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方式探讨

吴安明

关键词:预防,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术后肠粘连, 手术
摘要: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常见的一种,约占肠梗阻40%~60%,其中约80%是手术粘连所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因素:一个是术后肠粘连存在,二是某种因素促成已粘连的肠袢发生梗阻,所以,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应从这两方面入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掌跖角化病5例报告

    本报告5例掌跖角化病是一个母亲及4个子女,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具有家族性.

    作者:李荣安;张文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乙肝病毒感染与婚前保健

    笔者对2002年8月~2006年8月婚检中HBsAg阳性者进行了HBV标志物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张桂英;张艳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前后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前后护理实施新型护理模式的意义.方法 将60例行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前后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手术前后采用新型护理模式,实施术前多媒体宣教、术后冰敷、引导开展颈部康复活动操等护理措施.观察分析两组病人情绪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情绪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配合采用新型护理模式,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治疗效果好.

    作者:韦翠英;翁为珍;黄业娟;班慧;陈建秀;冯燕;黄海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带骨膜的自体颅骨骨瓣放于腹部皮下包埋保存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骨膜细胞可以帮助自体颅骨骨瓣保持原有形状,探讨治疗颅骨缺损的理想的修补材料.方法 将术后100例带骨膜自体颅骨放于腹部皮下包埋保存3~9个月,修补时将之取出,比较保存前后骨瓣的大小、形状、骨膜的变化.结果 经过六年100例临床测量、观察、对比,带骨膜的自体颅骨骨瓣经放于腹部皮下包埋保存后,保持了原有形状、大小.结论 带骨膜的自体颅骨骨瓣在腹壁皮下保存,能较长时间保持颅骨大小、形状、活性.

    作者:张肖建;田秀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慢性移植肾肾病氧化应激增加

    随着应用更好的免疫抑制剂,外科技术的改进,以及感染的控制,移植肾的短期存活率已明显提高.然而,将近40%的移植肾在手术后数月失功能,10年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手术一年以后的移植肾失功重要的原因为慢性排异反应,又称移植肾肾病或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免疫及非免疫因素均与CAN发病机制有关[1].CAN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是非特异的,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肾小球病变、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2],CAN的内皮损伤及内膜增生类似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多种因素促进移植肾接收者的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炎症、氧化应激等.移植后病人氧化防御降低,氧化应激增加,CAN病人表现的更为明显[3].已证实脂质过氧化产物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肾脏疾病的进展[4~5].然而,有关肾移植病人氧化应激的变化罕有文献报道.

    作者:孟伟;李红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胰激肽原酶与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及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们从2004年11月~2006年8月采用胰激肽原酶片与黄芪注射液治疗DN患者1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开珍;韩兴国;张荣沭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 评估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例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者,其中4例合并锁骨远端骨折.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观察.随访6~12个月,平均8.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肩关节无肌肉萎缩,外观正常,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X线片示无再脱位征象,利用Karlsson术后疗效分级:A级13例,B级2例.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并发症少,关节恢复好,对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病人更具有独特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程冬云;张元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肌损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6例MP肺炎患者8例(5%)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6例(23%)有心肌损害.结论 MP感染所致心肌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MP肺炎的常见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严重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春丽;郭小梅;徐红梅;刘燕茹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国产双异丙酚(力蒙欣)无痛人流术中应用

    我院自2002年5月开展将双异丙酚注射液(力蒙欣,西安办邦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用于人工流产,积极稳妥地推广无痛人工流产技术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于艳;赵淑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药治疗偏头痛的意义.方法 治疗组54例采取尼莫地平及中药川芎茶调饮加减,采用观察治疗前后4周头痛天数及头痛指数评价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4%,无1例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6.7%,7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9例出现头晕、心慌症状,12例血压在原基础上下降,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十分显著,副作用小,提高了病人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郝淑琴;吕作璞;陈方焘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将62例病人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使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合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观察测定血糖、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GFR、UAER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水平相近(t=0.010,P>0.05),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两组GFR相近,治疗后两组GFR均下降;治疗前两组UAER、血和尿β2-MG相近,治疗后两组UAER、血和尿β2-MG较前两组均下降,除尿β2-MG外,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明显改善GFR和UAER,且无明显副作用,因而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将有助于早期糖尿病的治疗.

