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张艳梅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及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诊断及判断肿瘤生长活跃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子宫肌瘤进行彩色多普勒及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检查.结果 全部病例均显示子宫肌瘤有血流灌注,彩色多普勒显示子宫肌瘤在瘤体周边和瘤体内出现丰富程度不等的动、静脉血流,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显示子宫肌瘤血流呈现特有的立体网架样或抱球样结构.结论 显示血流空间分布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结合反映血流性质的彩色多普勒为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判断肿瘤生长的活跃性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钟少卫;李晓红;张昌琴;李昌云;张琴;彭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小儿急性阑尾炎由于年龄小、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史采集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常易误诊[1].今就我院14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行总结,以提高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常青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广西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20062710) 甲状腺肿瘤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达4%,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有效手段[1].传统的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会在颈部留下一条终生的疤痕,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7年进行了首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2],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术式[3,4,5],李锋[6]于2005年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经胸壁入路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促进甲状腺手术从开放性向微创美容转变.与之相关的护理技术也得到了同步提高和发展.现将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若干护理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翠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前后护理实施新型护理模式的意义.方法 将60例行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前后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手术前后采用新型护理模式,实施术前多媒体宣教、术后冰敷、引导开展颈部康复活动操等护理措施.观察分析两组病人情绪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情绪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配合采用新型护理模式,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治疗效果好.
作者:韦翠英;翁为珍;黄业娟;班慧;陈建秀;冯燕;黄海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消化内镜对消化道疾病诊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清洗、消毒或灭菌不彻底,极易引起院内感染.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操作人员的消毒灭菌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强调严格的消毒程序、足够的消毒时间,内镜附件一用一灭菌等诸环节的重要性,坚持日常监督与每月监测相结合,以大程度减少患者及工作人员的交叉感染.
作者:王海霞;卢颖;史静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巡回护士在麻醉的过程中,担负着大量的护理、配合工作,这不仅要求掌握各种护理技术,还要熟悉与麻醉的护理配合.作为在手术室工作10余年的护士,现将对不同麻醉方法下手术患者围麻醉期护理配合情况进行了总结,具体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华;刘晶;高贵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在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评价了罗格列酮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选择45名2型糖尿病伴有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地被分配在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分别为23和22名病人).在研究开始和随访6个月时分别进行了定量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主要的研究终点是再狭窄率,是由冠状动脉造影决定的.结果 40名患者完成了随访的冠脉造影,罗格列酮组和安慰剂组相比,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显著较低(支架损伤:17.6% vs 38.2%,P=0.030).结论 在2型糖尿病伴有冠心病曾经接受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中,罗格列酮的治疗可以显著地减少支架内再狭窄.
作者:彭俊;陈杰;李敬东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细胞过继免疫CIK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全组共43例IV期胃癌患者,其中21例采用CIK疗法联合HLF方案化疗与22例单独应用HLF方案化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CIK联合HLF化疗组病人CR+PR(%)为39.6%,对照组为37.1%,生存率分别为7.1%和2.2%,治疗组病人化疗反应轻,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目前对于晚期肿瘤病人治疗以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为主,我院通过细胞过继免疫疗法与化疗联合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认为,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同时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为晚期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梁辉;鲍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直肠癌治疗已取得巨大进步,现今的直肠癌治疗,不仅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生活质量不仅包括躯体生理机能,还包括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为护理工作者,不仅需要提供生活护理及治疗配合,还要求作为一名教育者,提供有关心理和疾病知识,帮助患者从科学态度,重新认识、适应和接受自己.
作者:俎瑞萍;张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中胆红素及内环境的变化.方法 13例均采用桡动脉-外周静脉同步换血,采用O型红细胞+AB型血浆,换血量150~180ml/kg,输入量比换出量多10~15ml/kg,3小时左右结束.换血前后抽血送检胆红素、血气、电解质、血常规、血糖、血培养,出院前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计数资料用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 血清胆红素换出率50%,换血前后血红蛋白、血气等无差异性,电解质、血糖、白细胞、血小板有显著性差异,但平均值在正常范围.结论 同步换血疗法能有效降低血中胆红素的浓度,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内环境影响不大.
作者:卢锡胤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胎膜早破是产科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25%,导致早产率升高,围产儿病死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升高.胎膜早破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是正确处理胎膜早破的前提.本文通过对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0例胎膜早破孕妇和50例正常孕妇的宫颈阴道分泌物进行β-hCG的定性(早孕试条)检测,旨在评价β-hCG的定性(早孕试条)检测诊断胎膜早破的实用价值.
作者:杨旗;刘丽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褥疮是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提供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褥疮多发生于危重病人及长期卧床的病人,病人一旦发生褥疮,不但给病人增加了痛苦,而且常常由于褥疮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造成死亡.近年来,我院应用胰岛素与庆大霉素注射液合用治疗中、重度褥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柏珍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阶段.临床上及早诊治早期肝硬化是阻断向肝硬化失代偿期转化的关键.近两年笔者采用软肝缩脾汤治疗早期肝硬化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本方所治36例小儿顽固性盗汗系因久而不止,汗出过多,耗损心经气阴,虚火内扰,正气不固所致.采用敷脐的方法治疗以益气固表敛汗以达病所,其结果全部治愈,有效率达100%,若正虚而滑脱散失较甚者,先治其标,然后再以补虚治本.本方具有较强的收敛功能和抑制汗腺非正常分泌作用.
作者:张建成;张伟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情感支持.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8例新确诊肿瘤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结果实施心理干预.结果 48例患儿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经实施心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结论 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肿瘤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程度,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黄永贤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在1999年1月~2005年12月共对84例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了鼻内镜手术,所有患儿根据鼻窦CT扫描结果确定手术方案,行鼻内镜手术,对这8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治愈67例,治愈率79.7%;临床好转17例,有效率20.3%,总有效率100%.结论 对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保守治疗无效者,鼻内镜手术是一项有效治疗方法,并发症少.
作者:杨曙;贺湘波;谢鼎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病情复杂、起病急、病死率高、发病初期一些症状不易辨别,如不严密观察很容易延误治疗.因此,护士在此类病人的急性期如何掌握疾病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转归尤为重要.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小平;苗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
作者:劳丹华;黄庆娟;叶学和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现代护士长在管理上应具备四种有效沟通能力(与下属、与患者、与医生、与领导进行有效沟通),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刘俊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肌酸激酶(CK)是骨骼肌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正常时血清CK是由骨骼肌和心肌细胞透过细胞进入血液,其数量很少.高强度激烈运动后血清CK的活性明显升高.随着运动时疲劳程度的加深,CK的活性会持续升高,一定范围内CK活性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运动时的疲劳程度.本研究观察了背腰部和腿部按摩结合拔罐疗法对跆拳道运动员训练后的血清CK的影响.
作者:贾涛 刊期: 2007年第15期