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向红;胡建荣;张忠锋
一次性持续微量镇痛泵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新型镇痛方法,在临床上很受患者的欢迎.镇痛泵的使用与传统肌肉注射麻醉镇痛药相比,具有用药效果好、起效快、药物浓度维持恒定的优点.
作者:徐爱莲;申秀君;王月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安全性、成功率、并发症及护理经验.方法 观察我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1例患者,按入路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87例)和股动脉组(134例).分别比较手术成功率、血管径路并发症、舒适性、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高于桡动脉组分别为100%、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径路并发症、术后的不适主诉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优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可行的,血管径路并发症少、舒适度高、平均住院时间短及费用低等优点,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王栋梅;刘旋;张贤贤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我院自1993年以来手术治疗1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报告如下:
作者:谢中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因此,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步桂英;杨铭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门诊输液中心是医院的一个重要治疗窗口,患者流量大、病种复杂、用药种类多,工作强度大、涉及面广、陪护家属多,再加上患者的层次差别大,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极容易发生纠纷.
作者:李秀玲;王慧芳;李玉瑾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儿童智力低下、脑瘫、癫痫及精神行为问题常见的病因,故新生儿窒息所致脑损伤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而颅脑CT对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颅内出血(ICH)能够作出早期而准确的诊断.
作者:柳忠军;翟晓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30例住院的肺结核患者,通过指导阅读健康教育手册,个别指导,集体座谈、讲座、报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并对其出院时、再次入院时,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测试题,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 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有了详细的了解,与教育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再次入院时,患者虽对结核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有所下降,但与出院时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下降,与出院时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对减少耐药菌的发生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是有效的,强化教育,使患者在自身健康方面达到知识、信心及行为的长久统一,并指导其处理好隐私与传染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
作者:王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耳廓瘢痕疙瘩的治疗及防止复发的方法.方法 对近15年来所经治的32例(41耳)耳廓瘢痕疙瘩患者均采取手术切除后加药物注射综合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长15年无复发.结论 耳廓瘢痕疙瘩综合治疗疗效确切,是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主要措施.
作者:黄世铮;张学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葡萄膜炎常并发白内障,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广泛开展,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已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症[1].但是葡萄膜炎反复发作导致虹膜后粘连及瞳孔膜闭,在小瞳孔下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一定难度,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12例(12眼)均行白内障摘除,Ⅰ期人工晶体植入,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柏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骨不连接[1]骨折所需愈合时间再三延长后,骨折断端仍没有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断端互相分离,骨痂稀少,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封闭,骨端硬化,临床上骨折处有假关节活动,称为骨不连接.
作者:刘玺;陈士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47例小儿MP感染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且易并发多器官损害,易合并细菌、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临床有呼吸道感染时,当并脑、心、肝等脏器受累表现者应想到MP感染可能.确诊MP感染后选择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预后好.
作者:陈皆兵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如治疗护理不当,将加重个人及社会的负担.我院自1995年2月~2005年1月,共收治髋部骨折病人92例,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工作中的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邢荣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广大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知其然,还要求知其所以然.所以,做好病人的出院指导工作,对出院后患者的继续康复,减少疾病的复发,提高病人日后的生活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杨春玉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溃疡性结肠炎(UC)到目前为止仍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理没完全明确的炎症性肠病,认为与免疫反应和遗传因素有关,感染和精神紧张可能是诱发因素.近年来,国内有关UC的报道明显增加,治疗方法一般都采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由于其疗程长、副反应多,远期疗效不甚满意.
作者:金聚良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头皮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头皮创伤,多发生于女性,多因头发被机器卷入所致,高速运转的钝物切线打击亦可造成.撕脱处常在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有时整个头皮甚至连额肌、颞肌或骨膜一起撕脱[1].
作者:李怡;彭爱萍;曾小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PA),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而且发展迅速,可早期出现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可达30%~50%.我们于1997年1月~2007年1月共手术治疗SAP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凡臣;毛登峰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医疗卫生体制也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各级医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医院之间的竞争更趋于以医院文化为中心的无形资产的竞争.
作者:龚亚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多发生在1岁以内的婴儿.除发热、咳嗽、喘憋三大症状外,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患儿出现烦躁不安、紫绀和呼吸困难加重,吸氧后不能改善,伴有心动过速,超过160~180次/min和肝脏急剧增大,[1]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早纠正心衰,常可造成死亡.
作者:刘雅军;张丽娜;张淑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限制性近端脾肾分流在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体会.方法 就我院对6例门脉高压症采用限制性近端脾肾分流术,采用分流口径为0.8~0.9cm,分流后测得自由门静脉压为17~20cmH2O.结果 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腹腔创面出血再次手术止血.术后随访0.5~3年,吻合口通畅,无再次出血.结论 对有出血史,肝功能ChildA-ChildB的病人,采用限制性近端脾肾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病人有可行性.
作者:唐德钧;袁婷;杨洁员;汪佐林 刊期: 2007年第21期
B超分诊工作是一项随机性服务工作,分诊护士应用心理学知识,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加强护患沟通,用真情、真心来完成好病人的整个检查过程.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0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