    作者:王午喜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17例脑死亡患者脑电图的观察报告

    目的 探讨脑电图检查在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化的价值.方法 对17例符合脑死亡诊断的患者进行脑电图(EEG)检查.结果 本组17例患者在首次脑电图检查时记录呈静息电位(描记图形不超过2uv或呈直线);2例分别在12h、48h后也呈静息电位(一侧大脑表现为静息电位,另侧慢波与静息交替).结论 表明EEG检查及监测为临床复苏提供理论依据,对脑死亡的诊断更加准确.

    作者:闫永立;张佰建;贾丽敏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高血压病患者CRP检出情况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的变化,了解炎症反应是否参与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20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和196例正常人血清CRP水平.结果 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RP值为(11.20±0.63)mg/L,正常对照组血清CRP值为(8.10±0.49)mg/L,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原因可能是参与脂质代谢障碍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以及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体内含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作者:梁雪山;杨贺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检出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泌尿生殖道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8.3%;其后依次为粪肠球菌(24.9%)、表皮葡萄球菌(19.1%)、肺炎克雷伯菌(9.3%).各检出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耐药性.结论 对泌尿生殖道感染进行病原菌检测并进行相关的药敏试验,有利于经验治疗药物的选择,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黎薇;祁锦;罗卓跃;邹义春;柯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股骨髁上截骨术64例护理体会

    在小儿麻痹后遗症中,股四头肌瘫痪,膝关节屈曲畸形占26%,畸形形成主要是由于伸膝肌麻痹,造成膝部肌力不平衡,负重力线前移.继而发生膝后软组织挛缩和股骨下干骺端弯曲及股胫关节面倾斜,行走及站立时易向前跪倒,被迫用手压腿以保持伸直位步行,少数患者需扶拐或蹲行.因此,应用股骨髁上截骨术恢复下肢的载重力线特别重要.1999年9月至2002年10月,我院采用股骨髁上截骨术治疗膝屈曲畸形64例,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子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低分子肝素钠5000u腹壁皮下注射,12h1次,连用5天,14天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5%(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具有很好的临床用前景.

    作者:刘晖;吴晓杰;韩兴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中期妊娠引产是指妊娠13w~27w之间,孕妇因避孕失败造成计划外妊娠或因全身性疾病如严重心脏病、重度贫血、肾功能不全等不宜继续妊娠或胎儿有先天性疾病或畸形等原因,用人工的方法终止妊娠者.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确诊为中期妊娠而需终止妊娠患者150例,无用药禁忌症者均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终止妊娠,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加强护生法律意识、防范医疗纠纷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保护自己就医权力的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更加重视.护理人员要想应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满足患者不断提升的健康需求,就必须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既维护患者的权利,又保护护理人员自身权益.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校教育抓起是培养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防范医疗纠纷,是我们每个临床教师值得摸索及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教学中加强护生法律意识、防范医疗纠纷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黄革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创新性思维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

    护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强化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临床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强化先进的护理技术,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这是保证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护理技术操作方面,护理教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与临床实践不一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越来越引起护理界同行们的关注.作者分析了临床护理操作中争议比较明显的常见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供大家讨论.

    作者:吴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青年心肌梗死相关动脉改变与心电图ST段的关系

    目的 探讨青年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动脉改变与心电图ST段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青年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心电图ST段改变及治疗方法.结果 青年心肌梗死中男性居多,症状重,均有相应导联ST段改变,确诊率高,及时血运再建率高,死亡率低.冠状动脉单支近端病变常见,除完全闭塞外,其狭窄程度并不严重,提示梗死的发生与急性血栓形成及动力性阻塞因素有关.

    作者:车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