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刚;步广新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IP)100例,随机分为解磷注射液(简称解磷)治疗组和经典方法治疗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94%,对照组76%,死亡率治疗组6%,对照组24%,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6±2.5d,对照组18±3d,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及反跳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4%和2%;对照组分别为8%和14%,以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解磷治疗AOIP比经典方法更有效.
作者:张仲秋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第三代CT定量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率及敏感性.方法 120例胆囊结石的病人在使用第三代CT检查后7天内施行胆囊切除手术,术后剖开胆囊,进行结石计数和大结石的大径线测量.结果 120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87例有确切结石计数和测量结果(72.5%);33例CT检查未发现胆囊结石(27.5%).CT图像中显示的胆囊结石的数目:均数±标准差=3±15个;范围为2~82个与手术发现的数目:均数±标准差=68±316个;范围为2~1326个,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CT图像发现的胆囊内大结石的大径线值:均数±标准差=1.08±1.06cm,范围为0~2.4cm;与手术测量值均数±标准=1.68±0.14cm范围为0.67~3.1cm,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用第三代CT进行胆囊结石的定量诊断不够准确,敏感性也有不足.
作者:顾苏彪;周宏云;周会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随着科技进步,新手术的开展以及手术方法的改进,使得器械的种类与数量日趋增多,特别是高新设备的引进,器械的管理成为手术室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须认真学习维护管理好每件器械,延长寿命,减少资源浪费,正确应用以更好的满足各科手术的需求.
作者:郭瑞芳;刘玉洁;杜震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前早孕期终止妊娠的方法主要是药物和人工流产,虽然药物和人工流产的技术目前比较安全、可靠,但仍可产生多种副反应和并发症,对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终止妊娠者的调查,分析探讨导致终止妊娠的原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终止妊娠的发生率,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我们知道在临床上每一种药物都有其药物作用特点,但随着药物的质与量的变化,其作用的强度与其持久性都有相应变化,对临床的治疗作用,都有一定的影响.如给药的剂量、次数、途径恰当,大多数均能产生预期的药理效应.但在临床上由于受病人的个体差异,药物本身的质量及给药的方式等不同,临床药物效应差异亦较大,下面就临床影响药物作用的常见因素分述如下.
作者:孙秀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应用乌药散合防已黄芪汤对12例小儿鞘膜积的临床疗效观察,用内服加外洗的方法.结果 疗效显著,治愈有效率达100%.结论 本方有消肿、行气、利水、止痛、收敛、减少渗出的作用.
作者:张建成;张伟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20例满足入选标准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使用六味安消胶囊,每次2.0g,每日三次,服用一个月.对照组44例,果导片,每次2片,每日三次,服用一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发生3例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对照组总有效率60%(P<0.05);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老年性便秘有效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靳明伟;张娟;李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大多较轻微,但由于其可并发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心肌炎、卵巢炎、肾炎和糖尿病等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子代生育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危害,故对其预防控制工作也不可轻视.2006年4月7~14日,我县某中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此次疫情系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双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带下多、腹内肿块等,属于中医崩漏、带下、癥瘕等范畴.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多采用内分泌、手术治疗,为观察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我们采用分期辨证论治法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利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3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二组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二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结论 新活素治疗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作者:邹瑞秀;徐正平;丁志坚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结肠途径治疗方法用于妇科病人术前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需行术前清洁灌肠的妇科盆腔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结肠途径清洁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不适感例数明显减少,肠道清洁符合要求率为100%,灌肠次数可由传统的多次改为仅需1次,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结肠途径对妇科病人行术前清洁灌肠,能彻底清洁肠道,提高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并极大地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丽;钟桂英;黎美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预防医院内感染,是医院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空气及各类物品消毒,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但消毒效果并不能在使用过程中始终检测,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对微生物污染进行目标检测,已成为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白京霞;陈爱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在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穿刺放置胃造瘘管,直接给予胃肠营养支持.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是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造瘘技术,在胃镜室即可进行,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创伤小的特点.2004年~2006年,我院为15例患者施行了胃造瘘术,直接给予胃肠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了误吸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曹霞;马伟艳;李薇;徐丽萍;冯艳苓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从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时至绝经1年内的时间.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激素替代疗法即应用雌孕激素联合方法,对于治疗围绝经期症状、预防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改善生存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杨延芹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贴片主要起美观作用,常用的贴片有2种:①树脂贴片,②烤瓷贴片.树脂贴片一般用于临时灌,而烤瓷贴片具有良好的类似真牙的视觉特性、色泽稳定、耐磨损、抗着色和良好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临终关怀学是以探讨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社会实践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与医学、护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论理学、卫生经济学、政策学和法学等多种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方法密切相关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和社会环境认识的提高,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而自然提出的要求[1].临终关怀的目的在于使濒死者及其亲属感到舒适及获得支持.重点在于尊重生命的尊严,尊重濒死者的权利,使濒死者及其家属权利和尊严得到保护,并获得所需的护理和帮助[2].如何帮助临终病人安详地、舒适地、有尊严而无憾地度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是医护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现将我们针对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所实施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钟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进行宫腔镜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静脉注芬太尼及微泵持续缓慢静脉注异丙酚复合全麻用于宫腔镜检查中,监测BP、HR、R、SPO2及无痛效果.结果 监测150例病人无痛有效率100%,手术时间缩短,麻醉监测情况显示,血压下降1~3kPa,心率下降20~30次/分,但都在正常值范围,除一例注药速度较快,出现短暂性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4外,其它149例病例均无血氧饱和度下降,术中术后监测在97以上.结论 采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用于宫腔镜检查,明显减少了患者痛苦,达到无痛,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得到了病人的认可,也减轻了术者的操作难度,减少了手术风险及手术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唐惠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定君生(阴道乳杆菌)胶囊协助治疗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比观察52例定君生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观察I组)和56例单纯定君生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观察II组),与52例单纯硝酸咪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7~10天及下次月经干净后4天各疗效构成比,观察I组治愈显效率为100%,观察II组为85.7%,对照组为86.6%,观察I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II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似,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下下次月经干净后4天真菌复发率,观察I组的复发率为1.9%(1/52),观察II组复发率为3.6%(2/56),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9.2%(10/52),两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证明定君生胶囊对协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较好的疗效并能预防复发.
作者:翟桂荣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996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1例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9/21)、腹部不适(6/21)、腹部肿块(4/21),无症状2例.病变部位为结肠8例,直肠13例.21例均行手术治疗,诊断为良性3例,交界性2例,恶性16例.免疫组化CD117(+)90.5%(19/21),CD34(+)76%(16/21).随访率71%,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为56个月.结论 低位直肠恶性间质瘤病人,宜经骶尾部或会阴部切口行直肠局部切除术.
作者:王大(王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肠梗阻急诊手术中,由于术前肠道准备受限,肠管积存大量粪液.为改善手术条件通常是在术中行肠壁造口减压,但易污染腹腔,特别是当需要切除坏死肠管时,严重威胁手术的安全性,因此只能分期手术.我院对9例肠梗阻急诊手术,采用在术中肛门插管吸引,冲洗清洁肠道配合手术,使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尤其对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急诊手术中,应用此法能一期切除癌瘤,肠管对端吻合,达到一期手术条件.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