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缝合皮下组织层在横切口剖宫产中的应用

张志英

关键词:不缝合皮下组织层, 横切口剖宫产,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在横切口剖宫产时不缝合皮下组织层的效果.方法 将37例剖宫产时采用不缝合皮下组织层为实验组,对照组51例剖宫产按常规缝合皮下组织层.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线结反应及硬结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不增加术后病率、术后感染、不影响伤口愈合.结论 在横切口剖宫产时采用不缝合皮下组织,是一种简单、省时、易行、效果好的方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泪道阻塞中西医治疗的临床观察

    泪道阻塞是常见的泪器疾病,可引起泪囊继发感染,构成对眼的潜在危险.我科近五年使用中西结合治疗,通过实践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科的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黄薇;彭松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1例足月妊娠并发羊水栓塞的抢救与护理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是产科罕见的并发症,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70%~80%)的特点,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作者:孔妍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胸壁结核术后复发23例分析

    胸壁结核是继发结核感染所形成的胸壁脓肿或慢性胸壁窦道,多见青中年人群.我院自1985年~2002年间,收治胸壁结核术后复发病人23例,本文对其复发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避免复发的措施和体会.

    作者:汤继泉;刘军;付剑韬;郑志鹏;于文福;王树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人端粒保护蛋白(hPOT1)的研究进展

    2001年,Baumann等发现并鉴定出人端粒保护蛋白(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hPOT1),它是至今发现的唯一能与人类端粒单链DNA结合的蛋白质.hPOT1重要的功能是对端粒有直接而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少金;杨小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与喷雾麻醉行纤支镜检查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用利多卡因氧气雾化吸入与喷雾两种麻醉方法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麻醉效果.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应用2%利多卡因喷喉给药麻醉为喷雾组,用氧射流雾化器+2%利多卡因8~10ml氧气为动力雾化吸入局麻为雾化组,两组病人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喷雾组麻醉时间2~4min,显效37例(90.2%),有效3例(7.3%),效差1例(2.4%);雾化组麻醉时间5~8min(嗜酒或吸烟者8min).显效35例(89.7%),有效4例(10.2%),差效1例(2.5%),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喷雾组无诱发哮喘,COPD患者能配合麻醉;雾化组诱发哮喘,COPD患者大部分不能配合麻醉.结论 喷雾组与氧气雾化组麻醉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但喷雾组更省时,更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承琼;钟蔚;邱文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治疗色素膜炎

    目的 寻找一种使用较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规则使用能有效治疗非感染性色素膜炎的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方法 非感染性前色素膜炎50例,52眼.重症和急性期者,眼部结膜下给药,然后,眼药水点眼;轻症者,眼药水点眼.结果 非感染性前色素膜炎50例,52眼痊愈,恢复发病前视力,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治疗非感染性前部色素膜炎迅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费用低廉.

    作者:高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要注重实效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集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

    作者:梁静;高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成批烧伤复合肺爆震伤的诊治

    目的 探讨成批烧伤复合肺爆震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和分析二批12例烧伤复合肺爆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在伤后3~5d出现肺爆震伤表现,5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治愈率100%.结论 成批烧伤复合肺爆震伤发生率高,临床表现迟,应重视肺爆震伤的早期诊断.纠正休克、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机械通气、有效控制感染等综合措施是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波;边翠霞;王秀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孢子丝菌颅内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疗效评价

    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是一种在临床上多见于皮肤感染、且能侵犯人体深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真菌病的致病菌.近年来有资料表明,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申克孢子丝菌可达11.8%(95/86)[1].

    作者:姚维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脑卒中偏瘫早期的康复护理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丽芹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原发性肠系膜恶性淋巴瘤2例

    1 病例报告例1,男,33岁.因间歇性上腹痛1余年,近1月来右上腹有时自己扪及包块就诊.检查全身浅淋巴结不肿块,右上腹近脐处可扪及4.5cm×2cm之腊肠样包块,质中硬,表面光滑,稍可活动.B超示右上腹实质性肿块.

    作者:康益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评价

    无痛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ehemia,SMI)指具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或其相关症状,SMI患者冠状动脉照影显示心脏已受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它可以突然转变为心绞痛、心梗或猝死.

    作者:张孟荔;张克新;刘彤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中药热敷配合TDP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为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软骨软化性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约占老年人数1/10,女性多于男性.

    作者:许小丽;周喜梅;陈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分层次、分阶段的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适应当前分层次护理发展的需要,我院对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方法,对责任护士、执行护士、辅助护士不同层次的护士分别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综合知识与技能等相配套的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

    作者:王思琛;成守珍;胡丽茎;杜合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肠蠕动与止血药物相关影响分析

    目的 通过腹部术后应用止血药物观察,对肠蠕动进行评价.方法 腹部术后随机分组,止血药物组:应用安络血、止血敏、PAMBA、凝血酶.对照组:不用止血药物,术后随时观察记录.结果 止血药物组肠蠕动时间滞后,对照组肠蠕动提前,两组对比,P<0.01,有明显差异.结论 腹部术后尽量不用止血药物.

    作者:安文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针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20例的临床分析

    胎儿在子宫里的位置叫胎位.正常的胎位以枕前位常见,约占所有胎位的90%以上.

    作者:安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37例报告

    上颌窦囊肿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近几年来我科将鼻窦内窥镜应用于该病的手术之中,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碧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陈氏骨圣金丹治疗骨折后骨不连接28例体会

    骨不连接[1]骨折所需愈合时间再三延长后,骨折断端仍没有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断端互相分离,骨痂稀少,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封闭,骨端硬化,临床上骨折处有假关节活动,称为骨不连接.

    作者:刘玺;陈士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2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并进行误诊原因分析.方法 对1999年12月~2006年12月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原发甲减的主要原因.初诊患者44例误诊22例,误诊率50%.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致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极易造成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齐林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从脾论治消渴的体会

    临床观察消渴症状,从脾入手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韩又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