0MHz.选用18G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穿刺针,外接8号导尿管.

    作者:于盛光;徐东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脑卒中偏瘫早期的康复护理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丽芹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1200例工伤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市中小型企业也迅猛发展,企业职工工伤数量也有所增加,为了掌握工伤的发生规律和有关因素,对我市2004年6月~2006年5月的1200例工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显示工伤发生与工人的年龄、工龄、精神状态有关;工伤发生的时间、季节有一定的规律性,工伤的多发部位与作业方式有关.因此有关部门要采取必要措施,以防为主,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减少损失.

    作者:朱丽波;罗来余;汤银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会阴裂伤缝合术小技巧

    会阴裂伤缝合术是助产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操作技术,如技术不熟练或缝合不当,会使产妇出血过多、感染、伤口愈合不良,或者伤口形成血肿后又重新缝合,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增加感染机会,严重的引起产妇大出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远期还可因为缝合过紧或缝合时伤口对合不良,引起阴道挛缩,影响产妇夫妻性生活.本文介绍几种缝合方法,经临床观察,结果病人痛苦轻,出血少,缝合时间短,伤口愈合好.

    作者:黄菊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损害36例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89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MP感染中,36例有肺外脏器损害,发生率为40.45%,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分别为36.11%,30.56%,19.44%,19.44%.结论 MP感染除引起肺部病变外,可同时有1个或1个以上肺外脏器受累,对有多脏器受累的患儿,应考虑MP感染可能,及早确诊,积极对因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高玉娥;李怡;赵艳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腹部手术后镇痛泵使用的观察及护理

    一次性持续微量镇痛泵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新型镇痛方法,在临床上很受患者的欢迎.镇痛泵的使用与传统肌肉注射麻醉镇痛药相比,具有用药效果好、起效快、药物浓度维持恒定的优点.

    作者:徐爱莲;申秀君;王月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试分析B超分诊护士与病人之间心理矛盾

    B超分诊工作是一项随机性服务工作,分诊护士应用心理学知识,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加强护患沟通,用真情、真心来完成好病人的整个检查过程.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消化道化学烧伤的护理体会

    化学药物对局部组织的损害有氧化作用、腐蚀作用、脱水作用、中毒反应及起疱作用等,这是由化学药物的性质所决定的.口服后均可造成上消化道烧伤、喉水肿及呼吸困难,甚至溃疡穿孔,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作者:杨春玉;乔宇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人工晶体植入术

    葡萄膜炎常并发白内障,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广泛开展,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已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症[1].但是葡萄膜炎反复发作导致虹膜后粘连及瞳孔膜闭,在小瞳孔下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一定难度,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12例(12眼)均行白内障摘除,Ⅰ期人工晶体植入,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柏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MEBT在面颈部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MEBT在面颈部创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面颈部擦、挫、裂伤外科处理后应用MEBT.结果 创面创口无感染,明显减少瘢痕生成,无五官畸形.结论 MEBT配合治疗面颈部创伤方法简单,效果确切,明显减少瘢痕生成,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董如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